分享

[61专版]孩子,老师想和你说

 柳七公子 2020-10-10

柳七公子,另用笔名柳如眉,70后女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涯煮酒论史大V。她笔下的历史文字麻辣优美,格调亦庄亦谐,诗词鉴赏文笔清淅婉约有小资情调。

已出版作品《萧何的奋斗笔记》《待我相思放下,许你浪迹天涯》《最美流年遇见最美古诗词》。


今天,是我替一个一年级语文老师看班的第二周。因为周一我外出培训没来,一进教室孩子们哗啦一下围过来,热情地问我几天没给他们上课了。

不知道是孩子们太煽情,还是我太容易感动,我心里顿时感觉暖暖的。

于我而言,我不过是一个临时替班的候补队员,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对于尚且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来说,我却是一个老师。在他们尚且幼小的心灵和认知里,只要站在讲台上给他们上一节课,就是他们的老师。



我曾在《萧何的奋斗笔记》里写过一句话。即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要做最帅的和尚撞最帅的钟。我虽然是个生手、新手,两眼一抹黑,可我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孩子们喊我一天老师,咱就得对得起老师这俩字。

有哲人说,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你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会去努力,尽全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至于把课上成花,对于我很不现实。我从不会给自己设立终极目标,因为那是我拼尽全身力气都无法触及的事。我心里认可的最好便是不能误人子弟。只要,该写的字他们会写了,该念得会念了,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我就不算一个失败的候补队员,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或许,我面善;或许,我真的不厉害,这些孩子们并不怕我。过了一个周末,发旧作业,收新作业,教室里开了锅,嚷嚷成一团。我给他们讲上次作业的情况,教室里喧嚣声此起彼伏。


有的孩子竟然堂而皇之跑下座位,兴冲冲拿着他的试卷、周记给我看。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希望得到我的表扬和认可,所以我没有责备他,只是告诉他上课不能随便下位,有事要举手。他满眼期待望着我提醒我,他们的旧语文老师没来,上周周记还没看,加上这周两篇了,并把他的周记递到我手里。

一节课就在沸腾中结束了。我抱着厚厚的一摞周记回到办公室。

混迹教育这么多年,第一次看作文,还是一年级孩子的作文。翻开一个孩子的周记,上周写的题目是《赶集》,他用稚嫩的语言描写了周末跟随妈妈、奶奶还带着妹妹一起赶集,小县城集市上的热闹景象。

他的目光定格在蔬菜市场。农村的娃娃知道各种蔬菜的名字,也知道新鲜的蔬菜是从菜地里才采摘的,多吃蔬菜的好处等等。而且他竟然知道集市上的蔬菜比超市价格便宜。

他最后写道妈妈买了西红柿苗,要种到自己家菜园里。他说不久他就会吃到自己种的西红柿,心里美滋滋。这篇小文让如清风拂面,让我感觉很新鲜,且画面感很强,引起了我的共鸣。


忽然记得一张单元测试试卷上,有的孩子用“只有……才”造的句子就是只有自己种下种子,才会吃到新鲜的蔬菜。

说实话,我原以为,一年级孩子的作文里,记录的一定是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在周边城市逛逛游乐场或者书店之类的内容,因为朋友圈里的姐姐妹妹朋友们一般都晒这样的图片。

我忘记了,学校虽是县直学校,可招收的都是城乡结合部和周边村子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多半是在外面打工、或者自己做买卖、务农、鲜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耍。这些孩子大部分时间周末跟着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在家。属于他们的周末多半与劳动有关,即使他们年纪小做不了,他们所看到的也是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在劳动。所以他们不用看蔬菜图片自小就认识各种蔬菜,也知道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我为这个孩子的妈妈感到骄傲,她只是利用一个赶集的机会,就给孩子传授了多吃蔬菜和水果的好处。而且她不用苦口婆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爱劳动,因为她已经以身示范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孩子这么小就明白只有辛勤耕种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菜的道理。

看到这里,我的好奇心顿起,我想知道写这篇文字的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于是把本子翻到扉页,栾鹏博,很响亮阳刚的名字,是男孩子的名字。我想他的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时,一定寄予了厚重的希望,希望他从小就应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将来长大了象大鹏一样展翅飞翔。

不过才一周多点的时间,我根本叫不出班上学生的名字。也不认得这个名叫鹏博的孩子长什么样子。他的这篇周记无错别字,语言描写很朴实,我给他写了几句批语,鼓励他加油。


再翻开他今周的周记,题目《我和爸爸修车》。说实话,这个题目并没有吸引我。但读了前三行后,我就被吸引了,我以为他们修的是私家车,没想到是联合收割机。

小鹏博用很简练朴实的语句交代了他和爸爸修车的原因。因为爸爸每年都会开车去很远的山里割麦子,又到了麦收时节,所以现在修车准备远程割麦。

原来他的爸爸是割麦人,心里不由得对这位父亲产生了浓浓的敬意。

我想起以前读过的文章,描写关于辛苦的职业割麦人的样子。那被烈日烤红了的黝黑泛红的脸,那道道汗水,那双粗糙的双手,把握着他们谋生的工具,镰刀。每逢麦收,他们结伴远行去山里帮人割麦赚取辛苦钱,那几乎就是那个时代农民的缩影。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品德老师一直让背这样的内容,到2000年我们的国家会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实现四化是一个遥远的理想,是那时中国人的中国梦。

所以那时的农村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连半现代化水平都没达到。

那时,家里还种着地,我的父母在麦收季节,是在炎热的骄阳下,挥舞着镰刀割麦子,捆麦子,用马车拉回家,再打场。后来,条件好点儿了,舅舅用拖拉机帮忙把麦子拉道场院里。再后来,有了那种半自动的收割机,只把麦子割倒,代替了最原始的镰刀。现在,每年到了麦收季节,有时会看到一辆辆崭新的联合收割机象坦克一样在小城的公路上轰隆隆开过,很壮观。

但现在对联合收割机的样子基本模糊陌生,教孩子是只能认图片了。

眼前,读着这个名曰鹏博的孩子的周记,不由得我感慨万端。


估计他和爸爸修车是从两三点开始的吧,爸爸修车,他打下手。他并不嫌热,很勤快地给爸爸传递各种工具,扳子、钳子。我想就在他做好爸爸小帮手的同时,他也认识了这些修车用的工具,不像城里的孩子,扳子钳子傻傻分不清。

爸爸吩咐拿啥,他就拿啥,原因很简单,烈日下修车不是个轻快活,爸爸累得满头大汗,他心疼爸爸,赶紧跑回屋给爸爸拿了支雪糕解渴。

而这位一直忙碌汗流浃背的父亲却不忘感谢自己的儿子。孩子是这么写的:爸爸说我长大了。

就这么一句话,七个字。

足以让人感动。

他的爸爸不会煽情地说:宝贝,真乖,你懂事了长大了,爸爸爱你。

可能他只是用满是油污的手爱怜地抚着孩子的头只说一句:儿子,你长大了。

画外音,就是:儿子,你长大了,知道心疼爸爸了,爸爸真的很感动。

小鹏博,在爸爸忙碌着又殷殷注视的目光里,用了近半下午的时间,配合着爸爸把车修好。


最后,也是这篇周记的点睛之笔,他写道:看到爸爸疲惫的样子,我心想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爸爸这么辛苦。

如果用职业的评论来说,这篇小文章具有极强的代入感、画面感超强,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总角年华的孩子,更像一个小画家,他无须调色画出色彩斑斓的画作,他只需画一幅最简单的素描,他和他勤劳的爸爸的形象就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鹏博下面还有妹妹。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农忙时节还要辗转各地帮人割麦,用辛勤的劳动担负着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庭。

爸爸如此辛苦,他又不能为爸爸分担什么,他只是心里暗想,只有自己好好学习,将来才可以让爸爸不辛苦。

孩子的眼睛是透亮的,孩子的心澄澈不染一丝纤尘。在他幼小的心里,他的爸爸是最高大的,最勤劳的,爸爸就是他的榜样,无论是从人格还是从行为方面,这位父亲的一言一行都在耳濡目染影响熏陶着自己的孩子。

我想,将来,鹏博长大了,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一样,成为自己孩子心中的一座山,为自己的家遮住一方风雨。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我想把最美好的祝福送个这个叫鹏博的孩子。

孩子,老师想和你说,你已经很出色了,你做的很好,你已经替爸爸分担了很多很多,因为你长大了,老师祝福你节日快乐。

 

【另外,孩子的作文朴实无华,很生动,虽然只有三五个错别字,(和我一样,的得地不分,汗,我又和一年级的孩子比)但这丝毫不影响这篇周记的美和感染力。

我的评语很不职业,字也很丑,而且又有错别字,我检讨。我把这两篇小文章拍手机上,回家让小外甥女读,她问我什么是联合收割机,我只能又给她百度,但我又被小外甥女笑字很丑了。图片也不规范,再次汗颜,今天,想发这篇文时,一年级的老师来了,很抱歉,周记只看这一本,我的替班生活就此结束,光荣下课。】

祝福所有的少年儿童、超龄儿童们节日快乐哦!


写文路漫漫,感谢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