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知乎问答录(上部)

 郑捕头 2020-10-10

2013年4月,我注册了一个知乎ID,并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迄今,我在知乎网上已经回答了304多个问题。同时,也提出了90个问题。

之所以能回答和提问这么多,是因为我发现,知乎是一个不同于微博等社交工具的所在,人们在这里会好好说话,发言并不求逗,充满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答疑在这里汇聚,几乎每个人回答和提问都是认真的。如果你回答问题不认真就会被“折叠”,别人就看不到了。

最开始我回答的问题包括各个领域,但没有哪个领域是我精通的,大多回答都是浅尝辄止。近两年我有意多回答了一些与喜剧有关的问题,而知乎有一个机制——如果你回答某方面问题较多且获得的“赞同”较多,其后再有人提问相关问题,网站就会在他提出问题后列举几个推荐人,提问者可以从中选人来邀请回答。这两年几乎每天都有人邀请我回答问题,其中包括喜剧类型题目,也包括一些我回答不了的其他类题目。

刚才检索了一下三年多来自己回答的300多个问题,内容上大多与喜剧、相声、幽默、影视有关,也有些其他方面的。我的回答都是在零星时间完成的,篇幅大都不长,不像有的人一回答问题就是图文并茂的好几千字。回答这些问题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引发我的更多想法,如果想法足够多,就可以在其后写成一篇长文放在微信公号上。

知乎上我叫“郑布头”。最早本来注册的是“郑捕头”,去年管理人告知我这个名字“违规”,于是改名成卖布头儿的了。

从300多个回答中选出几十个,算是对此前的一个梳理。篇幅较长,分两次发出。此为上部。

爱情中最伤感的一句话是什么?

“你看看那谁!”

历年春晚留下了多少真正经典的作品?

从1983年起到90年代最初两三年,春晚身上背负的政治包袱和其他包袱还不太多,每年几乎都是全国文艺界最好节目的大汇演,最好演员的大集合,那些年无论是语言类、歌舞类还是曲艺类节目,大都是难得的经典。那样的好时光,再也没有了。

具体节目,不胜枚举,就不一一列举了。

想说的一点是,2000年之后大多数人公认的为数不多的春晚好节目,是《千手观音》。

《我爱我家》里有哪些让你感受到演技的细节?

比比皆是。喜剧一般来说都容易表演过火,这是一部表现现实生活的温暖的喜剧,就要求演员在制造笑声的同时注意表演的自然,不能离观众太远。宋丹丹和文兴宇的戏最多,很多生活的自然细节,随处可见,好笑又亲切。其他演员的也有一些。

说印象比较深的动作性较强的几个吧。

《亲家母到俺家》那集,晚上别人都去休息之后,和平与老和同志一起聊天儿,俩人先是在沙发上坐着,一个脱了鞋往沙发上一盘腿儿,另一个跟着也盘了上去。这个剧本里没有写,完全是演员现场的默契。

《愚人节》那集,志新电话里听说初恋女友刘颖要来之后,放下电话直奔卧室换衣服,这时来了一个芭蕾舞中的大跳动作。这个动作也是梁天的即兴表演。

《不速之客》那集,春生来到家里和平一一为他做介绍,说到别人时葛优都不太热情,只有说到年轻貌美的小凡时,他立刻扭头口中同时发出“捏”的一声,能看出好演员的素质。另外英达说过,这两集的台词都是爆笑的效果,但满脸严肃的葛优一直都没有笑场,只有说到“炸酱面该下锅了吧”,才在最后没忍住笑了出来。按英达所说,即使这个段落他笑了,也是完全可以用,说得通的。

如何幽默调侃别人?

一,根据对方与自己的熟悉程度确定开玩笑的火候。不管是对谁,出发点都应该是善意,不要伤害到别人。如果预感到有可能造成伤害,那句话宁可烂到肚子里不说,或者充分做好补救的准备。二,调侃别人的同时,更要学会自嘲。

是什么让曾今的刻骨铭心变成现在口中的轻描淡写?

一是时间。二是替代品。或者依然刻骨铭心偏偏要装作轻描淡写,不得不轻描淡写。

如何评价群口相声《五官争功》?

一段几乎能背诵下来的相声。

我不觉得这纯粹是一段讽刺型相声,你可以说它讽刺了自私自利见荣誉就抢的行为,但我更觉得它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作品,将每个人都习惯的寻常东西,发掘得趣味十足,所以能引发人简单的笑,会心的笑。创作上遵循传统相声的规律,反映的都是新事物,新想法。

在表演上,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这五位表演者的黄金时代,一哼一哈都有戏,台词衔接也极为顺畅。

好作品,不可多得。

后来还有个《五官争谦》,反响不大。多年之后的2009年,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和几个人又在春晚表演过《五官新说》,拿酒后开车说事儿,新倒是新,但吸引力已经不大了。

为什么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会百看不厌但是现代丢包袱电影总容易使我们审美疲倦?

两个原因吧。一是水平有高下之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二是星爷早期的一些电影已成经典,很多桥段经得起反复琢磨。

是不是真正做喜剧的人,反而没那么容易快乐?

相对于不从事喜剧创作的普通人,喜剧人掌握的喜剧规律更多,更容易在平常生活中发现笑点,所以应该是更容易快乐,表现不表现出来是另一回事。

而我们偏偏不爱这样比,我们更愿意将他们和他们所塑造的喜剧角色相比,作品是作品,本人是本人,肯定是不像戏中人那么容易快乐起来的。

如何勾搭相声演员?

多去现场第一排听。如果颜值够高,他们会勾搭你。

有一个相声演员的男朋友是种怎样的体验?

别一厢情愿地指望说相声的就能妙语连珠总逗你发笑,一是状态不同,表演状态和生活状态,二是逗你不出活儿。

如何看待喜剧中不合逻辑的剧情?

举个例子吧。

从一开始就喜欢《我爱我家》中葛优演的纪春生这个人物,这两集也成为《我家》里的神作。相信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

后来有人跟我说,他个人不太喜欢这两集——尽管它也很逗——原因是,不真实。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个问题。一个那样潦倒的人,按理说本人应该非常不自信,更不用说抖那么多包袱儿,偷着吃人家东西穿人家衣服了。

很多喜剧都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冯巩小品里演的很多底层小人物,以这些人的身份,他们在跟别人说话时,不应该是那个样子。但由于是喜剧,笑料也出来了,很多人也就不那么深究了。

由此想到,喜剧创作是不是就意味着对叙事逻辑的要求降低?

可能真的是这样的。起码现实是这样。

《港囧》里的主角包贝尔和《泰囧》里的主角王宝强在演技方面差别有哪些?

记得一个业内人士跟我聊过一句,你别看王宝强这种演员和表演很多人包括你可能瞧不上,但是国内现在还就缺这么一个,有了这样的角色安排你找别人还找不着。

包贝尔在《港囧》的表现证明了这种说法,不是模仿就能模仿来的。全片前半部分包贝尔一直在模仿,直到后面才有了好转。

而且,《港囧》此前确实是一直在等王宝强的,剧本也是为他量身打造,最后无奈错过。

《我爱我家》在当时算全明星阵容么?

应该算。

不仅是明星那么多且著名,而且要想到,他们来拍摄的仅仅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该剧类型在国内属于实验阶段尚前途未卜。

也就是那样一个演员还未完全市场化的时代,可以出现这样的事情。

现在如果不靠市场的力量,想一下凑够这么多人,只有《建国大业》能做到。

有哪些影视剧高于原著,比原著更值得看?

《空镜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原剧本都很单薄,拍成剧内容大幅增加,编剧均为原著作者,且演员表演都好。

华语乐坛有哪些让几百万人流泪过的歌?

汶川地震时的歌曲,《生死不离》。孙楠和成龙都唱过。即使现在每回听到,也还会想起感动画面,汗毛紧缩。

喜剧的存在有何意义?

曾听人说过一句话,有趣容易有用难。

乍一听很有道理,说个笑话把周围人逗乐也不是难事,但你很难因此吃这碗饭。

然而,就因为没法以此养活自己,这件事就没什么用处吗?当然不是。

另外,你真的觉得说好一个笑话把人真正逗乐那么容易吗?

有趣本身,就已经很重要了。

喜剧,同理。

喜剧是不是建立在悲剧上?

笑中带泪的喜剧当然是好喜剧,但不能说唯有如此才是好喜剧。

你看过的最好笑的小品是哪一个?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哪个“最”好笑的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答案,要么是不负责任,要么是看小品太少。

别人一讲笑话我都听过,你怎么处理?

微笑点头地耐心听完。而后跟他说这个笑话的出处。

怎样评价唐杰忠老师的捧哏水平?

姜昆曾经说过,八十年代中期李文华因病离开舞台,唐杰忠接替他为姜昆捧哏是有很大压力的。李文华的蔫儿包袱手法已经深入人心,有时候简单一句话下面就能乐,同样的词,唐杰忠说出来大家就不乐。俩人深知此前顽童戏老叟的路已经走不通,但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走。

最开始,俩人选了一段军队题材的《新兵小传》。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段难得的小而好的优秀作品。由于话题涉及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个作品也特别适合唐杰忠来捧哏,还在全国获了奖,但在普通观众中影响不大。

后来俩人又在春晚上表演新版《照相》等等,但都处于合作的摸索阶段。直到梁左开始为俩人创作作品开始,也就是从《虎口遐想》开始,好的作品也给了他们自信,两人才逐渐找到感觉。

个人总觉得,不管是给姜昆和还是给马季捧哏,唐杰忠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语言不多,这也和他们表演的多为“一头沉”作品有关。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那句,“别闻了,再闻还有汗味儿呢。”

甘于做绿叶不抢戏,如果说这是捧哏的一种美德的话,唐杰忠做到了。

2014年底因为写梁左,曾给唐杰忠老师打过一次电话。我问起梁左的事情,唐老师说,这个你问姜昆吧,作品都是他俩创作的,创作完了我再演,另外我这两天身体也不太好,正忙着找医院呢。我说了几句身体健康之类的话,挂了电话。

国内受欢迎的情景喜剧像《爱情公寓》,《家有儿女》等都有续集,为什么武林外传只留下了经典的一部?

首先是包括导演尚敬、编剧宁财神等创作者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即使是有,多年过去有的主演身价已经飙高百倍千倍,已经不太可能再长时间参加这种小成本小产出的电视剧拍摄,所以演员也不可能聚起来了。

另外从实践来看,尚敬后来拉来这些人拍了电影《武林外传》,市场反应平平。

《我爱我家》里宋丹丹织的那毛衣最后织完了吗?

当年现场参与《我爱我家》的录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问过一个广院子弟,当时她上初中,楼里一个阿姨送给她两张票,她就和同学一起去现场看了。她记不大清细节,只记得光盯着“老骥伏枥”那幅字看。根据她提供的些许细节,我断定是《冲冠一怒为红颜》那集。说实话,这是比较弱的一集。

按《我爱我家》电视剧中的人物设定,这些人物到现在应该是什么样?

关凌后来确实拍过《圆圆的故事》,也算作《我爱我家》的续集。反应平平。

究其原因,英达认为,如果搞一个创作本身就是奔着一出名作的续集去的, 这个名作又是人们公认的难以超越的金字招牌,那还不如另起炉灶在原创性上多下工夫,而非单单只借原作的光。

关于这一大家子后来的事,“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的微博里,时不时就有人提起这事儿,有的还进行了联想和创作,读来感觉温暖。有一句话特别好,“这片楼不拆迁。”

你听得最多的相声是哪段?为何?

没做过统计,过去听广播都是赶上哪段儿算哪段儿,唯一例外是我家当时有一盘1987年央视春晚磁带,其中收录了《五官争功》,在那些年里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了。

另外我觉得可能相声小段儿听到的几率更大,因为一般用来填充广播节目剩余的时间,而小段儿相对来说毕竟数量有限。从这个角度说,我听到最多的极有可能是侯宝林、郭启儒的《醉酒》。

为什么我在生活中也算幽默风趣,却做不了段子手?

不是每一滴水都想汇入大海,不是所有的幽默都能成为段子,幽默和段子手不能简单划等号。如果您真的幽默,那不必为此挂怀。生活中自己真实的幽默,比网上的虚拟段子更重要。

适合上班看的电影电视剧有哪些?

不建议看。如果你还不是老板。如果上班除了看这个无事可干,可以换地方。

对于刘烨演过的角色你有什么想说说的吗?

他的演法,有时候看着是“装拙”,有时候看着是“真拙”。

生活中哪些小事或细节会让你觉得一个女生比较靠谱?

说一件小事。是我听爱人转述的。

有一次她上班没带钱包,下班需要买一点东西,就向一位女同事借了五十块钱。女同事说,“你还是多拿点儿吧,给你三百,开车的话,不多带点儿钱肯定不行。”

简单几句话,一是说明这个女同事很大方,可以慷慨借钱,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她还能想到开车出门有可能发生的高费用。作为一个女的,不简单。

看过不少笑话,然而让你去给别人讲笑话的时候,脑子却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说起?

多看,多听,多接触,做个有心人。另外,笑话不是别人让讲你就需要马上讲一个的,把自己当什么了?

如果黄西去参加《欢乐喜剧人》,能得到好名次吗?

恐怕是难。

从认可程度来说,国内观众目前对脱口秀这种起源于西方的喜剧形式还不太接受,起码还没有到对小品和相声的接受程度。而且事实也摆在那里,吴君如、刘仪伟和曹云金都曾试图以脱口秀的形式赢得选票,但是效果不佳。相信如果是黄西在那里表演,人们的认可程度会高于前述三人,但这毕竟是单人脱口秀。

这个舞台从一开始就隐隐立下一个规矩,包袱儿如果一样多的话,场面越大、越新颖、表演者越多越占优势,因此相声相对来说是吃亏的,单人脱口秀就更不沾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真正的脱口秀估计也不愿意来到这个舞台。听过现场脱口秀的人知道,表演者几乎是百无禁忌的,因为脱口秀归根结底是阐释自己的世界观,看问题的独特视角,也就是说,要有个性。很显然,这个舞台不提供这种条件。

贾玲团队谨小慎微,最后还落了一个道歉,如果黄西来的话,道歉道得腰都别想直起来了。

有哪些电视剧的主题曲对电视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应该有很多呀。起码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改编成的电视剧,都具备这一特点。

最早的时候,主题歌包括插曲都是为电视剧量身定做的,歌词与剧情非常契合,再加上旋律上口,看一集电视剧就顺带听一遍,因此很多优秀的影视歌曲都能流行起来。

不过后来出现了另一种情况,一首歌曲红了,不管它和剧情有没有关系就直接拿过来用。印象最深的是当年的《包青天》,竟然直接用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做主题歌。

现在的电视剧,能流行起来的主题歌很少了,一是在歌曲方面下的工夫远不及当年的《红楼梦》、《西游记》,另外精品电视剧也少,缺少高关注度。再有,现在很多电视台为了争在另一个台之前播放该剧,抢收视率,根本就不把片头片尾放全,观众想听整个主题歌都成了奢望。

为知乎设计一句广告词,你会怎么做?

其一,“每一个字,都认真。”其二,“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知乎最讲认真。”

为什么TVB剧都是同期声?

一个演员的演技我觉得不仅包括其表情,形体,很重要的还应该包括声音。而对于声音的收集,无疑是在同期能够录下来效果最好,后期哪怕还是演员自己为角色配音,也早已失去了当时拍摄时的感情流露。

在此前同期录音效果不够好的时期,影视剧多采用后期配音,这应该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如今录音设备已经非常先进,如果能同期录制台词,就不应该再后期配音,除非该演员的嗓音与角色不符,需要其他演员重新演绎。

不知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对现在拍摄的后期配音的影视剧很反感,哪怕是群众演员,也是自己说出来更好。

有没有那种看完想笑却又会觉得心酸的段子或故事,分享一下吧?

初中语文老师讲过一个。

苏轼名诗《惠崇春江晚景》,其中有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语文老师讲到这课说,古时候有一家人日子很穷,男主人已到穷途末路,想全家人一死了之。于是,他拿仅有的一点钱买了一条河豚,没有作排毒处理就直接做熟了。可他不愿看到家人中毒后难受的样子,就借口有事先躲了出去,想回来后吃点残渣也就算了结此生。可等他在外面转悠了半天回到家时,看到全家人还都活得好好的,再往饭桌上一看,碗里的河豚还一口没动。他问:你们怎么不吃啊?小儿子答话了:爹,娘说有好东西要等爹回来一起吃。

欢乐喜剧人背后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欢乐喜剧人》还处于策划阶段的时候,大概是今年春节前夕,我曾经听到几个策划人在一起构想这个节目。

按照他们的想法,这个节目的首要看点当然是喜剧人表演的喜剧节目,但由于它并非单纯的节目展演,而是包括真人秀的成分在内,因此到了栏目中后阶段,观众更感兴趣的可能已经不是个别喜剧人带来的笑料多少,更多是透过镜头前喜剧人在舞台之外的种种遭遇,和真实的想法,开始更加关心他们一个个的人,普通观众会对这些平时给他们带来笑声的人产生不同以往的感受。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欢乐喜剧人》还是展现表演较多,背后的故事偏少,但也有,比如宋小宝的遭遇等等,确实也引发了观众不少共鸣。

侯宝林曾经遭遇孩子患病去世,而他还不得不参加演出为观众送去笑声的事情,这件事是否天经地义放在一边,但多少反映了喜剧人身不由己的一种状态。喜剧必须逗人发笑的特性,决定了从业者的这种状态。

怎样评价相声演员刘伟?

对刘伟老师的感觉,经历过多个阶段。

很小的时候听刘伟和冯巩的相声,感觉俩人嘴皮子真利索,都透着年轻人的机灵劲儿,没那么多相声规矩套着,听起来很是过瘾。只是有一点,刘伟在抖出很多包袱儿的时候都爱笑场,我总觉得一个人说笑话应该是让别人乐而自己不乐,从这一点上我觉得刘伟欠点儿火候儿。

后来冯巩找牛群做搭档,1989年春晚马季像“拯救大熊猫”一样跟他合说了《送别》,现场效果也不错,但从那之后,几乎没有再能听到刘伟一段像样的相声作品。

近年在荧屏上看到他,已然是头发花白,感觉还挺心疼的,毕竟自己小的时候那么钟情于他的作品。至今我还经常听听他和冯巩的,《巧对影联》、《虎年谈虎》、《临终忏悔》、《搭配协会》,还有1988年春晚那段他俩参与的群口《求全责备》,1987年《五官争功》更不必提,甚至略显幼稚的《拍手歌》和《八戒贬悟空》。

去年10月去央视相声大赛现场,见到评委席上的冯巩和刘伟,冯巩作为监审组和姜昆坐在最高一排,刘伟作为评委坐在下面,为刘伟感到有些不是滋味儿。

我曾经想过,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刘伟和冯巩花白着头发再合作一次,重新表演起《巧对影联》、《临终忏悔》和《搭配协会》,台上和台下是不是都得笑着笑着哭一鼻子?

如何看待优衣库试衣间视频事件?

1.不是所有热点都适合做营销。你的方案至少应该不羞于被你的妻子和孩子看到。 2.这世间的不美好已经足够多,何必为其再推波助澜?

题图为《喜剧之王》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