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季 | 再见了,扣子的幼儿园时光

 郑捕头 2020-10-10

(扣子4岁半时朗诵的儿歌,稚音十足)


四年时间已过,扣子从幼儿园毕业了。

扣子两岁多的时候,还没上幼儿园,6月的一天我带她在小区周围溜达。走到一家幼儿园门口,正赶上园内举行毕业典礼,我俩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在扣子眼里,那是一群比她大三四岁的大哥哥大姐姐,而在我看来,他们是扣子几年之后的样子,走过幼儿园阶段的样子。

那天,一个年轻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当众谈了感想。大致意思是说,孩子们刚入园的时候自理能力很差,连自己吃饭都不会,经过老师们的悉心培养,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

那位家长谈感想的样子,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四年时间转瞬即过,如今扣子也毕业了。相比今后的学习阶段,只求吃好玩好的幼儿园最好混,这样的好时光从此不再。


 幼儿园书画作品选。扣子笔下的所谓美人鱼

大概在扣子一岁的时候,扣子妈就在离我家三站地的一家幼儿园报了名。那是家不错的私立幼儿园,主要招收所在小区的孩子,如有空位才考虑其他小区。我们的小区离它较远。

2012年8月,扣子不满3岁,我们接到幼儿园打来的电话,让家长带孩子去幼儿园面试。那天我们带扣子进园,在院子里见到负责招生的杨老师。杨老师笑着问了扣子几个问题,无非是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什么颜色,但扣子由于紧张回答得并不利索,憋了个大红脸。杨老师说,孩子有点儿紧张,没事儿,改天再过来试试吧。

我们有些沮丧,从白天到晚上不断给扣子启发和鼓励,第二天一早再次前往接受选拔。尽管还是有些紧张,但终于成功过关。扣子是慢热型的人,这两次小小的面试再次验证出这一点。


 我拍摄的扣子入园证件照

半月之后就要入园,需要为扣子做些准备。首先要在她的衣服上缝名字。从淘宝店买来不少印好扣子学名的布条,心不灵手也不巧的扣子妈把它们一一缝到扣子的小衣服上。老师专门吩咐,连内裤也不能放过。扣子妈在沙发上穿针引线,扣子则拿来搓板和空洗脸盆,在一旁装作用搓板洗自己的小衣服,其实盆里根本就没有水。她当时还不知道,上幼儿园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扣子奶奶也没闲着,她忙着整理扣子的幼儿园被子,洗熨好之后,还在上面绣上名字。忙活的时候,扣子奶奶居然想起当年我大学入学前,她帮我收拾行李时的情景。


 幼儿园不让带玩具进班,扣子的小熊只好留在车里等她

孩子出生后和家长的关系,起码从个体上表现为越来越远。这种远离是逐渐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上幼儿园。它意味着孩子的世界将不再局限于家庭,他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大为缩短,与其他人接触开始增多。这是成长的必然,但孩子和家长都要适应一段时间。

9月初,扣子入园。为实现平稳过渡,幼儿园只安排了半天课,且允许一家长陪同。扣子总体表现尚可,除了跟一个小男孩发生小摩擦哭了一小会儿之外,没有其他异常。

第二天起,孩子独立上课。一些家长围在幼儿园门口不愿离去,有的老人还哭了。园长见状走过来安慰说,你们放心,孩子们比你们想象的要坚强,而且我们的老师也有方法,万一有什么事我们应付不了,会给你们打电话。

很快,幼儿园的第一周结束了。我们有些担心,但扣子的表现总体还好。幼儿园在给家长的联系便签上评价扣子说:比较有个性,喜欢跟着张老师,吃饭挺好的。

这个张老师,其实是扣子班上的生活老师。由于年岁比另外三个老师大,她主要负责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不负责教课,扣子可能看她比较像家里的奶奶,所以张老师到哪儿她都跟着,“张奶奶张奶奶”地叫着,使得人家上厕所都不得安生。

对于扣子来说,张老师是不同一般的老师,她比其他几位老师更可亲。她让扣子对幼儿园有了一些家的感觉,让她消除了一些抵触。因此扣子的适应期大为缩短,一周左右就基本适应了园内生活,早晨下楼没有多少抵抗,更不用说大哭。到20多天的时候,送到班里后扣子竟然大方地向妈妈微笑挥手,出息大了。

另外老师所说的“吃饭挺好的”,在我们意料之中。扣子不到两岁就自己端着碗吃饭,在吃饭问题上我们基本没有操过心,满地追着孩子喂更是没有的事。


 第一次家长会

在班里,扣子也算坚强的一个。她告假极少,轻伤不下幼儿园,很少因为身体原因请假,“全勤宝宝”奖状拿到手软,以至于后来有一次她盯着奖状说,其实“全勤宝宝”也没什么用。

入园当年数九隆冬天寒地冻的一天我去接扣子,很多孩子感冒发烧告假在家。班上27个小朋友,当天只有7人在园,比老师的人数多3个。扣子他们7个都是真的汉子。

扣子三岁半的时候,老师在家长联系册上这样评价扣子:扣子小朋友能自己主动穿衣服,有时还帮助其他小朋友穿,她和宇轩两人玩儿得很好,总喜欢在一起,这样有好处也有不好之处,可以适当作一下调整,使两人都有更大的进步。

宇轩小朋友和我们同住一个小区,两人在小区也经常一起玩儿,因此比较相熟。后来宇轩一家离开北京回到湖北,扣子失落了很长时间。扣子交友并不广泛,平时听她念叨名字的总是那么几个。

在第一年组织的家长会上,老师口头表扬了好几个小朋友。她说扣子在三个方面表现突出,一是分辨颜色分辨得好,二是往裤子里掖秋衣掖得好,三是区分左右脚的鞋区分得好。

那两年我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接孩子的机会很多。每次在幼儿园门口接扣子,我喜欢看出园后她和其他小朋友大声互相喊名字的情景。她同学有的喊她学名,有的喊她扣子或扣扣,有时候还两三人抱在一起,夸张地大笑着蹦。

孩子真的拥有父母以外的更大世界了,叫他们学名的人越来越多,叫小名的人越来越少。


 小朋友们的书包和羽绒服。左一是扣子的衣服,后面带个小尾巴

上到第三年上学期,扣子班上的张老师忽然被调到其他班,这让家长感到有些不好接受。

其实随着对园内班内环境的不断熟悉,孩子们对张老师的依赖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但我每次看到张老师,总觉得她比其他老师亲切,总要主动跟她打招呼,有时还会聊上几句。有一次她说,她真觉得自己所在这个班的孩子最好,联欢会上全校大合唱,“他们不张嘴都好看。”

还有一次她跟我说,“扣扣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黏着我了,这是好事儿,但有时还是会过来亲亲我,摸摸我,挺懂事儿的。”

几句平常的话,说得我心里一热:做家长的不是也常有这种感觉吗?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对自己的依赖越来越少,这既让人理解又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后来我接扣子的次数大为减少,扣子奶奶常说,她每次见到的张老师都笑呵呵的,时不时还要跟她聊上几句。而她不当扣子的老师,已经好几年了。

我有时会问扣子,最近见过张老师吗?对于这位曾经给她很大帮助的张奶奶,我不知扣子将来能记多长时间,我想我会长时间记着她的。


 某年的新年联欢会

四年前刚刚入园时,扣子说话还说不清楚,不会自己穿衣服。每次到家问她晚上吃的什么她都会忘,但我从她上衣落下的饭渍能判断出吃了什么。她不会自己上厕所,有那么一两次还尿了裤子。慢慢地,她学会了很多本领,口齿越来越清楚,表达越来越准确,自理能力越来越强。其中当然有人的自然成长,但也少不了老师的帮助。

孩子们确实比我们想象的坚强。扣子所在的班,进入大班后由于统一调整面临分班,这意味着在一起三年的小朋友即将分开,确切地说是提前一年分开。包括我在内的家长们多次申诉并寻求各种帮助,但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一现实:每年进入大班,园内都有一个班因为人数较少被调整。

好在分班遵循一个原则,关系较好的小朋友尽量分到一起。与扣子最要好的小朋友有两个,淙淙和倚如,进入新班她们三个依然在一起。根据我的观察,扣子进入新班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适应。

但有一点终归避免不了,扣子和她的好朋友注定还是要分开。由于户口、住房和意向学校等种种因素,城市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很难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再共同求学。


 扣子和我联合出品的幼儿园专供图书

 幼儿今昔

他们接下来还会遇到新同学,结识新朋友,但愿他们能时常记起幼儿园最要好的小朋友,记得悉心照顾他们的老师们。不知道扣子和她幼儿园的好朋友多大年龄才能再次相见,彼此的变化大不大,还能不能像原来那样无忧无虑地抱在一起,玩到一起。

有些东西,可能注定是要失去的。好在你曾经真切地拥有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