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姐姐妹妹燥起来

 郑捕头 2020-10-10

妇女节称作女神节,尽管有无原则大面积拔高之嫌,但也免去了部分过节人一些年龄上的尴尬。

比如女大学生,如果你直接让她们过妇女节,估计都不太乐意,一旦换为女神节,也就可以欣然接受——尽管其中大部分人一年只能当一天女神。

最早感觉妇女这个词突兀是在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安排班里男生负责扫地,女生负责擦玻璃。任务交由一个男生宣布,他一张口就说,“现在开始大扫除,男生扫地,妇女擦玻璃。”

全班女生怨声载道,这样一个只有自己的妈妈才能胜任的称呼一下子安到自己头上,实在难以适应——比擦玻璃还难受。

就像当年的“美女”一样,“女神”这个词的边际效应也在迅速递减,但好在还没有“美女”贬值得那样彻底和令人绝望。

有一次我听到有人描述别人说,“一个长得漂亮的美女”,他说得那样顺理成章,旁边几个人也没觉出异样,我总觉得哪里不对,长得不漂亮你还叫她美女吗?

确实也得叫。咱们不一直这么叫她们吗?于是这时你再称真正的美女为美女她们就不太乐意,只能升级为女神。

在对女性更为无条件赞美的新词发明出来之前,“女神”这个词还是能多少保持它的纯度,只是每年到女神节这天需要打一下折扣。

前单位总爱在三月八日这天安排女员工泡温泉,单位男司机到这一天都精神抖擞,可以作为特殊的一员参加这项本不该男性参与的戏水活动。

多年前的一个周日深夜,我发现电影频道在播放舒淇、余文乐主演的电影《情谜》,纯粹的艺术片。看十多分钟不明所以,去豆瓣搜一下影片情况看到这样一条更早时候的评论——

“我们公司行政部真是没品,选这个片子给我们三八节看。看了半个小时,同事就说我们走吧,还不如回去工作呢。”

更多公司并不组织集体活动,而是在妇女节这天给女员工放半天假,愿意做什么自己安排。过去这半天鸡肋假对妇女没有太多实际益处,无非是可以早点儿接孩子,有更充足的时间买菜做饭。而今有了更多选择,一家人起码可以在外面享受一顿,不用辛苦在厨房劳动。

现在叫嚷只有女的过节男的没有专属节日的声音少了,这是社会的进步。反正我总感觉女性是比男性更伟大一些的——如果男性也可以形容为伟大的话。

题图为电影《闺蜜2》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