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在人为何“吃亏”多

 红日东晴 2020-10-10

实心实事、实实在在,一向被世人所推崇。但是,有些实在人的“实在”做法却并不被人所待见,且易“吃亏”。

前些年,小品《实诚人》讲述了人虽实在但办事直来直去,导致啼笑皆非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实在人会经常办一些不很应人心、遂己愿的事。

实在人,不被人喜的方面主要有四点:

什么都“实在”,分不清主次。人们在想事做事时,都有个轻重缓急。有的人善于抓大放小;有的人善于抓重点轻次要;有的关注结果轻过程;有的主张遇事多借势借力……往往都有个实与虚之分。有些实在人对有些小事过于“认真”,则让人感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事不灵活、很呆板。过于实在的人,在处理诸多事务的时候,能用心做好一件“小事”,但很难有效同时做好多件“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人委以大任。

面对不实在人,就“格格难入”。世人有实在人,也有很不实在的人。当实在人用实心实意对待不实在的人,就很难和谐相处在一起。有些不实在的人,办事轻飘,言而无信,诸事之后,显然“上当受骗”的当然是实在人了。实在人当然也不是傻子,久久相处共事,他们是很讨厌那些不实在的人的,最终结果必定是两相不忿,谁也不待见谁。有实在人对朋友说一是一,对方的承诺都未见实施,实在人指责对方反致双方关系破裂的现实事例很多。

不善于恭维,显得了无情趣。实在人往往想事办事都实实在在,有一说一,不善于恭维、赞美他人,即使恭维也会很生硬刻板。在一些团队中,有的不仅希望他人能做事、做成事,还希望有一个相对活跃、轻松、欢快的氛围。当实在人聚在一起,这种相对幽默、欢快的氛围就很难形成。自然,不善于赞美他人的人,也很难接受他人“不实在”“很虚假”的赞美,使人际关系相对僵化。

说不了“假话”,成众矢之的。真话不全话,假话全不说,这是做人的本份。但是,有些实在人,本不应向外传播的他人“隐私”的“真事”,刻意向他人说清道明,最终导致自己很被动,甚至让人怀疑实在人人品、道德上有问题。有些时候,常人善于可以用虚话和“善意的谎言”来隐藏个人,实在人却往往做不到。有人病重,他人看望时皆说不日病人既可康复,而实在人实言相告病人面色难看、很难病愈,反而招致对方非常厌恶。

实在人既使对待实在人,也不能全部以实为实,亦应有重有轻、有主有次、有分有寸;实在人对待不实在人,如果一味讲求实在,肯定不得良果。自然,实在人对待自己,也要理性、理智,该实在的不能虚化,该放手的不能僵持,有捷径的寻求快捷,难实现的想方设法集聚众智众力,这样,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