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有3000余套清代建筑,门票免费却少有人知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0-10-10

地处嘉陵江中游的四川南充蓬安县,是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也是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唐代诗人元稹、书法家颜真卿、画家吴道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等古圣先贤为这座建制长达2000多年的古县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来到蓬安,最值得一看的古迹,是位于嘉陵江边的周子古镇。

周子古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其面朝嘉陵江边的码头设立于汉代,鼎盛于唐宋,千年的积淀,孕育了古镇厚重独特的码头文化。如今,江边码头依旧停泊着渔船,码头集市也依然如故,保持着淳朴的风貌,走进古镇,就仿佛走进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

古镇里栽种了很多桑树和梓树,据说古代住宅旁的桑树和梓树大多由父母栽种,漂泊异乡的游子也常以桑树和梓树来表述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由于周子古镇是司马相如的故乡,于是被人们誉为“嘉陵第一桑梓”。宋朝时期,理学鼻祖周敦颐因仰慕司马相如,来此著书讲学,古镇于是又被更名为“周子镇”。

嘉陵江是周子古镇的灵魂,在最鼎盛时期,江面上百舸争流,江边百船云集,船工号子此起彼伏,是嘉陵江中游主要的水运码头之一。如今虽然江静水清,江边依旧停泊着各式船舶,每天迎送游客到“百牛渡江”景点,而昔日水运重镇的繁华盛景,只能从江边的雕塑去体味了。

进入古镇,迎面就是始建于唐朝初年的财神楼。相传因为周子古镇位于嘉陵江畔的弯弓之外,被滔滔江水冲走了财源,于是当地居民按照风水理念,在江边修建了这座千里嘉陵江上唯一的财神楼。财神楼门前有两只金蟾守护,据说里面供奉的财神很灵,每天都有周边百姓来此烧香祈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爱莲说》,就出自周子古镇的爱莲池。当年周敦颐曾在爱莲池旁著书讲学,为纪念这位宋朝儒家理学开山鼻祖,人们在此修建了濂溪祠,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必看的一处景点。

周子古镇曾经是嘉陵江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之一,行商巨贾、能工巧匠纷纷聚集于此,其中尤以江西人居多。因为江西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迁移在外的江西商人在各地都修建了万寿宫,作为江西同乡的集会、祭拜祖先的江西会馆。

与古镇相邻的龙角山,海拔近600米,因山顶犹如龙角而得名,这里也是观赏古镇全景的好去处。据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家》记载,唐代画圣吴道子奉唐玄宗之命曾在此观嘉陵江作画。矗立于山腰间画圣广场的吴道子石雕头像,长约30米、高15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吴道子头像雕塑。

由于嘉陵江水的冲刷和泥沙的沉积,在蓬安县形成2个巨大的江中岛屿。每年暮春到初秋,数百头耕牛从嘉陵江岸边成群结队游上岛去吃草,傍晚时分又下水回游上岸。这种奇特的生态现象被称为“百牛渡江”,现已成为嘉陵江上的一大奇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