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讲讲这个沉迷男色的花尼姑。

 梵观先生 2020-10-10
风风说:

昨天大家似乎都对这个老太太特别感兴趣,我推荐她书的时候没敢过多说她,是因为她个别观点不太符合普世三观……但这个老太太实在好玩儿,她写书也非常像聊天儿,跟坐你对面似的,不端不装想哪说哪。今天我把关于她的一篇文章搬上来了,对于她的生活方式,不评论对错,纯属看个热闹吧。


在日本京都的嵯峨野,有一位“浪潮”奶奶——濑户内寂听,虽然身为僧尼,可她不仅喝酒吃肉,还谈了一辈子的恋爱,备受争议,堪称传奇。她今年98岁,前半生风流无比,曾出轨丈夫的学生,并狠心抛夫弃女和情夫私奔,之后又和另一位已经成家的知名男作家同居过八年。

沉迷男色,无法自拔,但没想到,她却在51岁时突然出家,不过却照样喝酒吃肉,还喜欢购买豪宅,背名牌包,活得像个“花尼姑”。

不过,这些经历都无法概括她的一生。如此离经叛道的她,还是一位日本国宝级文学大佬!著作等身,至今已出版400多部作品,濑户内寂听今年已经98岁了,却依旧坚持创作,经常连续几天工作满满。她说:“所谓活着,就是在死亡来临前,不放弃地努力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此生尽兴的人生态度让她这辈子都过得风光无限,她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验证:人不单只有一种活法,不能都按一个优秀模板活着,成就她叛逆传奇的一生。每个时代她都站在风口浪尖,不断引领潮流;她教导女性独立,给了无数人重拾生活的希望;逍遥的态度,加上曾经的种种经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拜访,讲座和演讲常常一票难求。爱她的人称她是“活佛”,而恨她的人则称她是荡妇。在她眼中,人生无常,人既然活着,就应该自由。

1

私奔—子宫作家—出家

日本奇女子,早年间风流放荡,晚年皈依佛门。1922年生于日本,本名濑户内晴美,1943年10月,晴美新婚的丈夫被请到旧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怀有身孕的寂听亦随行,并在北京生下女儿。日本战败后回日本老家德岛,当时她24岁。后与一有妇之夫,开始了长达八年婚外恋,同时开始写作,成为一代女流作家。她废寝忘食地持续着高强度写作,作品中大胆的性爱描写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濑户内也被评论家贴上了“子宫作家”的标签,俨然成为当时女性主义的代言人。后遇感情挫折,万念俱灰51岁削发为尼,法号寂听。

针对51岁选择出家,她在新书《此生尽兴》中提到:“我51 岁出家为尼,在此之前疲于人生之累,饱尝孤独之苦,有时甚至会冒出干脆入土为安的念头。现在细细想来,那种近乎空虚和狂躁的状态还真是恐怖。出家以后,我渐渐地发现,曾经那般强烈的孤独感已在不知不觉中离我远去。遁入佛门的我一直深信佛祖与自己同在,所以便不再感到像此前那般孤独难耐了。”

成了尼姑的濑户内也没有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她想喝酒就喝酒,想吃肉就吃肉,想谈恋爱就谈恋爱。畅销书出了一本又一本,文学奖也得了一堆,完全没有寻常僧人的样子。

2

“爱的美妙,就在于偷情”

特立独行的濑户内寂听一路走来,受到过不少非议和攻击。有人指责她抛夫弃女,很多人无法认同她反传统的恋爱观,她却不以为然:

要是没有偷情,这个世界上好多文学名作就不会存在了。恋爱是身不由己的。就像闪电一样,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击中了。没有人是想要出轨才去出轨的,喜欢上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爱的美妙,在于偷情。

还有记者问她为什么出家了还喝酒吃肉,她笑着说:

只要在吃的时候把袈裟脱了就行。不过有一次在电视上吃肉时忘了脱,还被寺院的人打来电话骂了。

98岁的她走起路来还是一溜小跑,一个人一晚能喝光一大瓶白兰地。尽管高龄,她仍然活得有趣,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不断引领潮流,敷面膜、喝奶茶、比心卖萌……还成为了日本上照片墙的年龄最高的人;参与演讲、综艺,每场演讲都一票难求。她激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热爱生活,追求自由。

3

“爱过,写过,祈祷过”

看到濑户内寂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生龙活虎的样子,很多人都常常忘了她的年龄。而且,几年前,她还被查出了癌症。当时,很多人为她担心,濑户内本人却很淡然:

被告知是癌症时我一点也没动摇。我的母亲是50岁死的,父亲是57岁去世的,姐姐是66岁死得。我从来没指望自己活这么久,所以对癌症也没有什么恐惧心。反倒是社会上的反响让我吓了一跳。原来大家对于癌症这么敏感啊。

前不久,寂听刚刚过了98岁的生日。

虽然她依然面带笑容、喜欢开玩笑,但其实体力已大不如从前,心情也变得阴沉,感觉值得期待的事情越来越少,私下里常说“真想死”,“为什么比我年轻的人死了,我却还活着?”

她非常珍惜时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永远都在工作,不是看书就是写作。只不过,因为害怕自己随时会死去,所以不敢轻易动手写长篇。

现在的她,没有什么梦想,因为此生没留遗憾,想做的事都已经做过了,曾因为自己“不能经济独立,无法独自抚养”而抛下的女儿,也早已与她和解,最后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在伏案写作时,静静地、安详地死法。

至于墓碑上要刻什么字,濑户内也早就想好了:

“爱过,写过,祈祷过”

因为前半生的风流往事和各种大胆言论,寂听的一生都备受争议。

她做过错事,也行过善事,伤害过别人,也拯救过别人,对于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女子,我们没办法用简单的“对或错”、“善或恶”去评判。

爱她的人很多,厌恶她的人也不少。

但即便重生,寂听表示,她也还是想做自己。她想继续写小说,因为真的热爱。

4

愿你此生尽兴,不舍爱与自由

皈依佛门的濑户内寂听,对一切人事都看得通透,她奉行“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的生活态度。有人问她:“人生只有一次,该如何活?”她回答:“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地活下去!”每个时代都站在风口浪尖的浪潮奶奶濑户内寂听,以98年传奇逍遥的人生经历,写了这样一本生活智慧书《此生尽兴》,激发人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这本书从生活、恋爱、婚姻、情人、老去、价值观、自由等永恒人生课题,讲述生命的爱与孤独,真正传达出的是通达后的温暖与平静,洞穿人生真相后,达到与自己内心的和解,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自在生活。

书中使我们产生强烈共鸣的语录:

关于婚姻:

相爱的时候,人们都不愿去想自己有朝一日会遭到背叛,更不愿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对此时此刻深爱着的对象激情尽失、满怀厌倦。

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人开始了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一切都显得怪怪的。如果夫妻双方不互相谦让、彼此体谅的话,往后的日子恐怕也过不下去。

恋人之间的结晶作用在发挥效果时,双方是彼此关注的。然而结婚以后,步入家庭生活的双方便没有了多看对方一眼的心思。所以,现在的夫妇最好都将彼此的目光聚焦在同一个方向。所说的同一个方向,指的是持有相同的价值观。

关于生活: 

没人能陪你一辈子,要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放宽心,慢慢来。

关于老去:

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目光从趋于衰老的现象中转移,不服老,就可以一直年轻。

关于价值观:

心与心之间也需要交流,因而寻找一个合适的交流对象便列上了需求清单。我们渴望寻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这样,内心的烦恼便有人来分担了。

关于孤独:

所谓孤独,并不是因为身边没有他人才会产生,而是自己看重的事情却无法向他人传达,自己持有的观点不被他人接受,如此而已。

关于自由:

尽可能地追求自由,与孤独并存。孤独最美好的馈赠就是自由。

……

这本书的笔触非常随意,比如随便写个“我今天看到月亮”,然后会引伸到孤独感,再引申到每个人为什么注定孤独,怎么解决这种孤独。她的调调更多像是在聊天。聊天的过程中传递着这样一种信念: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不求事事圆满,但愿你快乐;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一生不舍爱与自由。



照例先奉上茉莉的测评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