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希望看着他健康成长。但很多宝妈或许都有过这种头疼的经历:
孩子经常生病就会采用一些抗生素或者打点滴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让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带着孩子去医院,经常会听到大夫说,孩子脾虚,需要调理,而且还要早发现早治疗。 在中医看来,脾不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系统。脾胃不好,会直接影响到营养的消化吸收,给其他器官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听起来似乎不怎么严重的脾胃虚,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未来的身体健康有莫大的关系。脾胃虚弱除了会影响消化系统,事实上,便秘、腹泻、痰多、咳嗽、湿疹、黄水疮、鹅口疮、黄疸、手脚潮湿,等等这些疾病的内因也都跟脾胃有关。 小孩子身高体重都增长非常快,食欲特别旺盛。但是由于孩子的脾胃还未发育完善,本身就非常虚弱,食物消化不了就特别容易脾虚。 其实知道了病因就好办了,妈妈们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给宝宝补脾胃。 调养脾胃的一个比较好的食疗方法,就是八珍糕。这个八珍糕原来是明朝的御医陈实功开的,是给小孩子的,有麦芽和山楂,清宫的御医评论说治疗小孩子的病几乎可以“百发百中”。 罗大伦博士首推,千年养生第一糕:八珍糕为什么会用八珍糕来调理小孩子的这种体弱呢?来由是清朝陈修园《医学三字经》里的话,他对小儿病的论述如下:
这段话,道出了小儿病的调理方法,这个秘诀就是“阴阳症,二太擒”,意思是,小儿在外感的时候,不像大人那样有那么明显的传经,通常只要抓好第一道防线,就可以了。 我从喻嘉言的这个“千古之秘”中悟出,原来这些看似呼吸系统的疾病,其实都是脾胃不足引起的,所以就在看到这样的病症的时候,除了急性期治疗肺经,其他的时候都调理脾胃,结果孩子们都基本获得了恢复,不再频繁感冒,哮喘了,身体也开始强健。 八珍糕的成分和功效:
在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党参和白术是滋补脾阳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第一糕。 八珍糕的发明者,明朝大医陈功实说,一个脾胃虚弱之人,如果服用八珍糕百日以后,他就会身轻气爽、元气大增,其绝妙之处难以尽述。 八珍糕的做法: 八珍糕的做法是,先把这些药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然后和药末混合,按照我们前面写的药量,然后把这些米粉和药末放入水中,和成面,可以加一点白糖,然后放在笼屉内蒸,蒸熟了以后切成糕,烘干,以便于存放。也可以直接把药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状,然后喝下去。 现在还有八珍糕的成品,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去商城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