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时光溯洄者 2020-10-10
故乡不仅仅是鲁迅笔下的鲁镇,除了祥林嫂、闰土,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人。

故乡是贺知章诗中的伤感和无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故乡是余光中永远无法寄到的邮票,母亲在这头,我在那头。

故乡就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回去

过年,在老家和一帮兄弟聚会,一哥们儿说:“哥哥,真羡慕你,天南海北地跑,去过很多地方,我连河南省都没出过!”

我笑着说:“拉倒吧,我还羡慕你呢?拿着国家工资,在家守着父母妻儿,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地习惯,多好!在外面想喝碗胡辣汤都没地方买。恐怕你们都喝腻了吧?”


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是人家的,我们只是过客

说句实话,老家的很多方面都没法和外面比。这些年去过很多地方,看过高山大川,走过繁华都市,和老家的小县城相比,这些无疑是十分优越的。

可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只是过客。在繁华的大都市中,我们的容身之地也不过是狭小的出租屋。

虽然说大城市的资源很丰富,可是我们这个小县城对于上海来说实在太过渺小,渺小的,老家的东西在上海根本就买不到。


在大城市中,我们是没有家的,只是借居在出租屋中。一个人,孤零零地。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呢?在人海之中,匆匆而行,只有一张张陌生的脸,行色匆匆。

也许有一部分人比较幸运,他们在大城市也买了房子,安了家。可是你知道他们的生活反而过得更苦。几万元一平方的房价几乎让其倾尽所有,不敢失业,不敢犯错,每天锱铢必较地活着,就像蜗牛一样。

离开了家才知道母亲说的那句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在异地他乡,我们面对最多的三个字就是“不容易”;
在异地他乡,我们明白了什么都要靠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没有父母亲朋,无依无靠,什么事都要靠自己。


多年以后,终于站住脚了,却发现,故乡却再也回不去了。都说父母在,家就在。可是父母如果不在了呢?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同事李丽从老家回到上海以后,心情很失落。她说,家还是那个家,可是已经不属于她了。原来,她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去年她母亲去世以后,老家的宅子也过给了她的堂弟。

这次她回老家,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家已经不是原来她熟悉的那个家了。虽然,堂弟一家待他也挺好,可是她却感觉很别扭,自己仿佛真的成了一个客人。在老家待了两天,心里实在堵得慌,就匆匆地走了。

多年以后,就算是父母还在,故乡也真的回不去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却变得越来越陌生。曾经一起穿开裆裤玩到大的发小,如今只剩下了寒暄。走在熟悉的土路上,偶见几个打闹的孩子,却一个也不认识。他们看着你仿佛在问“客从何处来”?

多年以后才知道,故乡是用来回忆的。曾经的炊烟袅袅,曾经的嬉戏打闹,曾经的茶余饭后。一点一滴仿佛就在眼前,如今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花褪残红青杏小,绿水人家绕。仿佛又见炊烟袅袅,只是唤儿回家吃饭的人已不再。往事如烟,人不在了,心也没了归宿。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我现在才明白老年的杜甫,为何要千方百计地回乡了。不为思念,只为落叶归根!

最后,时光溯洄者愿你平安喜乐,如是过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