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纪事:刘伯温醉卧河阳山

 吴越尽说 2020-10-11

刘伯温醉卧河阳山


作者:丁东    

   

                          


玉鱼金碗皆黄土

石兽丰碑长绿苔

独有桓桓邱陇在

秀峰相对读书台


    苏南沿江地带(今江苏张家港市),有一座今称凤凰、古名河阳的山丘,崖峰削立、嵯峨威雄,矗立于广袤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尽管海拔不高,仅有120多米,但名闻遐迩。其主峰刻有“秀峰”二字。元诗人杨维桢诗:玉鱼金碗皆黄土,石兽丰碑长绿苔;独有桓桓邱陇在,秀峰相对读书台。其描绘的正是河阳山。


▲今称凤凰、古名河阳的山丘


    相传,秦始皇到过河阳(“始皇南巡,筑大道,京都至泰安,过彭城,穿大江,入河阳,从河阳至琴川,达会稽。”(《河阳志》))徐霞客也在此留下了足迹。与河阳山相比,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始建于河阳山的永庆寺,名声更为显赫。据《重修琴川志》记载,永庆寺有三绝:一为肉身僧像,佑护灵验;二为天然石井,大旱不涸;三为寺前八桧,龙虬鹤翔。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永庆诗列四百八十寺前列,自古为江南名刹。

    江南古往今来,物产富饶、人和民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每年中秋过后,家家户户有自酿米酒的习俗。此米酒以糯米为原料,酒精含量低,入口微酸、略甜,老少皆宜、风味独特。因老白酒在酿制时往往会加些晒干的菊花,以提增香气,故又称“菊花酒”。“菊花酒”的酿制,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

    关于凤凰菊花酒,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当然与刘伯温有关。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为刘文成、文成公。


▲刘伯温



刘伯温

    刘伯温一生尽管功名显赫,但仕途也有起起落落。据记载,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辞官还乡的刘伯温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因检举监察御史职,不但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而且遭至诸多责难,只好再次上书辞职。至正六年(1346年),刘伯温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江苏丹徒,在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的子弟读书谋生。在隐居的这一段时间,因心中郁闷,常会些文友,吟诗作赋,聊以消遣。


▲刘伯温


    据传仲秋某日,他收到了文学大家、姑苏阊门人施耐庵的书信,相约会面。此年的施耐庵,年方半百,乃文坛领袖,正隐居于河阳山麓,濳心撰写《水浒传》,有其诗为证,“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好住家。愿辟草菜多种树,莫叫李子结如瓜。”(《寄寓阳山》)尽管从年龄上说,刘伯温是施耐庵的小辈,但刘伯温与施耐庵同榜于辛未科进士(1331年),是地地道道的“同年”,且两人都有辞官归家的相同经历,再加上刘伯温文声斐然、为官正直,可谓心心相印、神交已久。

    前辈相邀,盛情难却,经商议,刘伯温与欧阳苏一起,带两个家奴,从丹徒出发,乘船经水路,曲行向东,两天后由奚浦塘上岸。众人相见,自是一番寒暄,喜不胜禁。在施耐庵的引领与礼让中,登临施府。说是施府,其实是建于苍翠之中的三间草房,倚山面水。屋前屋后竹篱环绕,杂树相间,花草繁密,俨然世外桃源。


▲凤凰山桃花


    洗漱后宾主落座,三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见天色已晚,施耐庵吩咐已经忙了半天的夫人、儿媳及仆人赶紧摆上酒菜,款待贵客。菜自然是自种的疏菜、放养的鸡鸭以及屋前水塘中捕捞的鱼虾;酒自然是自酿的菊花酒。谦让之中,刘伯温见施耐庵给自己倒了满满一大碗酒,不禁眉头紧锁,心想如此豪饮,必醉无疑,因而连连摆手,“在下不胜酒力,且旅途劳顿,酒还是免了吧!不妨以茶代酒。”

    施耐庵知刘伯温官场中人,向来谨小慎微,从不贪杯,更不会因酒误事,但今日老友相见,多少还是应该喝一点,既添情趣,又助雅兴。故笑道:“此酒乃糯米酿制,妇孺皆宜,无需惶恐。伯温远道而来,老朽荣幸之至,蓬荜生辉,今滴酒不沾,岂非不与老朽脸面?”在旁的欧阳苏,其老家丹徒距凤凰不到两百里,当地也有自酿米酒的习俗,知此酒酒精度较低,也好生相劝。


▲凤凰山


    刘伯温推辞不过,遂端起酒碗,呡了一小口,顿觉“甜滋爽口”,不禁释然。心想,这酒喝得,就这酒的劲道,岂不是能喝上一坛!世事洞明的施耐庵,猜出了刘伯温的心思,开怀大笑问:“酒味奈何?”“入口清润,但喝无妨!”刘伯温慷慨笑道。所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施耐庵见刘伯温卸了戒备,一时兴起,直呼行酒令。刘伯温、欧阳苏欣然同意。就这样,三人还没等下酒菜上齐,已各自喝了两大碗,但觉酒味醇厚,清咧爽神,不由酒兴渐浓、诗兴大发,在吟唱应和中,一碗接着一碗地喝开了。

    还没到一个时辰,一大坛米酒已然见底。见刘伯温、欧阳苏脸色红润、才思敏捷,并非醉言醉语的样子,施耐庵既不忍扫兴,又知此酒后劲,便试探道:“再开一坛,如何?”见两人并不推让,故又开了一坛。再一碗下肚,刚才还神清气爽、伶牙利齿的刘伯温、欧阳苏两人开始醉眼朦胧、言不由衷。见此情形,施耐庵收了酒碗,招呼仆人扶两人上床歇息。见两人鼻息如雷,施耐庵忍俊不禁、怜爱不已。


▲凤凰山


    到第二天正午时分,艳阳高照,刘伯温、欧阳苏两人才在施耐庵的守候中醒来。“感觉如何?”施耐庵笑问道。两人起身,神智恍惚,双手直摇,连说失态失态,让前辈见笑了,不知前辈自酿的米酒这么厉害,上口甜爽,后劲十足,害我俩云里雾里、物我皆忘。施耐庵笑道:“原本今天还想请你们喝这酒,看来是喝不成了,明天再喝也不迟。” “岂敢,岂敢……”两人回应道。

    第二天,施耐庵引刘伯温、欧阳苏游玩了河阳及扬子江畔的香山、张家港等地,赏景作赋。数天尽兴游玩,渐渐扫除了刘伯温心头郁积的愁绪。也正是这一次河阳之行,让刘伯温熟记了扬子江南岸香山、张家港等地的地形、地貌,为后来刘伯温担任朱元璋军师,运筹谋划,用兵如神,在香山、张家港一带端了张士诚老巢,大败其水陆两军,埋下了伏笔,为朱元璋雄霸天下立了头功。


▲凤凰山


    当年的香山、张家港,地势险利,进退两易,既便于屯积粮秣、藏匿步兵,又利于水师战训、挥师江南,是张士诚最理想的屯兵、据守之地,张家港也因张士诚“这里是张家的天下张家的港”一句话而得名(张士诚口头诗:虎醉阅三军,江南独称王。军屯巫子门,粮满张家港)。而这一时期,原先投到张士诚帐下的施耐庵,因张士诚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且不被待见、不受重用,早已拂袖而去。否则,必然会闹一出施耐庵、刘伯温两位同年好友各为其主、斗智斗勇的逆天大剧。当然,此为后话。

    洪武八年(1375年)五月中下旬,刘基因染风寒不治,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

    诗曰:得道高人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沧海桑田,世易时移。刘伯温酒醉河阳山的故事,至今在苏南大地传颂。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来源:《方志苏州》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