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岁前不为孩子定规矩就太晚了, 家长学会了这10点, 就少走弯路

 骄阳飞雪 2020-10-11

前几天有个妈妈问怎么给孩子定规矩。她讲述了自己未能成功为孩子制定规矩的经历:

儿子现在幼儿园上中班,小朋友喜欢看电视经常很晚睡觉,所以第二天上学经常起不来,所以希望培养儿子一个规律入睡的好习惯。她说买了一个漂亮的闹钟挂在儿子床边,教他学习如何分辨时针和分针,并且告诉儿子我们一到晚上九点钟就可以准时休息了。但是,只要到了睡觉时间,让他去睡觉,就是大发雷霆,上窜下跳的哭闹。但是不去规定他的睡觉时间,就让他随意玩,他一般可以玩到晚上十一点或者十二点;如果强制让他早点睡觉,他会哭到十一点。经过宝妈几天的观察,发现不管强制不强制,儿子睡觉时间都是那么的晚,那到底该不该限制孩子早点休息呢?

点击加载图片

要求孩子早点睡觉的主要原因就是: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宝宝现在也是在学习阶段,第二天要去上学。如果他们起床太晚,就不能按时出门,同时这也会影响父母的工作。所以设定睡眠时间显然是必要的。

那为什么从头到尾都很难对孩子执行规矩呢?

深入沟通后发现,孩子在哭的时候,妈妈根本受不了,要么就是妥协,要么就是严厉批评:

我真的受不了他的哭闹,有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安慰他,哄他,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最后除了妥协别无选择;有时候我会失去耐心,冲他大喊:“住手!我烦死了!你要是一直找我麻烦,你就走人!”

孩子也是非常感性的,他们会觉得父母限制了自己的生活自由,处处都要管,于是就会通过哭闹这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哭闹很反感,就会去限制他的行为。这是问题产生的关键。

点击加载图片

制定好的规矩不仅不会约束孩子的成长,而且也让孩子会有安全感。但有些规矩的制定,如果没有父母的干预,孩子就很难去遵守,即使遵守,也只是暂时的。困难总归是有的,但是,总有一些窍门可以让你的规矩不至于白白去制定。

收拾好你的玩具!吃饭前洗手!作为一个家长,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无休止地喊着这些话?但是你家的小叛逆者要么假装不听,要么公然违抗。如何去有效的制定规矩并且让宝宝去执行是很多家长困扰的难题之一。借鉴以下原则,希望你给孩子的规矩不要白立。

1.父母应该问问自己,你为孩子制定规矩是想达到什么目的,什么规矩对孩子是必要的、什么是多余的。

如果你责备孩子出门不穿鞋,但是平时都是你自己帮他穿的。这个时候去责备孩子,只会让你烦躁,让孩子觉得很郁闷。针对这个情况专家给出的建议指导原则是,孩子可以在纸上为孩子罗列出三条规矩:自理能力(如自觉去刷牙)、家庭责任(如收拾碗碟)、外出时的要求(如未经父母允许不吃不拿别人给的东西)。

2.面对大一点的孩子,一旦你决定了想要制定的规矩,就要尝试着用孩子能理解的话,把设置这个规矩的原因和重要性解释清楚。

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解释:“我们要自己收拾房子,这样会很方便找东西和储物,住起来也会很舒服。”专家认为,规矩的最终目的是完善孩子的家庭价值观,去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如果你可以耐心的向孩子解释规矩背后的原因,孩子会更愿意遵守。

3.规矩制定后,在孩子真正行动之前,你需要和他们多次示范,帮助他们建立每个规矩的概念。你不能因为一个孩子不遵守他不理解的规矩而惩罚他。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学好。不要只把“去收拾房间”这几个字丢给孩子,指望他们自己动手。你需要创造条件让你的孩子去进行学习,模范。比如你想让宝宝饭前洗手,就要自己以身作则,带着宝宝去洗手间,示范给他看,并且告诉他洗手的好处。

点击加载图片

4.制定规矩时,和孩子坐下来,列出他们需要做的家务,问他们愿意做什么。

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就会知道帮忙。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杯子掉在一个2岁的婴儿面前,他会帮你捡起来。所以父母借用孩子天生的助人为乐的天性,和他一起去做决定,去分配在家里他可以去完成的“家庭工作”,比如让孩子自己把玩具放到指定的玩具收纳箱中。当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时,他们会表现得更好。

5.给孩子制定规矩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也要符合实际,不能有太多的要求,让孩子更容易做到,容易树立起孩子遵守规矩的信心。

父母应该考虑什么样的规矩对孩子来说是重要且有效的。比如你可以把“熄灯后不准说话”的要求改成“9点睡觉”。事实上,即使是成年人,也希望能有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时候,特别是孩子,才更愿意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6.在符合的条件的下,让孩子在家里更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防止孩子以后有更多的行为问题。

平时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外面都表现的很好,但是回到家就为所欲为,无拘无束。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父母觉得在外面都那么好了,在家可以放松下,就可以允许孩子这样做,而没有去管理约束他们。专家称这种情况为“预防性错误行为”。

7.让执行规则变得“积极”,多去鼓励孩子做想要做的事情

专家强调,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持有反对意见,那么孩子就会免疫家长的意见,孩子自然喜欢试探规矩。所以,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要违规了,你就要介入,引导他做他能做的事。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不要喊“不!”相反,问他们:“你认为你应该做什么?”

8.给孩子设立的目标要符合现实,不然容易导致孩子抑郁

有时候,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做事。如果父母一直催或者吹毛求疵,孩子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比如你孩子的书桌整理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你不要去抱怨。也许下次他能做得更好。另外,虽然很多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被夸的太多了。但看到孩子积极的行为,要热情的表扬,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豪感,又能增加他们继续正确做事的可能性。这个很重要。

为人父母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好好长大,具备独立的能力。有规律的生活可以培养孩子富有情感并且学会独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社会。

点击加载图片

9.分配“工作”时,要考虑孩子与生俱来的优点和缺点。

比如,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整理东西,可以适当调整家里东西的高度,自己收拾上层,让孩子把小而轻便的东西放在下层,或者为孩子创作适合他的“工作”环境来锻炼他。另外,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孩子觉得自己在从事“工作”也很有意思。也许孩子小的时候,喜欢一边收拾玩具一边听音乐;长大了去从事音乐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有可能的。

10.和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遵守规矩就是父母自己也要遵守规矩。如果你告诉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刷牙,但是父母自己又几个晚上不刷牙。这个时候,你不能指责孩子违规,因为你自己都没做好,怎么去叫孩子去遵守呢?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会说“请”和“谢谢”,而不是“你好”,你应该自己做个榜样。如果父母不遵守家规,孩子遵守家规的难度会增加一倍。

点击加载图片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些妈妈分享她们家从不讨价还价的规矩。

1.如果你妈妈说不,你就不能再问你爸爸了。反之亦然。

2.只要坐汽车,就必须坐安全座椅。

3.不要随地乱丢瓜果纸屑

4.要睡觉了不能吃太甜的食物

5.回家的路上不允许踩泥坑。

6.不要咬、打或伤害其他儿童。

7.每种食物至少尝试一次。

8.家里不能养虫子。

9.用后到哪里拿东西才能归还。

10.出门的时候紧紧握住我的手。

11.在家不能在家具上跳来跳去。

12.不能随便去歧视别人。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在一个家庭中,因为妈妈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对妈妈拳打脚踢,但是妈妈只是默默忍受,这真的太纵容孩子了。父母对孩子行为的限制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灯,要教会孩子知道何时需要停止,而不是肆意妄为的去闯红灯,最终还是自己吃苦。

有围栏更安全;有规矩,才会比较自由。通过设置行为限制,孩子会有更长远、更踏实的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