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42):尼西亚光复君堡之道

 陆一2 2020-10-11

上文中讲到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占领后,希腊伊庇鲁斯的拜占庭地方贵族,不断韬光养晦,并向拉丁人展开反击的历史。不过伊庇鲁斯专制国并未最终光复君士坦丁堡,势力更强、更接近君堡的尼西亚帝国,在拉斯卡里斯家族的带领下逐渐强大起来。

1204年,十字军占领君堡后的拜占庭帝国故地形势

尼西亚这座古城位于君堡东南百余公里,曾经在这里进行了第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对于罗马人来说,尼西亚城是他们历史记忆的焦点之一,尼西亚帝国这个拜占庭地方割据政权,则是挽救东罗马帝国的主导者。

尼西亚帝国立国之初

当1204年4月拉丁十字军攻占罗马首都后,皇帝阿莱克修斯五世逃之夭夭。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里,安格洛斯王朝先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帝国贵族狄奥多·拉斯卡里斯被为新皇帝,史称尼西亚的狄奥多一世。但形势下他不得不选择放弃君士坦丁堡,逃到了首都对岸亚洲的比提尼亚地区,在尼西亚城(今伊兹尼克)安顿下来。

早在君堡陷落前几周,位于黑海东南海岸的特雷比松(今特拉布宗)就在安德洛尼卡一世后代的手中独立。拉丁人并没有能力占领拜占庭帝国所有地区,他们控制了君堡和周边的色雷斯和希腊地区,不过伊庇鲁斯和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帝国不在他们掌握中。

1205年,尼西亚帝国(浅蓝)形势,罗姆苏丹国(绿)、拉丁帝国(浅红)、威尼斯(红)以及特雷比松(粉)

就在1204年下半年,弗兰德的亨利(后来拉丁帝国第二位皇帝)开赴亚洲,狄奥多一世遭遇到了第一次挫败,他的军队在普鲁萨(今布尔萨)被十字军重创。不过利用拉丁帝国首位皇帝鲍德温一世在亚得里亚堡的失败,尼西亚帝国趁机在小亚细亚西北恢复并扩张了部分领土。

狄奥多一世

后续几年,狄奥多在击败了特雷比松和其他几个较小的拜占庭亚洲参与势力后,终于在1206年正式于尼西亚加冕罗马皇帝。

在13世纪的拜占庭故地,不论是拉丁帝国,还是三个拜占庭地方势力,亦或者塞尔柱突厥人和保加利亚人,任何一方都没有绝对实力将另外一方轻松灭亡。因此不断上演着结盟、破裂的戏码,而因为毗邻关系,尼西亚帝国的主要敌人是西北的拉丁帝国与东面的罗姆苏丹国。

现代土耳其,门德河安条克古城遗址

1211年,在罗马人与突厥人争夺激烈的门德河流域,狄奥多一世率军于当地的古城安条克(今土耳其亚马拉克,非叙利亚的安条克),击败了罗姆苏丹国的一支大军。但因为这场胜利,尼西亚在普罗庞蒂斯(马尔马拉海)南岸遭到拉丁人攻击,狄奥多不得不在士麦那附近的尼姆法埃姆(今凯末尔帕夏)与拉丁帝国签订合约,将普罗庞蒂斯南岸的平原割让给拉丁帝国。

隔年,利用特雷比松帝国大卫·科穆宁的去世,尼西亚帝国夺去了前者在帕夫拉戈尼亚的沿海领土。1219年,为了巩固与拉丁帝国的“同盟”关系,已经44岁的狄奥多一世迎娶了拉丁女皇约兰达的女儿。

约翰三世

只可惜狄奥多在1222年因病去世,他的女婿约翰·杜卡斯·瓦塔泽斯接过了尼西亚的皇位,史称约翰三世。不过狄奥多一世的两位兄弟,阿莱克修斯和伊萨克却对约翰登基不满,二人串通拉丁帝国企图瓜分新兴的尼西亚帝国。

约翰三世的逆袭

1223年底或1224年初,拉斯卡里斯兄弟叛军与拉丁联军,在马尔马拉海南岸的博伊曼尼翁(Poimanenon)同尼西亚中央军队展开会战,结果联军大败,拉斯卡里斯兄弟被刺瞎双眼。

1224年,伊庇鲁斯君主狄奥多·科穆宁·杜卡斯率军攻陷拜占庭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隔年,由于受到伊庇鲁斯和尼西亚的双重夹攻的巨大压力,拉丁帝国不得不向尼西亚求和,将尼科米底亚以南的亚洲领土都割让给尼西亚帝国,后者距离君堡仅有百公里咫尺。

虽然在占领萨洛尼卡后,狄奥多·科穆宁·杜卡斯就宣布自己为罗马皇帝。不过1230年3月,他却在与保加利亚沙皇伊万·阿森二世的决战中惨败,伊庇鲁斯势力很快撤出了萨洛尼卡附近。伊庇鲁斯实力大减后从此一蹶不振,色雷斯和马其顿大部被保加利亚占领。而远在黑海东南的特雷比松帝国力量徒有虚名,光复君堡的任务只能交到尼西亚帝国手中。

约翰三世治下尼西亚帝国的扩张(1223-1254)

1235年,约翰三世同伊万·阿森二世结盟,尼西亚加强了对巴尔干拜占庭旧地的影响力。在1241年伊万·阿森二世去世后,约翰三世开始向保加利亚发难,希望恢复东罗马巴尔干的旧地。第二年,蒙古人横扫安纳托利亚内陆,让拜占庭人多年来的敌人罗姆苏丹国灰飞烟灭。

1246年,尼西亚帝国基本收复了西色雷斯与马其顿地区。在1354年去世前,约翰三世不断击败保加利亚并蚕食拉丁帝国仅存的色雷斯土地。

尼西亚帝国皇帝狄奥多二世

约翰三世与皇后伊琳娜唯一的儿子狄奥多二世成为皇帝,他带领下,尼西亚人打败了保加利亚对色雷斯的入侵,还首次与伊庇鲁斯交锋。只可惜天妒英才,这位20出头的年轻皇帝在掌权第五年便患上怪病,从1257年开始他体重暴跌并经常身体失控瘫倒在地(现代医学认为其可能患有癌症)。第二年,狄奥多二世便驾鹤西归。

光复君堡

狄奥多二世驾崩后,利用狄奥多二世继承者约翰四世只有九岁的机会,尼西亚帝国大将米海尔·巴列奥略攫取了权力。1259年,米海尔强迫小皇帝封自己为共治皇帝,并带领尼西亚军队在马其顿的佩拉哥尼亚击败了伊庇鲁斯-亚该亚公国联军。

约翰四世

在扫清了西部的几乎所有障碍后,米海尔的眼里只有近在眼前的拜占庭旧都君士坦丁堡。

1260年,米海尔就开始了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这是自1204年拉丁人征服后,这里第一次被围困。尼西亚与热那亚结盟,他的将军阿莱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Alexios Strategopoulos)花了几个月观察君士坦丁堡,以便实施他的进攻计划。

为了庆祝光复君堡,米海尔八世铸造的硬币

1261年7月,当大部分拉丁军队在别处作战时,斯特拉特戈普洛斯说服城内的卫兵打开城门,尼西亚大军鱼贯而入。进城后,他就下令烧毁威尼斯的住处(因为威尼斯是热那亚的敌人,并是1204年攻占君堡的助推者)。

几周后,米海尔·巴列奥略被承认为罗马皇帝,史称米海尔八世(Micheal VIII),东罗马帝国正式恢复。希腊的亚该亚很快也并入帝国版图,但特雷比松和伊庇鲁斯仍然是独立的拜占庭希腊国家。虽然光复了千年帝都,但统一的拜占庭帝国却永不复现

1261年,尼西亚帝国光复君士坦丁堡后的拜占庭帝国(蓝)、伊庇鲁斯(红)与特雷比松(橙)形势

另外,由于尼西亚士兵大多数被调往欧洲,小亚细亚的防线形同虚设,塞尔柱突厥人再次有机可乘。为了确保皇位,米海尔八世在进入君堡这年圣诞节,也是约翰四世的生日当天,派人将这位年仅11岁孩子的双眼刺瞎。

军事资源

尼西亚帝国由拜占庭最人口稠密的希腊人亚洲居住区组成,不过色雷斯和马其顿仍在拉丁人和保加利亚控制下。因为相对丰富的人口资源,尼西亚帝国能够在其鼎盛时期建立起大约20000名士兵的较大规模部队,这支队伍成为了与拉丁人和突厥人争霸的主要力量。

米海尔八世

尼西亚在部分方面延续了科穆宁王朝军队的情况,但由于领土和人口的巨大落差,尼西亚皇帝可用的资源有不小差距,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尼西亚军队都无法与科穆宁王朝鼎盛的曼努埃尔一世时相提并论。

不过尼西亚帝国在乱世下仍旧成为小亚细亚的强国,因为领有小亚细亚西部最优质的土地,不仅农业相对发达,还可以直接进入海洋发展贸易。经济层面的优势使其比周边大多数分裂国家更加富有,加上尼西亚皇帝对罗马正统的自居与奋斗精神,尼西亚很快在拜占庭旧地的争夺中占据优势。

官方“希腊化”

尼西亚帝国相比此前的东罗马帝国,皇室中广泛使用“希腊人”而不是“罗马人”来描述拜占庭希腊人口,这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是难以想象的。而同时代的人更喜欢使用“希腊”(Hellas)或形容词“希腊的”(Hellenikon)来表述尼西亚帝国。

所以,尼西亚第三任皇帝狄奥多·拉斯卡里斯,就用希腊人取代了罗马人指代自己的人民,他还将自己的领地称作“新希腊”。君堡普世牧首热曼努斯二世在同西欧的通信中,以“希腊”和“希腊帝国”为官方名称自称。

尼西亚城内的剧院遗址

这显示出,在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占领后,尼西亚拉斯卡里斯皇室希望用希腊民族意识的不断强化来塑造内部的凝聚力,甚至是一种类似军国主义的精神。不过在帝国百姓层面上,人们仍旧普遍使用“罗马人”来称呼自己的民族属性。不过在巴列奥略王朝开启后,这种官方“希腊化”意识就被重新淡化,鲜有频繁出现。

而“希腊人”这个在中世纪东帝国经常被当做异教徒余孽的贬义词,在尼西亚帝国统治时期发生了变化。随着1204年之后的变化,“希腊人”反而逐渐成为拜占庭人对占有君堡拉丁人的优越感自称,认为相对野蛮的拉丁人,希腊血统更为纯洁神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