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个诺奖得主,抵不过78岁老太假孕,这是《走近科学》的命

 第一导演 2020-10-11

    播了21年,《走近科学》正式大结局了。

    《走近科学》最后一期片头
     
    这是共和国最具传奇色彩的电视栏目,给无数80、90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阴影,只要家里有电视的人基本都看过。
     
    开头悬疑片,中间恐怖片,结尾喜剧片,将好莱坞的类型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
     
    由于部分案例匪夷所思,自2006年开始,群嘲《走近科学》就已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保留节目。十三年来,风雨不改。
     
    这两天赶着停播的点,又进入了新一轮怀念与狂欢。

    B站快乐源泉之一
     
    如果这是一档正经的科普栏目,恐怕会死得悄无声息。
     
    但强就强在,《走近科学》融合了悲哀与兴奋、严肃与荒诞,比第六代的现实主义电影,更具写实功力,给共和国人民提供了最具刺激性的电视娱乐。
     
    这是一个神奇产物,它的诞生,背后有一段宏大的历史。
     
    今天,让我们走进《走近科学》的幕后。

     
    01
    中国荧幕史上的喜剧巅峰
     
    虽然都被说烂了,但《走近科学》的这些段子,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都能让人笑出猪叫。
     
    而且有一种年代越久远,韵味越悠长的感觉。
     
    尤其是2004-2010年间的节目,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揭秘熊猫犬》那集。

    成都警察在调查“走私大熊猫”案件时,发现一只长相奇特的熊猫,和普通大熊猫相比,体型、毛发、习性差别巨大。
     
    节目组听闻后,紧急请来动物专家,专家认定此熊猫为基因突变的产物,可能是发情熊猫与狗交配造成的。


    最后证实:这是一只染色松狮。
     
    《带电村之谜》。

    无锡某村附近新建变电站后,村民用电笔检测,发现整个村子居然都被200v高压电包围,道路、墙壁、沙发,甚至空气都带电。与此同时,不少村民出现了血压增高的情况。
     
    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派出十几位专家、携带高精尖装备、安排9家媒体跟踪报道。

     
    调查结果:电笔测的不准。
     
    《蓝色的睾丸》。

    一位大爷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个睾丸变成蓝色,四处求医问药无果,为了避免恶化传染,大爷忍痛切掉了睾丸。但没多久,另一只也变色了!
     
    节目组深感震惊,带大爷做了各种检测。

     
    调查结果:内裤掉色。
     
    《天将冰块的真相》。

    河北某村,天空中突然掉落蓝色冰块,村里老人将其捡回家,认为是“无根之水”,舔一舔可以治病,留着还能卖钱。
     
     
    节目组咨询了医学、气象学、环境学、玄学专家,都难下判断,直到民航专家出现。
     
    真相:这是飞机马桶内的人类排泄物,经过化学处理后意外掉落。
     
     
    还有,一男子能随意吸血,其实是牙龈出血。一女子怀孕一年多未生产,其实是胖的。

    毫无疑问,《走近科学》可与《我爱我家》、《武林外传》,并称中国荧幕史上的喜剧巅峰。
     
    立足央视,放眼全国,真正占领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高地。
     
    以虎头铡宰跳蚤的决心,探究老百姓生活中的谜团,每集结尾只抖一个包袱,就能产生奇异的喜剧效果。
     
    且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可以说,至今仍未被超越。

    走近科学,自信人生


    02
    亚洲顶级大型悬疑单元剧
     
    电视,是眼球经济。
     
    跟现在那些堆明星、瞎剪辑、刻意制造矛盾的电视节目不同。
     
    《走近科学》一进村,就能把千家万户的遥控器锁死。
     
    因为它坚持了一个名叫“4321”的选题标准
     
    第一,显著性,故事是否吸引人,4分;第二,曲折度,3分;第三,可视性,能否拍到现场画面或找到资料图像,2分;第四,科学性,1分。
     
    故事第一,科学第四。

    来源:《科教节目的叙事化策略》
     
    随便品一品这些节目名:

    生不下来的孩子、半夜鬼剃头、诈尸、断指十七截、谁在背我飞行、老树吞人、复活的人参娃娃、变异的楚墓、78岁老太怀孕……


    啊,这该死的吸引力!

    这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与选题!
     
    放到微信公号,篇篇10w+,UC震惊部自愧不如,抖音小视频甘拜下风。
     
    觉得low?遥控器就在你手里,有本事你换台。
     
    不,你没本事。
     
    你不但不换台,还眉头紧锁,面带疑色,聚精会神地看完第一集。
     
    电视中,漆黑的夜晚,诡异的音效,摇晃的树影,早早埋下的疑团,氛围营造已碾压日韩,赶超欧美。

    著名的儿童僵尸“我是左宗棠”,吓坏无数小孩
     
    为何……究竟……如果……但是……那么……到底……
     
    主持人一连串的疑问、转折、假设,让你反复问自己:
     
    到底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
     
    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踏实,就等着下集播放,参透真相。
     
    然而一个单元,最短两集,最长五集。剧情一波三折,节目组处处遇到困难。
     
    其中有一集,村民半夜总能看到对面山坡上发出诡异的光,各路专家反复研究、各种调查,最后发现是山坡房子的玻璃反光。
     
    于是大家把玻璃砸了,结果,半夜还是有光!
     
    村民又急又怕,

    观众又惊又慌,

    到底是怎么回事?
     
    玻璃没砸干净。
     
    全程没有鬼,也能把你吓个半死(估计启蒙了大批国产恐怖片)
     
    真相再荒诞,也能吸引你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地看到最后。
     
    就算要骂人,也是看完了再骂。

    试图平息观众怒火的主持人
     

    03
    被逼无奈的“伪科学”之路
     
    观众骂人,当然是因为不少内容和科学无关,闹剧化严重,有点沙雕。
     
    2006年,就有吐槽贴风靡网络,网友称“以为这是智障频道的节目”。
     
    不久前,《走近科学》主持人张腾岳参加节目,被问到“伪科学”的问题。
     
    他回答:
    我说也不能纯粹叫伪科学。为啥呢?你要老弄点特别高大上的,大伙未必爱看。我们曾经把6个诺贝尔奖得主叫在一起,按道理说好节目吧?收视率奇惨,惨不忍睹!
     
    当时就是通过各种痛苦的转型,(提问者: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哎!走这条路,最起码有人看,看的过程当中,你告诉他,塑料是石油产品,他能记住这点就足够了。科学不需要电视来教。
    不是科学不需要电视来教,是观众不需要电视来教。
     
    尼尔·波兹曼说:“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
     
    《走近科学》,包括央视科教频道,即CCTV10,一直不够娱乐。
     
    2003年第三季度,CCTV10的平均收视率0.34,在央视排倒数第二。
     
    央视还出台了“末位淘汰条例”,《走近科学》2003年第四季度因为收视率不佳受黄牌警告,再涨不上去,直接砍掉。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改革,CCTV除新闻频道,其它频道全部逐步变成商业经营的专业频道,自负盈亏
     
    因此,各栏目的制片人需要竞聘上岗。《走近科学》就是全央视第一个完成制片人竞聘的栏目。
     
    制片人任期内的各项KPI,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
     
    新上任的制片人张国飞心里有主意,他说:生硬的、模式化的做法基本上就是“自绝于人民”。
     
    于是《走近科学》在2004年初全面改版,讲故事、做悬疑、搞噱头。

    现在大部分自媒体都在走这条路——通过运用智力,把“智力”水平拉低,但不要太低,最后还要比全民平均智商高一个脑袋尖,要拉动调动读者的感官,让他们形成产品上的依赖。

    这一改,老百姓可太爱看了,节目排名直线上升。

    来源:《科教节目的叙事化策略》
     
    其中一期《78岁老太怀孕了?》收视率刷新了《走近科学》的纪录,也刷新了央视十套的纪录。

     
    旁边的《百家讲坛》也得到启发,制片人万卫说:“我们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到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
     
    两档节目都出现了较大争议,但收视率不容置疑。
     
    2006年《新周刊》评论:《走近科学》和《百家讲坛》拉动整个央视十套成为中国电视界最具竞争潜力的媒体,它将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远程教育平台!
     
    那时候网络不发达,电影院稀少,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走近科学》几乎就是想象力极限,对当时的老百姓拥有致命诱惑。
     
    这个诱惑截止到2010年,《走近科学》在争议中再次改版,变得严肃、正经,有点“自绝于人民”。
     
    停播前的最后三期为生物废渣变能源、智能发光斑马线、治理水花生。

    选题、标题、内容,都和当年的巅峰时期完全不同。
     
    有人说因为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走近科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点开微信家族群,看看那些比“蓝色睾丸”还荒诞的文章、视频。
     
    你会觉得我们不需要《走近科学》了吗?
     
    我们需要。
     
    但确实,6个诺贝尔奖得主坐在一起,也比不上农村老汉舔一下尿。

    寓教于乐的事太难,或者,乐中本就不需要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