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 BSGRCRRCP指南肝活检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020-10-11 | 阅:  转:  |  分享 
  
2020BSG/RCR/RCP指南肝活检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日前,英国胃肠病学会(BSG)、英国皇家放射医学会(RCR)联合英国皇家病理学会(RCP)共同发布了肝活检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指南。本文主要针对肝活检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建议。



核心推荐



?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图像指导下进行经皮肝活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在进行不通过图像指导的肝活检前,应对近期肝脏成像(稳定期肝病患者在前3个月内的肝脏成像)进行检查(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应使用超声辅助来降低肝活检并发症的风险(中等推荐,低证据质量)。



?图像引导的肝活检应用于靶向病灶或肝脏解剖结构改变的患者(如既往接受劈离式肝移植或肝切除的患者)(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建议使用自动切割型针头。但在选择针头时,还应考虑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中等推荐,低证据质量)。



?建议活检一次通过,除非收集的材料不足以进行组织学诊断(中等推荐,低证据质量)。



?经皮肝活检之前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除非存在胆肠吻合,或既往活检后并发感染或明显的胆道败血症(中等推荐,低证据质量)。



?对于非损伤性肝脏活检,如果INR>1.4,建议采用经静脉途径(中等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如果稳定期肝病患者需要经皮靶向活检,INR为1.5-2.0不是禁忌证;然而,在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的情况下,出血的风险可能更高(中等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建议在肝脏活检前不要用新鲜冰冻血浆校正INR≤2.0的患者(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在经皮活检前3天停用阿司匹林,但该决定将取决于阿司匹林的适应证和活检的紧迫性(中等推荐,低证据质量)。



?对于患有急性肾损伤、急性或慢性失代偿期肝病的患者,建议尽可能避免进行肝活检,因为这些疾病通常以消耗性凝血障碍和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为特征,因此这些患者出血的风险很高。与出血风险极高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30×10^9/L、纤维蛋白原水平<0.6g/L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00秒。如果临床管理需要进行肝活检,应采用经颈静脉途径(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我们建议在肝活检前纠正维生素K缺乏(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对于有异常手术相关出血史(与门静脉高压无关)的患者,建议在活检前接受血液病学专家评估(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经静脉途径(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对于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和风险尚未确定,但可以考虑采用(中等推荐,低证据质量)。



?停止使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时间——见表1(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表1建议肝活检前停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间隔时间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在手术前向患者告知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信息应以口头形式提供,并以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形式,使用患者理解的语言进行补充(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向患者告知相关风险时,建议采用便于理解的表述,如:在1000个像你这样进行肝脏活组织检查的人中,可能有xx人会发生xxx(并发症)(中等推荐,低证据质量)



?提出请求的临床医生应将肝脏活检的临床指征明确传达给病理医生(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必须明确指出活检是针对病灶病变(“肿瘤活检”),还是用于弥漫性实质疾病的检查(“医学肝脏活检”)(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对于经皮医学肝活检,应使用16G针获取样本,且样本长度>20mm,以便为检查提供足够的组织。如果获得了较小的样本,考虑进行第二次检查,特别是对于纤维化阶段或潜在的胆道疾病的检查(中等推荐,高证据质量)。



?对于病灶的靶向活检,建议使用18G针;建议从非病变组织(不与病变相邻)获取额外的活检组织来评估肝脏疾病,并且可以使用同一根针进行活检(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对于经颈静脉途径活检,建议至少进行两次活检(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献花(0)
+1
(本文系医药达人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