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局势君新年福利获奖名单

 局势很简单 2020-10-11

局势君在12月30日那天借着预祝大家新年的机会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你身边混得最好的那个人到底是怎么混的?

我们将从中挑出10名精彩回答者每人送一本《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这本书。

10本书只是小福利,大家贡献的真实案例才是大福利,通过精挑细选,我们挑选了10位精彩回答者如下,请加局势小夭的微信:melodystand私聊领书。

想看更多精彩回答的同学点击此活动原文:《局势君的新年福利!

获奖的10条答案如下(排名按留言顺序):


——Guangwen

我自己!近几年进步很大,现状还不是有多牛,但从进步层面看,也算是混得好吧。 

农村出身,普通大学毕业,没啥知识,没见世面。毕业后连续6年工资在3000~5000元(且每周加班)。

从毕业前一年开始,每天看书,文学书和专业书都看,也做各种笔记和总结。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头脑有点明白了。

然后发现自己有吸星大法,工作或者生活需要啥,我就学啥快。毕业第6年换工作,工资9.5K(不加班),第8年再换,工资12.5K(不加班),第9年再换,工资15K(不加班),并且一入职就有了多次出国培训机会!

虽然现状跟大多数人比起来还很一般,但我内心那股干劲,我自信可以混得更好!


——李东亮

我大概能猜出局势君的想法,应该是想看看我们在国家这几十年的时势中,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英雄。

我身边也确实有这种适应时势而成功的人。但我要说一个更正能量和更有普世价值观的一个人。家里亲戚的一个孩子,从小智商超高,10岁刚出头被某知名大学的少年班录取。情商也超高(父母的情商就很高),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后来出国留学也很快适应了美国的生活。

现在在美国华尔街工作,偶尔回来时,在中国的人情事故中为人处事也很好,不骄傲,接地气,但毫无那种很现实的油腻感,跟他在一起觉得很轻松,深的长辈,同学,朋友的喜欢。他的总资产可能不如我身边的几个炒房发家的人,但他活得那种境界,接触的层次,自身的思维,思想是那些人不能比的。

我觉得他的成功是高一个层次的成功。话说回来,他的家境也很殷实,他父母学历不高,但凭借高情商和识时务在国有企业混的风生水起,让他小时候能扩展视野,并给他留学提供了殷实的物质基础。话说,很多农村的孩子智商也超高,但他们的父母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条件吗?


——宁石

今年刚好是大学毕业三十周年,全班同学在无锡聚会。

混得最好的并不是当年班上学习最好的那几位,而是排名十前后的几位,一位是某大型央企造船企业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船舶专家,一位是国家顶尖船舶研究所的领导兼博士生导师,还有一位是重庆市一家航运公司的董事长。

这几位的特点是大学里各方面都不突出,即使在专业学习上也并没有什么强于他人的地方,但都很扎实,很平稳,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属于中上,为人都属于那种不得罪人,懂得自保但又从不伤害他人的类型,还有就是机遇比较好。

央企造船企业那个一毕业刚好分在厂里一个重点课题组里,容易出成果且容易接触高层科研专家,容易得到提升;研究所那个刚去的时候垫底给人做助手,但他能守住清贫,后被单位送去欧洲公派留学,取得学位。重庆那个早年西部大学毕业生还是少数,自己努力肯干,也抓住了机会。

总结下来,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坚持。


——宀彳烈

我身边混得最好的人可能要数我姑父了。

先报一下他的头衔: 某发达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入选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据我的观察,我姑父并不如很多人所说是一位能言善辩,会体察上意的人,更多时候他更愿意做一个埋头苦干者。年轻的时候他随我姑姑过年回家,据我爷爷说他只是和大家问候寒暄一下,然后就去书房捣鼓自己的事情去了,这个习惯到现在也是这样。

虽然姑父不是八面玲珑的人,但是他为人真实、重情义、孝顺父母,说到他的成功秘籍时他也只是说从不想什么成功,只是一辈子专心干一件事罢了。

以前我听从爷爷(在别人眼中也算是一枚成功人士: 某省已退副省级干部)的安排,决定跟随姑父的脚步搞科研,但是现在我决心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虽然前面还有很多困难等着我,不过我相信姑父的那句话: 不要管什么成不成功,一生只干一件事。

我自己再加上一句: 干让自己快乐的事。


——吴从一

自己,今年26。

初中看到本“电脑报”,非报纸,是本厚书,从那时关注电脑领域 恳求父母买了第一台电脑.无意中知道了外挂,进而了解从未听闻的编程,抓包,反编译… 

自那以后,对编程提起莫大兴趣,从html,php,js学到后来底层语言c语言,java…没有学习资源就从网上查,那时候网上的教学视频很少,零零碎碎的学,一定层次后,就开始买书,刷网上新闻,接触微博和淘宝. 

是早期的淘宝卖家,在网上卖些整理的编程教学视频和电子书.没什么竞争,但需求量少,于是从姨妈那进货卖服装,赚到第一桶金 搭建博客,浏览量破5000后,开始有广告商找我打广告,不想破坏粉丝阅读体验,只打了点资源对接的广告。

互联网路上,随了很多趋势,如:自媒体,比特币,肉鸡刷钻,微博,黄牛…灰白都有.获利颇多(思想,经济,结交的朋友上) 如今自由职业,还是会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在成都买了三套房,赚的钱和一些大咖比起来不是很多,但生活过得很惬意.

总结:广泛关注各类人事(法律,写作,社交话术,理财,效率工具…)深入研究一类兴趣从属领域,多看书旅游,紧随趋势,量变引起质变,稳中求进,遵纪守法,多从失败的人口中得经验,能量守恒,放宽心态…注重分享,不要理什么枪打出头鸟,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重视父母家庭身体。

提醒:个人感觉互联网红利期已过,尽量不要再在网赚上浪费时间精力 零碎,不成系统,望实事求是,批判继承 留言字数限制,极简很多


——人在布拉格的华姐

看了局长大人的话语,苟且自荐。

我叫李艳华,出生在浙江东阳一个深山农家。读完高一时父母借钱求亲戚将我带到了捷克。

由于是未成年就得继续进入捷克学校学习,刚开始哭过喊过自悲过,然后得奋发图强,自食其力,农村出来的我,深感父母的不易!也感谢我的祖国给了我扎实的基础教育让我考上了世界排名一百以内的大学,我选择了攻读国际关系,工作后成为一名职业司法翻译,因为中文功底不错,中捷两国外事公务商务翻译成了我的主要工作。

2008年祖国的一场三聚氰胺加上我开始三年产假,让我做了兼职代购,认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2011年我重新回到外事翻译岗位....看了各位的留言,感觉不少朋友把收入多少当做成功的指标,当然物质条件决定生活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成功并不完全是金钱来决定的。

我一个出生深山农家女孩,今天的生活,我知足了。在布拉格买了小块地自建了一个比较温馨的家,三个孩子,大儿子在美国上高中,每年光学费就要六万多美元了!

生活压力对于我和老公来说并不小,但我们快乐着。我个人理解的成功,真不是金钱来衡量的,一个人的成功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特别是接触到的人有着最密切的关联!外事工作让我了解上层建筑中的一些非凡智士,自己的农村出生以及家庭生活让理解底层百姓的所需。

事业成功与否,得有一个温暖的家。特别喜欢局长大人的短文,特别是对世界局势的讲述值得称赞👍 祝局长及局长夫人在2019年生活幸福安康!!


——得陇望蜀2009

28岁,大学毕业的第五年,所接触的成功者大多年长自己许多,他们的时代背景、奋斗经历都可以在谈笑风生中被演绎的充满浪漫主义,听得多了也免不了雷同、做作。 

我要说的这位是我同学,甘肃JN人,那里属于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人均GDP不到1.3万元,据他考据祖孙四代+都是农民,目前在G市,垄断企业总部,工资福利优厚,有CPA证书,业余在一家培训机构代课,现正准备置换房屋到市中心地带(以他老家人均GDP计算约450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

他不是我所熟知人中最有钱的,也不是最有思想、最有深度的,但却是同龄人为数不多通过自己跨越了阶级障碍的一个。

总结起来他的成功之路,我觉得主要是四个关键词: 第一是觉醒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有句: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他属于觉醒非常早的人,据他说他们那边辍学的非常多,他初一七个班,初二就成了六个,最后考上高中的就50人不到,剩下的人就是打工、种地,当地这种情况挺普遍,大家觉得学不进去干活也挺自由的。他很害怕做农活,尤其是春天翻地拉钩的时候,全家人都要一整天在地里耗着,中午和大人一样只能喝点开水吃点馍对付一下。

所以他从小就憋了一口气,学习上特别能吃苦,在学校里面凡事都要争抢好胜,最后的高考分数也不错。 

第二是选择。街上面的:他至少有四次选择非常重要:一是报志愿,没听家里人和老师的意见,选择了一所财经院校的王牌专业,二是媳妇,找了一个志趣相投,贤惠的老婆,事业上相互促进;三是工作,放弃了研究生(初试过了),进了目前的这个单位;四是买房,2015年申请轮岗到G城,在低点的时候买了房。从上帝视角看,每个决策都非常准确。

第三是运气,我甚至觉得这是最决定性的作用。①大学专业甘肃省招三个人,他是最后一名;②认识他老婆是因为顶替一个同学参加大四毕业旅行(黄昏恋,他老婆研三);为什么他能顶替,是因为他在准备考研复试。③现在的单位当年因临时春招,紧急让学院推荐人员,而学校大部分人还没有返校,而他又刚好找了女朋友,正在爱情和学业上纠结时,来了机会没太多竞争的情况下拿到了offer。④能去G城是因为总公司的这个岗位及其上面的领导违反了XX规定,然后有了坑。⑤大学报CPA,一样的中介机构代报,全专业唯二资格审核通过的人(据中介说当年改学历报考的人90%的没通过)

第四是机遇,正巧在2015年赶上了一波大时代,借着这三年房市的东风,用杠杆实现了中国梦,实现了财富翻翻 最后觉得吧,其实教育,准确说就是高考,对于一个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真是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的最好捷径,希望网络上积点口德,少宣传些读书无用论之类......


——须臾

身边的人就不说了,就说说我的父亲吧。

奶奶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因为结婚的早,离得也早。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抱着我坐上了去往福建的绿皮火车,那时候都说沿海遍地是黄金,就算当个捡垃圾的都比在老家守着几亩地强。

没学历没技术的他果然到了当地就从收破烂做起,至于合起来年龄不到三十岁的父子俩是怎么在陌生的城市慢慢活下来的,其中的艰难就不言而喻了,时不时还要躲着警察把你驱赶回户籍地。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我读幼儿园,在房东老太太的帮助下,就近在一幼儿园里直接上了大班,那时候我已经六岁了。幼年的事记得不太清了,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这句那时他经常跟我念叨的话我却一直记在心里。

若干年后看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心里真是说不出来的难受。3 后面白天不用操心我他就开始了尝试各种行业,跟着别人做了两年的活动板房,熟悉了门路后就单独了做了,也许注定吧,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挣了钱后找了个待我好的后妈,也有了第二个孩子,让我读了大学,买了车房,正如他所说,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这也许是亿万劳动人民心里最美好的念头吧。    

回到话题,谁是混的最好,我觉得是我父亲。这些年他真的很帅。因为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很帅。


——幻之翼

我身边混得最好的是我们村的一个大爷(已过世),按辈分算我爷爷辈的,住的地方离我们家不远。他出生于50年代,经历了新中国的各个时期。从小家里特穷,没上过几天学校,家里成分不好,常被人欺负,养成了对人冷淡成天板着个脸的习惯。

文革期间东拼西凑借了一些钱从隔壁镇拉了一些餐具在村里贩卖,被红卫兵全部砸烂并批斗,跳粪坑自杀被人救起。后来到了砖厂当了工人勉强维持生活。

好在改革开放,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拥有一技之长的他在一家瓷砖厂当技术工人,工资相当高,不满足的他决定自己开厂,钱不够没有一个亲戚帮他,可能人缘实在不好,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凑的钱就开起来了。

当时的中国百业待兴,拥有一个厂子简直像拥有一架印钞机,产品甭管质量好坏都卖的掉,迅速赚取了大量财富。他为人低调怪癖,成天到晚待在厂里像个工人一样灰头垢面的,事事亲为,不喝酒不应酬,别的老板都在花天酒地、买好车,他直到2000年左右才买了一辆桑塔纳,平时就骑脚踏车出行,家里的房子也盖得一般般,与他财富对比极不相配。

有钱了,不少亲戚就找上门,不借!村里和镇上助学修路,也是捐得不多。反正,背后没人说他好,吝啬鬼,把钱带到棺材里!就这样经过了某某星倒台当地油价大涨,2000年后的环保整治以及市场竞争,厂里的效益大不如前。

期间有不少人劝他投资点别的,反正有钱,房地产,投资公司等等,这些不是很挣钱吗,比你干实业强多了,他不为所动。直到了2014年我们当地强制陶瓷企业改烧天然气,他把厂子卖了,一方面更换环保设备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岁数太大了,儿子也不接班。

退休的时间也是经常在陶瓷车间转,叼根烟,一副糟老头子的样子,直到两年后去世。作为生意人,他实在是很成功,白手起家,期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成功来源于他的执着和不放弃。

但为人方面是不是有些不好呢,他没有过世前,周边的人,亲戚朋友没一个人说他的好话,村里镇上当官的也没人理他,别的有钱人都是八面玲珑,他显得特立独行。

直到去世,身后竟然留下了八千万财产,骂他的人更多了!可后来老人会的宗长透露,这些遗产竟然全部捐了,一部分用于老人会和村里,一部分忘了捐哪里了。

而且生前为县里镇上的医院学校以及修路都捐了不少钱,但留的不是他的名字,只有收款的人才知道,他要求不要公布出来。这有多反转啊,有钱人捐资不就是要扬名立万千古留名吗。平时一副恶狠狠谁都不理的守财奴形象反差太大了!

我觉得这才是他最成功的最令人敬佩的地方,有钱低调不任性,默默做事不嚷嚷,比现在世面上高调做慈善的富人们强一百倍一千倍!


——老九

我是CS专业毕业,毕业两年,身边混的最好的大概是我的室友,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叫他酱油哥,因为平时一起玩他总是很“安静”像个路人一样,活动参与度不高……

如今他在58任职,月薪30k+(不管这个行业再怎么泡沫,30k对于毕业两年的学生来说相当高,应该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他在关键的事情上一点都不酱油,醉心于技术,从高中开始就参与编程大赛,大学期间更是参与各种项目。 

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一生的事业,专注于最重要的事,不在其他事情上花费过多的精力,我想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