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行简

 海曲上人 2020-10-11

概述

简介

张行简张行简张行简(1156-1215)字敬甫,莒州日照人。卒于金宣宗贞佑三年。张行简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张莘卿,是天德三年(1151年)进士。做过国史馆编修、翰林应奉文字。补镇西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他的父亲张暐,是正隆五年(1160年)进士。做过太常博士,山东东路转运使,御史大夫,武安军节度使。张行简聪明好学,幼年时经常听父亲讲授经史,长大后更是博通经史,才华出众。史上称他“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中词赋科第一名。除应奉翰林文字,端悫缜密。官至太子太傅。卒,谥文正。行简著有文集三十卷,《中州集》礼例纂一百二十卷,《金史本传》并传于世。其祖父张莘卿为镇西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唐、宋称从五品以下为朝散大夫)。父亲张暐任安武军节度使、太常博士(专门掌握礼仪之官 )。张行简聪明好学,幼年时经常听父亲讲授经史,长大后 更是博通经史,才华出众。金大定十九年( 公元ll79年),考中状元,任翰林文学。 后来由于母亲病故,离职守丧一年。他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写出不少好文章。

基本信息

张行简著作张行简著作张行简聪明好学,幼年聆听父亲张暐讲授经史,每天都到深夜方罢。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能出众。大定十九年(1179年),他考中状元,出任翰林文学。明昌元年(1190年),张行简出任太常博士,后任礼部郎中等职。他办事认真,尊重科学。当时,司天监刘道用改进新历法,金章宗完颜王景下诏由学士院审定历名。张行简认为此历应经过复校测验,等将来月蚀时没有差错,然后再赐名称才合适。   金章宗采纳后,下诏由党怀英等人复校。测验结果,发现新历有很多错误,因而被废弃不用。 张行简熟悉历代的礼仪。为使官员了解古代典章制度,他要求于太常博士以下设置检阅官两名,给礼不甚懂的官吏进行专门培训。他曾说:“今虽有《国朝集礼》,但食货、官职、兵刑、沿革都未成书,乞定会要,以示无穷。”这种注重编纂史书的态度是值得称赞的,他自己也作出了榜样。金章宗对他很信任,泰和四年(1204年)曾下诏说:“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人物生平

天文历法研究

简对天文历法有所研究。司天监刘道用改进新历,章宗下诏由学士院更订历名。行简奏曰:“乞复校测验,俟将来月蚀无差,然后赐名。“章宗下诏由翰林侍讲学士党怀英复校。怀英等校订新历,发现错误甚多,月蚀时刻不同。刘道用新历不可用。

任天台直学士

后行简任提点司天台直学士时,对新历进行精细校正,定名“太一新历”,颁布实施。 行简关心民间疾苦。明昌三年,上书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乞求送人。后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要认回,官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人不肯收,饿死沟中。近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章宗是其言,下诏中书省行之。政礼部侍郎,同修国史。行简精通礼学,熟悉历代礼仪,上书以唐制礼仪,对时所行不妥之礼仪,予以改进。并提出于太常博士下,设置检阅官二员。通礼学资浅者,使为之积资乃迁博士。又上书曰:“今虽有国朝集礼,至于食货、官职、兵刑、沿革,未有成书,乞定会要,以示无穷。”承安五年,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提点司天台如故。行简做事慎密,为人所知。泰和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章宗诏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是非,皆须正之。旧例所有,不可不至。”并说,“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海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者,殊非礼。卿自戒舟人。”并对宋使语:“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叮宁谕之,使悉此意也。”泰和四年,章宗下诏:“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泰和五年,群臣复请为章宗上尊号,章宗不许。诏行简批答。因问宋范祖禹作唐槛,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也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章宗曰:“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是年,改顺天军节度使。章宗曰:“卿未经历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何治之?”行简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首务。庶几万分之一。”章宗曰:“在任半岁或一年,所得利害上之。”行简到保州,上书曰:“这里括田给军,既一定矣。有告欲别给者,辄从其告,至今未已。各官田,实取之民以与之。夺彼与此,徒起争端。臣所管,已拨深泽县地三百余顷,复告水占沙碱者,三之一。若悉从之,何时可定,匡谓当限以月日,不许再告。并命保州各级官吏,悉从之。实察诃滩沙碱田,以拨军用。”

泰和六年,召为礼部尚书,兼侍讲,同修国史秘书。泰和七年,章宗以御扎赐行简曰:“朕念镐郑二王,误干天常,自贻伊戚,藁葬 郊野,多历年所。朕甚悼焉。欲追复前爵,备礼改葬。卿可详阅唐贞观追赠隐巢,并前代故事,封闭以闻。此事既行,理须降诏。卿草诏文大意一就,封进。”行简乃具汉淮南历王、长楚英王、唐隐太子建成、巢刺王元吉等故事为奏,并进草诏,遂施行焉。累迁太子太保,翰林学士承旨,尚书、修史如故。

太子太傅

贞祐初年,转为太子太傅,授银青荣禄大夫。上书论议和事。其略曰:“东海郡侯尝遣使约和,计较细故,迁延不决。今都域危急,岂可拒绝。臣愿更留圣虑,包荒含垢,以救生灵。选忠实辩捷之一,往与议之。庶几有成,可以纾患。”升翰林学士为二品,以宠行简。

贞祐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拟今内外职官,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及中下监当,丁忧致仕,安有所谓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敝修坏,以求应命,而与仓促制造何异哉。若于随州郡及猛克、谋克人户,择其佳者买之。不足则令职输所买之价。庶不扰而事可办。”

贞祐三年秋,行简卒于任上。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

礼学建树

概述

章宗初即位,张行简任进读陈言文字、太常博士,后迁官礼部郎中、礼部侍郎,承安五年迁侍讲学士,后任礼部尚书。行简对内补充完善金朝的礼制、选贤任能,对外注意维护金朝上国的地位。

对内

金朝礼制“皇太子元正、生日,三师、三公、宰执以下须群官同班拜贺,皇太子立受再答拜。”而“今尚书省宰执上日,分六品以下别为一班揖贺,宰执坐答揖,左右司郎中五品官廷揖,亦坐答之。”张行简考察唐制发现“唐制,仆射、宰相上日,百官通班致贺,降阶答拜。”行简认为宰执受贺的礼仪比皇太子还重,恐怕于理未安。章宗当即采纳了张行简的建议,并责成行简拟定新的仪式。“宰执上日,三品以下群官通班贺,起立答拜”的制度确立了。

论及典故,金朝这方面的人才较少。于是行简建议在太常博士之下设两名检阅官,由粗通礼学的人担任,待这些检阅官掌握更多的礼学知识后迁官博士。大安元年,张行简任翰林承旨,杨云翼任上京、东京等路按察司事。杨云翼进士出身,天资颖悟,精通数术。行简举荐杨云翼,召为提点司天台兼礼部郎中,后至礼部尚书。杨云翼是金朝难得的人才,他在金朝礼制方面多有建树,而这些与行简的大力举荐分不开。泰和五年,章宗就群臣请上尊号事咨询张行简,行简援引司马光、范祖禹的看法,委婉地劝诱章宗不要接受,“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章宗欣然从之,“卿用祖禹意答之,仍曰太祖虽有尊号,太宗未尝受也”。

张行简熟悉历代典故,做事谨慎得体,章宗很放心。泰和七年,章宗赐给行简一封密信:“朕念镐、郑二王误干天常,自贻伊戚。蒿葬郊野,多历年所,朕甚悼焉。欲追复前爵,备礼改葬……”原来章宗处死镐、郑二王,时间久了,不免心生悼念,想让行简参照唐朝追赠李建成、李元吉的故事,追复二王的封爵。这是章宗的心事,章宗将此事托付行简,充分说明了章宗对行简的信任。行简仔细考察了历代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具汉淮南厉王长、楚王英、唐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谯王重福故事为奏”,向皇帝进草诏,并最终得以施行。

对外

章宗即位之初,夏国派使节陈慰,此时大行皇帝在殡,夏国使节想前去祭奠。但是张行简认为夏国使节并非是来专门来祭奠世宗皇帝的,于是予以回绝。朝廷议论派使臣去赏赐高丽。此前,金朝派人去高丽报哀时,高丽曾经有意刁难,并出言不逊。张行简认为这严重损害了金朝的形象,应该先派使臣问清缘由,然后再讨论赏赐的事不迟。张行简的一番言论得到了太傅徒单克宁的赞赏,太傅十分器重行简。不久,行简迁官礼部郎中。

泰和二年,张行简为宋主生日副使,完颜瑭为生日使。临行前,章宗告诫完颜瑭不要饮酒误事,遇事要听行简的建议。又嘱咐行简:“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旧例所有不可不至”,“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嘱咐行简不要因小失大,伤了两国的和气。由此可见章宗对行简的信任和器重,而行简也不负众望,圆满完成生日使的任务。张行简学识渊博,正直恭谨,言行得体,深得皇帝赏识。泰和四年,章宗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人物作品

章宗明昌六年,礼部侍郎张暐等进《大金集礼》,张行简参与编纂了这本书。此书共四十卷,分尊号、册諡、诏命、祠祀、朝会、宴飨、仪仗、舆服等门,汇集了金代的礼制,是《金史》中各志的蓝本。

张行简在太常、礼部供职多年,熟知各种礼仪,并亲自著书《礼例纂》。《礼例纂》共一百二十卷,会同、朝献、谛祀、丧葬等都有所记录。

礼学世家

张行简出身于礼学世家,海曲太平桥张氏第六世,祖孙父子一门四进士一状元两登相位。其祖父张莘卿曾任礼部郎中。其父张暐“历太常、礼部二十余年,最明古今礼学”,“礼乐家法为世族仪表”。幼时行简听父亲讲授经史,长大后又经常听父亲讲诵古今。张暐编纂《大金集礼》时,行简也参与进来,这对行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行简本身是状元出身,熟读经史,通晓历代典故,因此发现不合理的礼仪制度往往能予以纠正。

张行简科举成功离不开自己的辛勤努力和祖、父辈的教诲。他做官后仍能继续虚心学习,这种精神更加可贵。行简出身于礼学世家,后来行简能在礼制建设方面有所成就与其家学密切相关。行简端悫慎密、正直朴素、做事得体,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其官运稳中有升,死后获得“文正公”美谥,皇帝为之辍朝。史家对张行简的评价很高,“行简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张暐、行简父子,世为礼官,世习礼学,其为礼也……,讲于朝廷,施于邻国,无不中度古者”。

人物评价

泰和五年(1205年),张行简任顺天军节度使。任职期间,他“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铃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受到章宗的赞赏。第二年,被诏为礼部尚书,兼侍讲、同修学史。在此期间,他对《太一新历》作过精细的校正,终于使该历得以颁布实行。之后,他任过太子太保翰林学士、尚书等重要职务,是朝廷屈指可数的人才之一。

张行简为人正派,屡屡上书,敢于直言。因为提出的意见合理,均被采纳。如贞祐三年(1215年)7月,朝廷准备秋防兵械,下令内外官员都要交纳弓箭,包括遭到父母丧事的官员。张行简不服,上书说:“弓箭非通用之物,在父母丧事而辞官的人员,其家中清贫者是困难很大的,应有所区别。”他的意见得到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等的赞同。于是,“丁忧致仕官竟得免”。

张行简为人和善,诚实待人。他与弟弟张行信同住几十年,外人从来听不到一点闲言碎语。贞祐三年(1215年),张行简病故,被金宣宗完颜王旬 追赠为银青荣禄大夫,谥文正公。张行简是学者,一生著作很多。有《敬甫文集》15卷、《礼例纂》120卷,还有《清台》、《皇华》、《戒严》、《为善》和《自公》等记。

张行简著作张行简著作《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在乾隆五十年(1785)二月校书提要中说:“行简世为礼官,于天文术数之学,皆所究心……其书专言相法,词义颇为明简。”延年序谓:“提纲挈领,不下三千言,囊括相术殆尽。条目舒畅而有节,良非虚誉。”延年即薛延年,字寿之。他在元皇庆二年(1313年)为《人伦大统赋》注释后的序言中说:“若精是术,必究是书。是书蔓延于世甚夥。苟不抉择而欲遍览,犹入海算沙,成功几日。善于,金尚书张行简《人伦大统赋》,芟诸家之冗繁,撮百世之机要,提纲挈领,不下三千言,囊括相术殆尽。条目舒畅而有节,文辞华丽而中理,其心亦勤矣。”梁先生抄本,是依据陆心源校订,吴兴陆氏十万卷楼光绪三年重雕版本。行简的《人伦大统赋》一书,2006年6月,华龄出版社,重新出版发行。若论张行简在日照最为有影响的,莫过于他修建的“魁文书院”,俗称张状元书院。书院约建于金承安年间(1196-1200)。位置在刘家寨村南,傅疃河桥北,河东。圮废已久。现将太平桥张氏族谱中仅存部分中有关文字材料,录供参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