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莒州状元】张行简:累仕太常博士、礼部郎中、顺天军节度使

 海曲上人 2020-10-11

      【金莒州状元】张行简:累仕太常博士、礼部郎中、顺天军节度使

张行简(?——1215),字敬甫,金大臣,著名学者。金莒州日照县(今东港区日照街道)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张行简聪明好学,幼年聆听父亲张日韦讲授经史,每天都到深夜方罢。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能出众。大定十九年(1179),他考中状元,出任翰林文学。后老母病故,曾离职守丧一年。服丧期内,他闭门读书,从不与外人见面,写出不少好文章。

明昌元年(1190),张行简出任太常博士,后任礼部郎中等职。他办事认真,尊重科学。当时,司天监刘道用改进新历法,章宗完颜王景下诏由学士院审定历名。张行简认为此历应经过复校测验,等将来月蚀时没有差错,然后再赐名称才合适。章宗采纳后,下诏由党怀英等人复校。测验结果,发现新历有很多错误,因而被废弃不用。

张行简熟悉历代的礼仪。为使官员了解古代典章制度,他要求 于太常 博士以下设置检阅官两名,给礼不甚懂的官吏进行专门培训。他曾说:“今虽有《国朝集礼》,但食货、官职、兵刑、沿革都未成书,乞定会要,以示无穷。”这种注重编纂史书的态度是值得称赞的,他自己也作出了榜样。金昌宗对他很信任,泰和四年(1204)曾下诏说:“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泰和五年(1205),张行简任顺天军节度使。任职期间,他“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铃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受到章宗的赞赏。第二年,被诏为礼部尚书,兼侍讲、同修学史。在此期间,他对《太一新历》作过精细的校正,终于使该历得以颁布实行。之后,他任过太子太保、翰林学士、尚书等重要职务,是朝廷屈指可数的人才之一。

张行简为人正派,屡屡上书,敢于直言。因为提出的意见合理,均被采纳。如贞裙三年(1215)7月,朝廷准备秋防兵械,下令内外官员都要交纳弓箭,包括遭到父母丧事的官员。张行简不服,上书说:“弓箭非通用之物,在父母丧事而辞官的人员,其家中清贫者是困难很大的,应有所区别。”他的意见得到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等的赞同。于是,“丁忧致仕官竟得免”。

    张行简为人和善,诚实待人。他与弟弟张行信同住几十年,外人从来听不到一点闲言碎语。贞裙三年 (1215 ) ,张行简病故,被金宣宗完颜王句追赠为银青荣禄大夫,谥文正公。张行简是学者,一生著作很多。有《敬甫文集》 15 卷、《礼例纂》 120 卷,还有《清台》、《皇华》、《戒严》、《为善》和《自公》等记。
   
   补记金元年间,莒州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州治莒,领莒县、日照、沂水、蒙阴四县。张行简时乃莒州日照县人,故属莒人。
    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南宋)时始置日照县,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喜不自胜,欣然命笔。
  
  《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 。《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