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45 --【中吕·红绣鞋】秋望 张可久

 虹72 2020-10-11

转:毕宝魁的博客

245【中吕·红绣鞋】秋望

张可久

一两字天边白雁①,百千重楼外青山②。别君容易寄书难③。柳依依花可可,云淡淡月弯弯,长安迷望眼④。

【简注】

        ①一两字句:意谓远方的天边有一队大雁在飞,在两个字之间变化。  ②楼外青山:意谓楼外的青山一重又一重。此句当化用宋诗人林升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句意。  ③君:当为情侣。  ④长安:代指京师。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市),此处指大都。

【译文】

       远处的天边有一队大雁向南飞行,一会儿变成一字形,一会儿变成人字形。画楼外便是那连绵不断的层层叠叠的山峰。和你别离容易可是寄信怎么就这么难?鸿雁不断飞回却带不来你的一点声音。柳条随风飘拂依依可爱,花儿在夕阳映照下也那么喜人。眼看着浮云淡淡没有色彩,新月弯弯没有精神,我极目远眺,只见大都的方向迷迷蒙蒙而更加忧愁伤心。

【简析】

       这首小令用乐景写哀情,塑造一位在秋天渴盼意中人回归而登楼远眺的思妇形象,如同一尊雕像一般久久伫立,向北眺望着,眺望着,一直也没有回到闺房去。真是位钟情的女子。

“一两字天边白雁”是思妇眼中所见,思妇是南方人,望的方向是北方。“一两字”三个字有很深的意蕴,一是一队鸿雁,两是在两个字之间来回变化。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鸿雁成群飞翔,飞行时还不断地变换队形,一会儿成为“一”字,一会儿成为“人”字。这两字对于思妇都会产生联想,因为自己便是只有一个人。“百千重楼外青山”是三四字的句式,依然还是思妇眼中所见,是楼外青山百万重的倒装,实际是与其意中人阻隔太多距离太遥远的象征。“别君容易寄书难”则是心理描写,我们可以想到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词句,也可以想到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诗句,男女情人间的相思是刻骨铭心的,故这句话是全曲的核心,使前后的景语都化为情语。“柳依依花可可”是美景,“柳”谐音为“留”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寓意,而花也可能是思妇对于自己容貌的高度自信,意谓自己便是一朵花儿似的美人,这种意蕴在有无之间。“云淡淡月弯弯”也有余味,飘逸流动之云似美发,弯弯之月牙似美眉。最后用“长安迷望眼”收束,眼前见到那么多景物,但就是在京师的那个人无法见到。而且,又是什么“迷”望眼,应该是粉泪吧?

思妇出现在画面便是登楼远眺,看到鸿雁,看到远山,看到柳条,看到菊花,看到浮云,看到月亮,就是看不到意中人。她如同一尊雕像,伫立在永远的时空中,确实化成了“望夫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