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植入式给药装置介入专家共识》(2019)要点
2020-10-11 | 阅:  转:  |  分享 
  
《植入式给药装置介入专家共识》(2019)要点



一、概述

完全植人式静脉给药装置(TIVAD)也称作输液港,是一种长期中心静脉输液通路。

TIVAD主要用于癌症患者细胞毒性或刺激性抗肿瘤药物静脉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治疗,TIVAD的使用明显提高了静脉通路的安全性,减少了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TIVAD完全置于皮下且可长期保留,体外无裸露任何部件,减少导管维护频率,局部和全身感染率低;此外,TIVAD携带方便、美观,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TIVAD植人工作刚刚兴起,不同专业和资质的医师在从事此项工作,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植人和维护规范,难以保证医疗技术质量。

二、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1)肿瘤患者需要输注刺激性、细胞毒性药物如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

(2)需要长期输注肠外营养等高渗性药物如短肠综合征等;

(3)需要长期或间断静脉输液治疗者;

(4)需要反复输注;

(5)需要频繁血液采样监测者。

2.禁忌证:

(1)拟置港部位局部感染未控制或合并急性感染而未能有效控制者;

(2)已知对TIVAD材料过敏如硅胶、聚胺酯或钛。

3.相对禁忌证包括:

(1)静脉回流障碍如上腔静脉综合征或穿刺路径有血栓形成;

(2)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三、术前评估和准备

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TIVAD术前准备:(1)术前进行血管评估;(2)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学检查等;(3)有气胸、大量胸水的患者尽量避免对侧穿刺,有上腔静脉阻塞或明显狭窄者可考虑行下腔静脉途径植入;(4)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并告知手术相关风险(包括患者病情、手术目的和方式)、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等,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置管部位选择TIVAD置管部位选择:

(1)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股静脉等。

(1)避开肢侧:

五、手术条件

在达到无菌要求的手术室内完成静脉输液港手术,注意最大化无菌原则;术中心电监测;超声术前评估血管条件、术中引导穿刺;X线透视观察导丝和导管的走向、术中导管头端定位。相应配套的手术器械和静脉输液港套件。

六、手术方式

(一)影像引导经皮穿刺胸壁输液港植入术

(二)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上臂输液港植人术

七、并发症

并发症分为即刻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和后期并发症,分别时间为术后24h内,术后24h~30d,30d以上。即刻并发症和早期并发症与手术操作关系密切,后期并发症多与使用维护及患者疾病进展等有关。

?(一)即刻并发症

1.气胸:

2.误穿动脉:

3.血胸心:

4.心律失常阻:

5.空气栓塞:

6.心包填塞:

7.神经损伤:

(二)早期并发症

1.局部血肿:

2.切口不愈合或裂开:

3.港体翻转:

4.淋巴瘘或乳糜胸:

其他并发症:

(三)后期并发症

1.港装置相关感染:

2.导管相关性血栓:

3.纤维蛋白鞘:

4.Pinch-off综合征:

5.导管破裂、断裂:

6.导管移位:

7.港功能障碍:

八、TIVAD使用和维护

TIVAD使用和维护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护士进行,主要注意点:

1.?操作过程注意严格无菌观念。

2.?使用TIVAD前需评估局部有无并发症,触摸TIVAD轮廓,注意有无港体翻转的情况发生,检查同侧胸部和颈部静脉是否有血栓、红斑、渗液或漏液等现象。

3.?局部皮肤使用高效碘消毒,按照外科消毒要求局部消毒。

4.?选择合适型号的无损伤针,常规选择20-22G均可;冲管、封管时使用>10ml注射器。

5.?无误伤针穿刺后,调整针斜面背对注射座导管锁接口,冲管时应有效地冲刷注射座储液槽残余药液及血液,以免导管阻塞及相关感染发生。

6.?抽回血确认通畅,弃血5ml;如无回血,采取措施明确TIVAD不通畅的原因并予以对应处理。

7.?采用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含安全阀或前端闭合式设计导管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次使用后均需冲洗,每个管腔均要冲洗;封管液为100IU/ml浓度的肝素盐水,其使用量应掌握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的2倍。

8.?如果连续使用TIVAD,无芯针和透明敷料应每周更换或松脱时随时更换;纱布敷料每隔一日更换或敷料变湿、变脏、松脱时随时更换;输液接头每周更换,遇接头脱落、污染、受损、经接头采集血标本后随时更换。

9.?观察液体输注情况,出现输液速度减慢及需变换体位方可顺利输注等现象时应做X线检查,确定有无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以便及早处理。

10.不可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对比剂,或强行冲洗导管(耐高压TIVAD除外)。治疗间歇期连续1个月未使用TIVAD,应进行常规维护。

九、结语

本共识旨在推动国内TIVAD植入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使用TIVAD的安全性,达到长期、安全输液的目的。



献花(0)
+1
(本文系医药达人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