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00 --【双调·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乔吉

 虹72 2020-10-11

转:毕宝魁的博客

200【双调·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乔吉

拍栏杆,雾花①吹鬓海风寒,浩歌②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③一望间。纱巾岸④,鹤背骑来惯⑤。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注释】

①雾花:指雾气如花。 ②浩歌:浩气高亢之诗歌。 ③蓬莱:传说中海上三仙山之一。 ④纱巾岸:高高的纱巾,是仙人王子乔装束。 ⑤鹤背骑来惯:即骑惯了鹤背。

【译文】

       我激动地手拍着多景楼的栏杆,海风吹来的花一般的雾气带来微寒,我的浩然之气将上空的浮云惊散。我的目光仔细掠过前面的青山,然后手指着远处的蓬莱山,那蓬莱山就在一望之间。如同是王子乔戴着高高的纱巾一般,仙鹤的背我骑得也非常习惯,举头长啸,心也随着啸声直接上了天坛。

【评析】

江山第一楼是指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是宋代的陈天麟在唐代临江亭故址所建。登上此楼可以俯瞰大江,遥望东海,颇为壮观。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游览于此时称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元代周权《多景楼》诗中说:“谁言宇宙无多景,今见江山第一楼。”可见其名声之大。乔吉所登之楼,正是此楼。

“拍栏杆”开篇即高唱入云,与其他登临之作不同,乔吉略去了登临的过程,也不写登上高处所见到的景色,而是直接抒发强烈的情感,手拍打栏杆。这让我们脑中马上出现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词句和画面。都是感情激烈的表现。“雾花吹鬓海风寒”继续用夸张的笔法精炼而传神写出当时自己的感受,“雾花”指变化莫测的雾气,随着海风而来,湿润而微微有寒意,这既是当时作者身体所直接感受到的肤觉,也是其内在的心理感受。这个世界冷冰冰的而不是温暖的存在,将“拍栏杆”的意蕴推向更深的层次。“浩歌惊得浮云散”则刻画出一位独立“寒”中而毫不气馁,傲视天下群小的伟岸大丈夫气概表现出来。“浮云”象征微不足道小事或巧言令色小人。作者用自己浩然之气把他们惊散,穿过浮云的遮蔽才可以直接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于是,作者把视野推向更远更高。“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其中有一个视野逐渐向远推移和寻找的过程,一个一个青山在作者的眼中过去,最后看到了远处的蓬莱山,然后用手相指,大有终于寻找到的意思。那里才是我的好去处。“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两句依然是设想之词,想象自己像仙人王子乔那样,戴上高高的纱巾,骑上熟悉的鹤背,然后“举头长啸,直上天坛”,离开这苦难的充满心酸的尘世而飞升到神仙世界去。

全篇没有写在多景楼见到的风景,也没有写登临的过程,而是直接写登高临远时的激情,将自己对于现实绝望的情绪淋漓尽致宣泄出来,可以引起历代怀才不遇士人的强烈共鸣,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