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都江堰

 昵称45109175 2020-10-12


闲暇之余,翻开余秋雨的散文合集《文化苦旅》之都江堰。原文写到:“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都江堰未曾谋面,却早已耳闻。

细细品读“都江堰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受余秋雨先生笔下形象文字饰琢描述的感染,只身前往都江堰的欲望油然而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南距离成都市区约50公里。

据记载,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观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口、飞沙堰泄洪坝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一路风景无限,一路烟雨飘浮。

抵达都江堰景区已临近正午,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远远就能够清晰地听见奔腾的流水之声。


悠闲地走进都江堰景区的大门,沿着林荫的小道慢慢地行走,两旁树木苍郁静谧幽雅。在路中央的喷泉处看见了四根“卧铁”静静地横躺在水池中。
据说,四根“卧铁”分别为明朝万历4年、清同治3年、民国16年和1994年在江中埋下的。眼前摆放的“卧铁”为复制品,其真品埋在内河河床之下,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是内江每年维修,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修建围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经过后来演变成为卧铁。

拾阶而上,一座苍松掩映下的庙宇展现在眼前。


这就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

二王庙坐落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这座庙宇原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时迁“望帝祠”于郫县后,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后被更名为“崇德庙”;宋朝,由于李冰父子相继被封为王,改崇德庙为“王庙”;清代,正式定名为“二王庙”。

庙内石壁上镶嵌有李冰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深淘滩,低作堰等,被称之为“治水三字经”。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立在庙中。大殿东侧是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游人可在观景平台驻足远眺,或休息饮茶聊天。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院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可供游人观赏壮美景色。


二王庙古建筑有五大特点:一是占地少,仅有10072平方米;二是建筑密度高,建筑密度超过60%;三是不强调中轴对称,这与大多数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基本相悖;四是建筑上下高差大,高为63米;五是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独特的建造风格且外观精美的古建筑,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站在楼台的敞廊上,远看都江堰水利工程,只见那汹涌奔腾岷江水从山里滚滚扑来,激流呼啸,水声如雷,气贯长虹。在拐弯处被一条酷似鱼头的长坝一分为二,右边的江水顺着玉垒山脚流向一座孤立的山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边走向远方,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左边的江水比较平缓,沿着宽阔的河道往下游而去。

长堤的头部又称鱼嘴,堤尾矮下去那一段叫飞沙堰,孤立的山头和玉垒山之间的水道为宝瓶口。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首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水流喘急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俗称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水流称之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农田。
宝瓶口起到江水“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又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峽”之称,属于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飞沙堰主要作用,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其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就是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水流畅通,看上去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飞沙堰泄洪,就是这三大部分工程的巧妙配合,莫定了都江堰干古长存的“不坏金身”。

走在安澜索桥上,随着桥面来回晃动的频率,身体不断地左右摇摆,行走时把握重心平衡即可,但不至于跌倒。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全长240多公尺。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初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桥为钢索混凝土桩。索桥于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


据有关史料记载,都江堰的创建,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金戈铁马,争战纷呈,硝烟四起,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惠王时期将领司马错)。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1942年,清明节,四川省政府及灌区14县官员齐集都江堰举行开水典礼,典礼由当时正住在灌县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开堰前先在伏龙观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顶礼膜拜。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乘轿直赴二王庙祭祀李二郎(二郎神)。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又转赴都江堰鱼嘴,在鞭炮和众人欢呼声中,亲视开堰放水。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确定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3万银元作抢修经费。驻灌县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整个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传统习俗举行了开水典礼。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由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今天我们看起来,它们是那样的简单,甚至觉得平凡,这正好印证了一句“伟大出于平凡”的格言。都江堰渠首工程蕴涵着极大的科学性,其设计和建造所体现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让世界惊叹。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中指出,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等待人们再重修起来。而都江堰却不是,她骄傲地在风浪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都江堰那充满灵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透过这鲜活灵动的都江堰,不得不为李冰父子在成都平原上为我们留下一个奇迹所感动。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