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153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虹72 2020-10-12

转:毕宝魁的博客

153【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①,阿房一炬②,当时奢侈今何处③?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④,至今遗恨迷烟树⑤。列国周齐秦汉楚。赢⑥,都变做了土;输⑦,都变做了土。

【注释】

       ①骊山:一称郦山。在今陕西临潼县城东南,因山形似骊马,呈纯青色而得名(一说因古骊戎居此而得名)。秦始皇曾在此山建筑极其辉煌壮丽的阿房宫。后来被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烧光。本曲即以此为题材写成的。  ②阿房:即阿房宫。一炬:一把火。  ③今何处:如今又在哪里呢?  ④萦纡:萦绕纡曲。  ⑤遗恨:遗留的憾恨。  ⑥赢:胜利,指取得政权者。  ⑦输:失败:指失去政权者。

【译文】

       站在骊山向四面环顾,想象当年辉煌的阿房宫被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当时奢侈无度的地方如今又在何处?只见荒烟野草一片萧疏,河流溪水萦绕迂回,至今遗恨都留在了迷茫的荒烟枯树。列国中的周齐秦汉楚,即使当年胜利取得政权,后来失败便都成为废墟黄土;如果失败失去政权,更是都成为废墟黄土。

【评析】

       本曲属于咏史题材,主题和《潼关怀古》很相似,都表现出作者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张养浩的小令主要是两类题材,一类是表现隐居生活之乐趣并以此来批判官场中之龌龊与险恶,一类是怀古咏史类。这类作品的基本风格是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视野开阔,感慨深沉,意境雄浑苍茫,有厚重的历史感。语言则质朴古拙,笔力劲健。本篇便体现了这种风格。登上骊山远眺,只见草木萧条,河流萦绕,一派冷落景象,境界苍茫空旷,视野极其开阔,宇宙茫茫,当年那辉煌壮丽的阿房宫如今哪里去了呢?早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如今留下的只是遗恨和迷茫。历史上那些兴盛一时的朝代早已被厚厚的历史尘埃所埋没,一切争名夺利,苦心经营都是枉然,最后都要成为灰土。伴随着一个个王朝兴废嬗变,是无休无止的破坏和毁灭,是无数的物质文明和大量物质财富的被毁灭。胜利者把失败者的一切都毁弃,难免自身不再失败,而失败后也同样被毁弃。就这样,赢了就大兴土木,输了就毁弃,“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这种论调有虚无主义的成分,但作者是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改变人民百姓的苦难地位这一高度来抒发感慨的,是站在如何保护前代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的高度来抒发感慨的,故其内涵深刻,与一般的历史虚无主义有所不同。还有一点,就是元代统治者缺乏保护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的意识,张养浩这种感慨的意义就更加深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