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96 --【双调·拨不断】浙江亭 马致远

 虹72 2020-10-12

转:毕宝魁的博客

96【双调·拨不断】浙江亭

马致远

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子陵一钓多高兴①,闹中取静。

【注释】

       ①子陵:东汉初年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他和光武帝刘秀曾同游学,刘秀对他非常尊重。刘秀当皇帝后,曾多次征召他到朝廷为官。他坚决不人仕途,在家乡垂钓而终。

【译文】

       我站在钱塘江边高高的浙江亭,观赏这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的产生,潮水来潮水去本来就是汹涌澎湃而从不平定。只有那西山才会万古长青而稳定不动。严子陵在那里垂钓多么高兴,在喧嚣热闹中求取内心的平静。

【评析】

    钱塘江大潮自唐宋以来就不断见之于文学作品,但写得如此简洁而寓意深刻的不多见。“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前三句写观赏大潮的第一印象,这就是潮水不断推进涌动,绝没有静止的时候。由此作者联想到人类社会中的滚滚红尘,都在追求那么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他在[双调·夜行船]中就说“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用精彩的比喻和辛辣的词语讥讽那些整天上蹿下跳,到处钻营的小人。“惟有西山万古青”,用西山的永恒不动来反衬钱塘江大潮的汹涌奔腾,可以看出作者的价值取向。这里不仅仅是喜欢动和静的问题,其实是对于人生道路的一种选择和判断。马致远大半辈子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始终沉沦下僚而未能施展抱负,又不能为百姓办点实事,而官场中又充满机关陷阱,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于是他在晚年坚决辞官归隐。而官场不正像这“潮来潮去原无定”的钱塘江大潮吗?一旦进入其中,便只能被裹挟着涌来涌去,没有半点自由。而西山却永远屹立不动,不受其他因素的裹挟,在这种对比中他选择了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西山式的人生道路。“子陵一钓多高兴,闹中取静”,严子陵在富春江垂钓,是一种悠哉游哉的生活。“闹中取静”是一种人生智慧,能够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是极高的修养,也是明哲保身的大智慧。这种思想虽然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但在政治黑暗的时候也不妨是明智之举。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作为知识分子来说,也只能如此,还能要求他们怎么样呢?我们只应痛恨诅咒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腐朽和不合理,而不该苛求于古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