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不沉俾斯麦 2020-10-12

#寻找真知派# #国防科普# #历史冷故事#

前面我们说到,日军在里贵子村战斗中,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到了下午6点多钟的时候,日军发起了炮击。

更为阴狠毒辣的是,它们在榴霰弹、破甲弹之间夹杂着毒气弹。霎时间,阵地上,街道里,到处是咳嗽声,夹杂着小孩子和妇女的啼哭声和呼叫声。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日军则利用着轰击、破坏和毒气的效果,在烟幕掩护下,戴着防毒面具,向村子南口冲来。


三十五、日军的毒气战传统。

当时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个日军的作战惯例。就是它们对我方阵地久攻不下时,就会施放毒气!目前已经认定的,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用毒1427次以上,在敌后战场用毒375次以上,对民众及战俘用毒95次。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保守估计,日军在中国使用的化学武器,就达2000次以上,共造成约至少20万人中毒,其中约两万人死亡。而且不仅用毒次数多,日军装备未用的毒气弹数量,还非常巨大。日本出版的《毒气战有关资料Ⅱ》里面8份资料统计,日本向中国内陆各军补给毒气炮弹449005发,毒气炸弹7722枚,毒气筒998402个,散装毒剂68.1吨!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为了严格保密,当时日军将催泪弹称为“绿弹”,

将装有可令皮肤及黏膜发生溃烂的糜烂性毒气的弹药称为“黄弹”,

将可强烈刺激呼吸器官的“喷嚏弹”称为“红弹”,

将装有剧毒的弹药称为“茶弹”。

而日军在敌后战场,最经常使用的,就是“黄弹”和“红弹”。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这方面最权威的铁证,是日本毒气战研究第一人松野诚,通过日本不二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迫击第五大队毒气战相关资料》。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份,由侵华日军自己记录,并完整保存下来的毒气作战的战斗报告公文资料集。

这本资料集里面,有侵华日军毒气部队——迫击第五大队自己记录的1938至1939年间在中国多地使用毒气进行作战的战斗报告,还有下达使用糜烂性毒气命令的军事公文、和对日军士兵进行毒气战教育培训的相关资料等。是日军进行灭绝人性毒气战的如山铁证!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三十六、八路军的防毒措施。

当然,既然日军大量使用毒气弹,八路军这边,也不会一点措施都不准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就曾经进行防空防毒的教育和训练,成立了化学研究室,并在特科队内,专门编设化学排。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这是左权将军手书的防毒教育命令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更是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里,专门成立了化学队,负责培养防毒干部。化学队于1939年1月开学,从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选调了50余名具有中等学历的学员。到了11月化学队结业后,学员们分配到八路军各师和新四军中,担任化学勤务主任或者化学参谋。从此八路军和新四军有了专业的防化干部,不断组织部队开展防毒教育。

所以八路军的正规军,对于日军的毒气战,其实都有应付的经验。虽然因为条件所限,无法给每个战士都配备防毒面具,但是基本的防毒口罩、大蒜、毛巾,却是人人都有的。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在日军施放普通毒气,如“红弹”和“黄弹”时,八路军战士都会戴上防毒口罩,有时还会用事先准备好的湿毛巾,包上大蒜瓣子捂在嘴上,让日军的刺激性气体不起作用。必要的时候,在毒气浓郁的区域,我军还会投掷集束手榴弹,用爆炸的冲击波,把毒气尽快吹散。贺明书记回忆:

当敌人开始用炮火同我轰击时,除留少数人员在侧翼、房上隐蔽观察外,其余都在掩体里隐蔽。虽然敌人火力的密度大,轰击时间长。并未对我造成严重杀伤。

当敌人利用炮火掩护和毒气效果向我展开攻击时,在指挥员的统一号令下,战士们都迅速跃出掩体,投入战斗。毒气开始蔓延到阵地时,的确给我们增加了困难和危险。但是,我军对此早有训练,每人也都有一副防毒口罩,当发现毒气后便迅速戴上。总的看来,毒气并没有影响我们多少战斗力。

所以当敌人首批冲到村口和围墙附近时,仍然遇到了我军坚决抵抗。


三十七:6:30-7:30打退兵力不足的日军进攻。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由于我军有防毒准备,日军毒气并没有产生太大的效果。所以日军这一波的进攻,遇到了预想之外的坚决抵抗。

前面说过了,日伪军现在的可战之兵,名义上有500多个。但是其中加岛部队屡遭重创,一百多炮兵又不能参与冲锋,剩下的一百多步兵和下马骑兵士气低落,其实已经处于崩溃状态。而第二波援军大部分都是伪军,其中只有日军60多人,打了一下午损失近半,也指望不上。所以这次冲锋的主力,是刚刚到达的这一个中队,大概不到200人的日军援兵

而这批人,刚刚经过了急行军赶到,体力还没有恢复,这冲锋的力度,就必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我军这次,意外的得到了100多箱手榴弹,弹药数量非常充足,所以这个时候也无需节省弹药。当日军靠近围墙的时候,又是被连续的手榴弹雨炸倒。而当他们好不容易翻过围墙,进入村子时,我军藏在房子里的大歪把子机枪,又在神射手边延杰的操作下开始发言,稳稳得把敌人压制住了。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但是日军战斗意志还是很顽强的,他们一批批的冲锋,到了七点多的时候,还是有一股日军冲进村子西南边沿,并且一度登上了房顶,开始对我军进行压制射击。与此同时,他们还点燃了几栋房子,企图用火攻,把我军从院落屋子里逼出来。

但是这些日军毕竟数量不多,一排依靠轻机枪的火力,一直坚守着南北主街的阵地,让敌人无法前进。而过了一会儿,副连长庾治国就带着二排增援了过来。他们对敌人发起了反冲锋,以凶猛的驳壳枪火力,加上近距离的手榴弹雨,直接把敌人打了出去。


三十八、19时半到九点,两军第二次对峙。

到了19时半,我们打退了日军这第三次总攻,并且肃清了村子里的全部日伪军,取得了这次战斗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累计下来,我军在一整天的作战中,累计打退了日伪军18次冲锋。仅在村子里的日伪军尸体,就有70多具!他们的装备和弹药,理所应当的又被我军缴获。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而按照每个人身上至少剩下50颗子弹计算,我军又有了70多支步枪,和3500发以上的子弹补充。而这个时候我军的伤亡,只有9名战士牺牲,另有10多人受伤,整体的损失,还不到十分之一。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我军,损失轻微而且士气高昂,特别是无论是手榴弹还是子弹,数量都非常充足。整整打了一天之后,我军的实力不减反增,反而更加强大了

而日军这边,虽然有所谓七八百人的总兵力,但是犯了“逐渐填油”的兵家大忌,不停的以两三百人的兵力,去冲击有200老八路防守的坚固阵地,怎么可能打的下来?到了七点半,这最后一支日军援兵,也被击溃了。村子外面这三路日伪军,其实同样陷入了损失近半,处于失去战斗力的崩溃状态了。

在此情况下,日军也无力发起新一轮的进攻。他们只能向50多公里外的石门(即现在的石家庄),发出了求援电报。而因为日军的主要机动兵力,和机动车辆,这时候都在西北面进行扫荡。石门的驻军,只能依靠两条腿来增援。而说实话,先不说是否来得及,这跑了50多公里而来的疲惫之兵,到时候能不能有战斗力,都是未定之数。

所以从日军最后一次总攻结束后的7:30,一直到完全天黑的9:00,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战场沉寂了下来。这其实意味着,日军已经彻底放弃了消灭这支八路军的企图,他们剩下的,就是迎接八路军的突围而已。

而这个时候,摆在我军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怎么带领战士们,尽快有秩序地突出敌人的包围。

村子里的王国旺连长、贺明书记、庾治国副连长商量了一下,迅速决定了突围方案:以各排为单位,兵分三路,就地突围。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它的好处是:

第一,每队只有五六十人,队形短,目标小,通过快;

第二,三个排分成三路同时突,可以分散敌人,起到互相呼应的作用;

第三,就近选突围的道路,省去了集合时间。

具体部署是:东南路为连的主力,由二排和连部组成。突围的信号是:一排打机枪,三排投手榴弹,连主力放三颗起花。突围的下一个集合点,是深泽县的东贾村。然后,再去寻找左叶团长带领的一连和团部。计划制定后,我军立刻掩埋了牺牲战士的遗体,全军轻装结束,准备突围了

而当我军正在组织突围的时候,敌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已经环绕着村子,燃起了堆堆篝火,开始准备夜战了。


三十九、 突围开始。

到了晚上21时,天色已经全黑了下来,我军的突围开始了。二排的尖兵上起了刺刀,子弹上了膛,战士们有的端着枪,有的握着已拉出弦的手榴弹。连部紧跟着尖兵班,后面是二排主力,迅速越过村东南角的残垣断壁,向着正东的砖窑前进。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而围村的四五百日伪军,其实兵力并不足,根本无法环绕村子,组成严密的包围网。而且他们损失惨重,士气低落,这时候更怕的,其实是八路军反过来夜袭他们。因此日军这时候,并没有自大得分散兵力,去围绕村子一圈搞包围圈。而是集结了起来,按照建制组成的三个环形防御阵地。每个阵地之间,间隔都是很大的。

所以八路军的主力,在背着伤员突围的过程中,在东南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敌人,一口气就到达了村东的砖窑前。而后转向东北,又走出约三里地,就摆脱了敌人。连主力在这里清查了人数,并点起了三颗起花,向战友们宣告:主力东南路已胜利突围了!

不久之后,又听到标志着一排顺利突围的机枪声,和二排在北路的手榴弹声。全连包括区小队,全部都安全突围成功。


四十、应该怎样评价这次战斗呢?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这次战斗的意义,贺明将军总结得已经非常全面了:

从敌我伤亡情况来看,我军(包括区小队)共阵亡9人,重伤4人,轻伤10余人。而敌人,各排看到的死的加起来,至少也在70人以上,而实际上敌人伤亡总数在180人至200人之间。从反“清剿”的角度看,这次战斗钳制了敌人千人左右的兵力,后来得知不仅从正定调来了敌人,也从石门调来了敌人,这就减轻了敌人对我中心区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锻炼和考验了部队的战斗力,摸到了一些在平原上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状态下,如何在被动中争取主动、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村落战经验。

这经验就是一切从最困难的情况着想一切要按照最困难的情况做准备,在准备上要不惜任何代价。从政治影响来讲,它粉碎了敌伪制造的“把八路军都赶到山里去了”、“已把八路军一网打尽”的谎言,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斗志,增强了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不过有一件事要说清楚,贺明将军是个非常严谨和保守的人。在宋村战斗中,我军的宣传战线,一度宣称毙伤日伪军1200多人。左叶团长个人判断,毙伤日伪军约600-800。只有他,一直很保守的认为,打败了日军38次冲锋后,我军毙伤日军总数应该在400多人。这和种种迹象表明的,日军12联队的实际损失,非常接近。

所以这次贺明将军根据里贵子村里面,我军打死的70多具尸体,判断日伪军死伤合计在180人左右,应该是相对保守的。八路军的手榴弹威力不大,炸伤人数肯定远远超过炸死人数。而即使按照正常伤亡1:3计算,日伪军的受伤人数,也应该在210人以上。所以里贵子村战斗,日伪军的死伤总数,应该有接近300人了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日军在晚上,完全放弃了对八路军的阻击,反而龟缩防守的奇怪行为。他们损失太大了,完全被打崩了啊!

八路军轻松应付了日军的毒气,在夜里顺利突围。里贵子村战斗终

贺明将军

而这次战斗,缴获了70人份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加上在村子里得到的100箱手榴弹,还剩余大半,至少还有1500颗。这数千发子弹和过千颗手榴弹,大大增强了22团的整体战斗力。这也是打赢其后的宋庄战斗,最重要的物质保证!

至此,1942年6月6日爆发的里贵子村战斗,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完了。而二连6月7日在深泽县的东贾村重新集结后,又做为22团的主力,参加了其后的宋庄战斗。

致敬英雄,治史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