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花草间之细叶芒

 放羊路上的彦绫 2020-10-12

摄影:彦绫

一夜之间,那些枯黄了的细叶芒就被公园管理人员一剪而空,那些枯黄中略带一点红色的样子,除了留在我前天拍下的照片里以外,再想看到它们,就必须等到明年的冬天了。

我一直在想,这是种在公园里的景观草,为什么不能给人们多些时间欣赏下它冬天的样子?要知道,无论阴晴,无论春冬,它都一直非常漂亮。

这片细叶芒今年被修剪过两次。一次是在春末,那个时候,所有的细叶芒都长得疯狂:长长细细的叶子在分割着蓝天与白云,就算来了阵急雨,也不能让它们驯服地爬在地上。

也许正是因为它们太过疯狂吧,于是它们被管理人员拦腰一剪,于是全部变得整齐划一,没有尖锐,没有突出,更没有反抗。只有那些昆虫们还在草根里隐藏着,时不时地窜出来蹦跶到路上,看到有人经过,又迅速地跳到草丛里躲了起来。

草丛是昆虫们的天然避风港,而草却没有人来让它们自由地生发兴旺与枯败衰落,除非它们生长在无人经过的土地上。公园里的这一片,也许是为了管理的需要吧,所以,它们顺从了人们的剪刀。

我把这张照片往朋友圈里一发,配了一条文字:如果因为害怕冬天的萧条与枯败而放弃对春天的向往,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早安,阅读。竹粉看到后这样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反正我都叫它草。”

说实话,其实我也和竹粉想的一样。这些草没有太明显的特征。这样说也是不对的,它们是有特征的,只是我们患有脸盲症,根本分不出它们的品种。幸好知道它们都是草,因而能够给予它们统一的称呼:草。

如果识别度不高,那也怪不得别人。除非长年和它们打交道的人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它们的名字:比如白茅草,比如细叶芒。外形都差不多的样子,怎么能让普通的人记住呢?

最近我上简书去发文。倒不是我想追求出版梦什么的,只是单纯地想换个环境去写文,而这个环境必须是一个公开而不封闭的,我可以随便看到别人的优秀文章,别人也可以看看我拙劣的文字。

把自己丢在一个更大的环境里,我的识别度就更不高了。但我改了我到处转发我文章的毛病,写好后只往朋友圈里一发,证明我仍然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外,就再无什么推广。

与其他年轻人为了想让自己受到更多关注或者带着出版自己书籍的梦想相比,我直接就是太懒惰和太没有追求了:不追求流量,不雕琢自己的文字,更不学习写作的技巧。虽然有些羡慕别人的高流量与高知名度,却是在羡慕完后我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完全忘了当时的羡慕。

因为略有些执着,所以得到一些朋友的抬爱;也是因为执着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所以才不愿意被岁月这把剪刀剪成它想要的样子。这一点,我想我是和公园里这一片细叶芒不同的,它不能反抗,而我还能,也有勇气去反抗。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想想自己,通身上下的好处就只有一点:勇气还是蛮足的。也是因为这一些,当我看到一些九零后觉得自己已经老了的时候,我这个已经开足马力奔五的七零后反而觉得自己正年轻呢。

感谢阅读,我是彦绫

2017.1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