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江六月成荷(图集)

 放羊路上的彦绫 2020-10-12

摄影:彦绫

1.

在沿江的荷还没有出名前,它的大米在曲靖本地市场上很受欢迎。每次逛菜街时,总是听到有人在说:“沿江新碾的米,好得很。”

但我还是很少买,因为我更喜欢东北米的口感。

今年,在朋友圈里看到第一朵荷时,我就开始想念东边沿江的花。从五月中旬,念叨到六月中旬,终于一咬牙抽了个空,带着相机,独自一个人去逛了逛千亩荷塘。

沿江规划出千亩水乡荷塘,也不过是近五六年的事,从最初的凌乱,到现在的干净整洁有序,都离不开那些在太阳底下暴晒的人们:维护的、除草的、修复的。

那些辛苦劳作的人们,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晒得一样黑。女人们几乎像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长长的围裙加宽大的防晒帽,除了能分辨个高矮胖瘦外,其他的就别想再作探究。

我走在木制步道上时,有一个做维护的女人惊呼一声:“小心,别踩塌了。”

正巧,我刚好踏上一块松动的木板,吓了一跳,我带着歉意地向她微笑:“对不起,我没注意脚下。”没想到她却讪讪地说:“我没说你,我是说她!”

我一回头,原来路边的花丛里,有一个女人正抓着栏杆,努力想要爬上步道。

我笑了笑,继续向前走,却仔细注意了脚下的路。因为我不知道,哪一块看起来好好的木板,一脚踩下去就松散开来。

2.

一条宽宽的沿江水,培养出了十顷碧荷如波。到了花开的季节,游人如采蜜的蜂儿一样,来了一拨又一拔。

中老年人的衣着倒是没有什么看头,中规中举的常服引不起我的注意,倒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儿们,穿着宽大飘逸的汉服,在纵横的阡陌之间来回走,仿佛一群仙女,从九天下凡来到人间,只为赏一赏这些初开的荷。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不知道该看什么。看花么,怕漏了那些灵气十足的小仙女;看那些小仙女么,又错过了一朵藏在一片荷叶下,颜色特殊的花朵。

眼睛不够用,在此时此刻,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幸好啊,我是一个女人,盯着那些小仙女们看,不会被怪罪无耻。可是她们这么青春这么美,如果有男人盯着看上几眼,也不应该被怪罪。

如果这个男人是摄影师,估计还会涎着脸凑上去说:“美女,我来给你们拍个照?”往往这个时候,小仙女们就会被摄影师们吸引住,荷花在那一刻就魅力全无。只能无奈地充当背景板,让小仙女们在顾盼生姿时,抢几个镜头。

小仙女们玩够了,摄影师们也拍够了,然后双方互扫微信,以便收发照片。亭亭玉立的荷们,丝毫不在意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群。人间的喜怒哀乐,它不懂,也无法懂,不如就各自安好,各自承担各自的风雨。

在所有的同学中,我唯一嫉妒的就是住在沿江的杰,她的学校与千亩荷塘仅一江之隔:过了桥,走上四五百米,就可进入一片插满秧苗的农田;再走四五百米,就进入成片的荷田。

每次聚会时她都会说:“只要有空,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我都会去水乡走上一圈。”那一群淘气包在学校里把她气着了,到荷塘里走上一圈,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在水乡荷塘居住久了的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安宁气质,嗯,那是一朵荷安安静静的样子。

3.

我的摄影水平似乎在这次拍摄中有了一些提高,想来是我独自前来的缘故。一个人,可以在一朵花前,想呆多久就呆多久,呆的时间长了,脑子里就可以想像出数种角度,再在相机里慢慢地实现。

很多成果,都是在反复的琢磨中实现的,摄影是这样,思考是这样,写作是这样,读书也是一样,等等。

“琢磨”二字,在热闹场合或者与人交谈时,几乎不可能出现,因为干扰的因素太多,它必须是在一个人心灵安静的时候才会悄然而临。

在很多人看来,我是一个爱行走,却又几乎不参与任何团队外出活动的人,也就是那个有些不合群的人。

其实,我还是羡慕那些常常在森林里穿梭的徒步团队。因为他们常常在组团前往陌生的地方时,人多力量大,也就驱逐了个人对大自然的恐惧心理。

我曾经参加过两次野外徒步团队,但我发现这样的出行不适合我。我常常会遇见某种稀奇的植物,就会停下来拍照片拍个不停,如果跟着大部队出行,这种拖后腿的行为实在不好;其次,在一个团队里,如果只是默默地行走,不融入到团队里去,这样会给人一个错觉:这人不好相处。

走路,是我思考的最佳时期。我会根据不同的心情安排自己每天要走的路线,有时候穿越市区,有时候行走山林。不同的行走路线,常常会带来意外的思考结果。

比如这次沿江独自看荷,满满的荷风扑面而来,身心俱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洗涤,困顿已久的思想在某一瞬间仿佛裂开了一条缝,多日以来的疲惫,一扫而光,某一棵嫩芽在那道缝里悄然生长开来。

4.

此时,六七公里开外的城市上空,依然有一层薄霾笼罩着。在水乡的短暂停留之后,还是要回到那层薄霾里去生活,去呼吸。

回到家后,憋了一早的大雨从天而降,我在雨声中沉沉睡去。

不用闹铃响起催促,我醒来后就立刻导出相机里的每一张照片,仔细欣赏,认真筛选。姿态各异的荷,给了我几百次的惊喜。

有些惊喜,不太容易麻木,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常会有几句小诗会冒出来,凑个趣。比如这次赏荷归来,就随便写了一首,为这次出行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月成荷》

得闲时,乘车急急去沿江。

风清凉,荷叶重重翻飞扬。

摇曳处,千朵粉瓣藏金露。

江波浊,十顷碧浪不可捉。

此时,不谈目的,不谈创作,不谈领悟,仿佛流水,总是向前奔流,因为它知道最终的归宿在哪里,所以,多经过几道湾,多化成几次雨,多亲吻过几朵无名野花,不知不觉,带着好多好多故事,就到了大海。

在汇入海洋,开始新的生活前,用心地去体会每一个故事,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