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珍惜人的爱的情感

 放羊路上的彦绫 2020-1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爱护、尊重、激励、完善人的爱的情感。这种感情非常微妙,变化莫测。它最温柔也最强烈,最脆弱也最坚固。它最富于智慧,是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

我几乎没有遇到过一个人说他不需要爱的,我也没有遇见过一个人会嫌弃自己嫌弃自己拥有的真爱太多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富有的人还是贫穷的人,都渴望拥有一份爱,不论这份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朋友之间的友情,还是亲人之间的亲情,只要是真心实意的爱,我们都渴望拥有。

在这一个篇章里,苏霍姆林斯斯要讲的不是友情也不是亲情,而是爱情。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谈爱情这个话题呢?因为谈论爱情就是在谈论最神圣的教育。必须反复强调对人的爱,因为爱不单是幸福,不单是幸福和快乐的最清纯的源泉,爱还在带给我们最大幸福和愉悦的同时,要求我们承担婚姻的责任。这是最艰巨、最复杂、最重大、也最长久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婚姻应该是完美的,因为他总是在强调完美和谐的婚姻对孩子的教育及影响有多么的重要。

我想,有很多人最开始对婚姻和家庭的憧憬是这样的:父母相爱,孩子听话乖巧,又有上进心,一家人的相处其乐融融,没有争吵,没有背叛。如果用劳拉·高尔德的话来说:就像是明信片上幸福的样子。

是的,我也曾经有过样的憧憬,苏霍姆林斯基对婚姻及爱情及家庭的完美理解也是这样的。他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尼古拉·菲得波维奇是位好医生,一位极富同情心的人,他与妻子有六个孩子。每当尼古拉做完大手术,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时,他的妻子玛丽娅总是对他说:“就在这儿,就在葡萄藤下的凉亭里躺下歇歇,没有什么比你的工作更劳累的了……”尼古拉却总是笑着回答:“不,亲爱的,世界上最辛苦的是母亲,母亲的工作最繁重,最劳累,也最光荣。我解救人脱离痛苦,而你,却在创造幸福,创造人。”

尼古拉盖了一个小温室来养花,几十年里,他每天都剪一支鲜花放在妻子床头的木制花瓶里。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长大。长大的的孩子每天和父亲一起早早起床。于是花瓶里就有了两支鲜花,然后就是三枝,四枝,一直到七枝……

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这会是现实吗?没有争吵,孩子的青春期没有叛逆,所有的一切温暖有爱,一家人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这难道不是童话里的故事的标准结局:从此他们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

太完美的故事,应该是让人怀疑的。我不怀疑苏霍姆林斯基对爱情和婚姻的完美主张,但是,没有缺点的主张我觉得是不真实的,它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这也是我看这本书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责任才是教育孩子实质力量。我们做父母的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拥有美好的爱情,也不可能把一份曾经美好的爱情持续到白头。

一份婚姻的长久,如果仅仅靠爱情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它必须包括爱,包容、理解、有共同的前进目标,有共同的责任等等。而所有的爱、包容、理解、有共同的前进目标、有共同的责任,都是在经过无数次争吵,无数次磨合,甚至无数次按下想要把对方扔出去的念头,才能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现实与梦想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有梦想,但必须认清现实,才能一步步向梦想中的生活靠近。但就是这样一步步的靠近,也无法实现完全的梦想,因为还有很多主观因素不由我们改变和控制。

写了这么多对苏霍姆林斯基完美爱情的反对意见,那么现在就来说说在这一章节里,值得学习的地方:

“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自我教育,而且首先是自我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

无论我在现实中知道的,还是从书中看到的,凡是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品格优秀的人,他们首先就是会进行自我教育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有着谦虚的态度,有着长远的目光,有着坚韧的毅力,有着不断学习的行动。

在这些人中,有的人婚姻幸福,有的人是单身父亲或者单身母亲,无论他们有没有完美的爱情和婚姻,都不影响他们给孩子完整的爱,也不影响他们珍惜当下的生活,更不影响他们用自身的行为去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种种挫折的人。

“只有孩子亲眼见到美好的事物并且被它吸引,他才会产生做个好孩子的愿望。道德观念只有在人类高尚情操的基础上,在非常微妙的教育气氛里才能形成。”——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是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好的想法我们可以参考着学习,不适合的东西我们可以看看,要么在不进行人身攻击的情况发表一点自己不同的观点,要么默默地走开。

人无完人,一个太追求完美的人,其实也隐藏着完美背后的焦虑。我想要说的是,如果苏霍姆林斯基能正视单亲家庭状态下的家庭教育,那就更好了。

2020.7.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