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新编》研究综述

 药师海印月 2020-10-12

《故事新编》研究综述

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说,“仍旧拾取古代的传说之类,预备足成八则《故事新编》。”“不足称 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

对《故事新编》的争议,多聚焦于体裁、创作方法、“油滑”问题、现代性与传统、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铸剑》的写作时间等,其中,“油滑”最令人费解

《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

《<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

《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

总体意蕴

薛毅在《论(故事新编>的寓言性》中发现,整个《故事新编》其实是写出了文明的“缘起”、“以致衰亡”的寓言。

徐麟的《无治主义·油滑·杂文—鲁迅研究札记》认为,《故事新编》中的“油滑”非常真切地表明了鲁迅在与历史的关系中,最后所站取的位置和态度,而这也正是他在杂文中,面对现实所站取的位置和态度。

钱理群的《<故事新编>解说》在对作品进行细读的基础上,以其艺术感觉的精微也别具特色。

对古老文化的批判与扬弃

倪玉联的《对古老文化思想的深刻反思—<故事新编>本体意义新探》发现,人类摇篮时期的文化思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精神。

创作主体的心理流动和人生体验

皇甫积庆在《历时创作中的变异与持恒—<故事新编)创作心理解读》

阶段性变异(3文化诊释—文化解脱—文化批判的变异)

李怡的《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根据传统研究中对《故事新编》的三段式分组方式(即《补天》、《铸剑》《奔月》与《非攻》《理水》以及《采薇》、《出关》、《起死》各为一组),认为这其实正显示了鲁迅不同人生体验的积淀过程,具体表现为:走向主观—返回“现实”—重写“元典”的积淀过程。并且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的三个阶段的创作心境进行解读后发现,鲁迅的创作心境中本我(情绪)、自我(感情)、超我(理智)形成一种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相矛盾的循环往复的心理流向。但这样循环不已的矛盾不会导致内在的分裂,而是强化着作品内部的张力,强化着这种悲喜剧相交织的复杂的人生体验,这就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对《故事新编》艺术形式的探索

吴秀明在《论<故事新编)在历史文学类型学上的开拓意义》中认为,鲁迅在作品中不拘一格地借鉴传统和现代的一切艺术手法,并将它们熔于一炉,造成了一种异于传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新类型,打破传统经典范式古今界限森然有序的艺术观念,创造了古今杂陈、幻实相映、并有意夸大了“反差”的新形态,让历史和现实都展现在同一个理想的时间、同一个理想的平面上,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历史文学类型作了富有意味的丰富和超越。

表现主义是鲁迅《故事新编》的主体风格。

严家炎的《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和徐言行的《论<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风格》为代表。

比较研究

1.鲁迅自己的作品对比《铸剑》与《孤独者》《铸剑》与《奔月》(英雄的无奈与无奈的英雄)

2.郭沫若、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对比

王骏骥的《论鲁迅、郭沫若历史小说的文化底蕴》

毛晓平的《<故事新编)与<将军底头>:鲁迅与施蛰存的历史小说比较》

何希凡的《现代文化创造者忧思和豪兴的重奏:鲁迅<补天>和郭沫若<女神之再生>的情感内涵比较》

3. 外国文学比较

葛涛的《有意味的形式—论<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

单篇解读

丸尾常喜的《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的<铸剑>》

姚新勇的《鲁迅<铸剑>新探》

秦林芳的《奔月:中间物意识的历史寓言》

余志平、吕浩的《<补天>新论》

郑家建为代表的《故事新编》诗学研究和以姜振昌为代表的《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比较

郑家建的专著《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借助于茵加登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论和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对《故事新编》进行了富有创见的解读。

陈方竞在他的《对<故事新编>研究历史及发展的再认识》中主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陈方竞充分肯定了90年代着眼于《故事新编》的独创性而形成的人类学与民族学视角的研究,认为《故事新编》研究的发展趋向在于:从游离于鲁迅创作研究体系之外到进人而得到发展,再从这一研究体系中剥离出来,确立切合自身特点的研究基础与框架而获得深化

意蕴:日本学者片山智行的《<故事新编>论》

高远东 :

《〈故事新编〉的读法》

《歌吟中的复仇哲学———〈铸剑〉与〈哈哈爱兮歌〉的相互关系解读》

《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

刘春勇《非文学的文学家鲁迅及其转变——竹内好、木山英雄以及汪卫东关于鲁迅分期的论述及其问题》

陈方竞《鲁迅杂文及其文体考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