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5个女人就有1个中招,这个瘤子一定要重视!

 常笑健康 2020-10-12


▼本文作者▼


肿瘤是令许多人闻之色变的字眼,随着健康体检越来越普及,很多妇女都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自己的子宫里长出了一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肿瘤——子宫肌瘤。


说起来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子宫肌瘤太常见了,你可能已经不止一次从亲戚朋友、隔壁邻居甚至是从广告里听到过这个名字。
 
子宫肌瘤是发生在子宫上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又被称为“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或“子宫平滑肌瘤”。
 
有资料显示,在35岁以上妇女中,每4~5人就有1人患有子宫肌瘤,只不过有些人没有症状,没有被诊断出来而已。
 

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肌瘤主要与雌激素水平较高有关。它是一种依赖于雌激素生长的肿瘤。如临床常见于育龄妇女,30~50岁,尤其是在高雌激素环境中,如妊娠、外源性高雌激素等情况下生长明显,而绝经后肌瘤逐渐缩小。

如果长时间、甚至是服用大剂量雌激素,或者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都可能会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
 

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


子宫肌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下腹部有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腰酸背痛等,个别的还会出现恶变的情况。如果发现有这些症状, 应该予以重视,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种:
 

01

月经不调


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的月经不调症状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

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黏膜下肌瘤伴有坏死感染时,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血样脓性排液。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02

下腹包块


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时可从腹部触及。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脱出于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就医。
 

03

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
 

04

压迫症状


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峡部或后壁)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
 

05

其它症状

 
包括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症状加重。肌瘤红色样变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黏膜下和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若肌瘤快速增大,就要警惕恶变情况。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实际上,因为很多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肌瘤的真实发病率要远高于这些数据,且越来越多的年轻未婚女孩也患上了肌瘤,因此需要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必要时及早治疗。

通常,如果子宫肌瘤不大,没有症状,可随访观察;若肌瘤变大,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如果子宫肌瘤过大、症状明显,则需要手术治疗或用海扶刀治疗了。



作者介绍

郭碧辉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江北分院

妇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 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科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惠州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 青年委员
惠州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委员
惠州市生殖健康协会惠州市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分会 委员等

专业方向:妇科宫腹镜手术、妇科肿瘤、宫颈疾病的诊治。主持市级科研项目4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