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藏不露的江南古城

 螺蛳王老师 2020-10-12

城市山林

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的镇江市古称京口、润州、丹徒、南徐州,东邻常州,西接南京,北与扬州隔江相望,正所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镇江江山清绝,境内名胜无数。“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集中体现了此地诸山奇丽、幽清、雄峻等多重面貌。镇江以“三面翠环起伏,一面大江横陈”争雄之势,赢得“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镇江的每座山都是一段历史,一段风物,三山为首,水漫金山寺的传说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让我们知晓了金山;因辛弃疾千古吟咏而传神的北固山;有“大字之祖”之称的旷世奇碑——“瘗(yì)鹤铭”则出自焦山;还有分别以佛道两家著称的“律宗第一山”宝华山“道教第一福地”茅山……

瘗鹤铭碑

满眼风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八百多年前,辛弃疾一首慷慨激越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让一座楼、一座山名闻遐迩,也让一座城蜚声天下。后人每每提及镇江,自然会联想到稼轩笔下的京口,便马上会想到北固山,北固楼,会脱口而吟出“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诗句。

雄峙在长江边的北固山居于金山和焦山之间,陡壁如削,山势险固,因名“北固”。又因梁武帝曾登山顶,北览长江壮丽景色,改名“北顾山”。唐以前北固山直插江中,三面临水,形似半岛。虽然北固山山体不高,但在宽阔的江面映衬之下,山体峭壁如刀劈斧斫,显得愈发险峻。

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坐落于北固山后峰的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年间,成为历代文人雅士聚会赋诗、歌咏英雄豪杰历史功绩的所在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镇江期间多次登临北固楼,面对滚滚长江,稼轩所见的“满眼风光”不仅是碧空万里、烟波浩渺的自然山水,更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争风云,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永遇乐》《南乡子》。除了辛弃疾外,历代许多名人如沈括、苏轼、米带、陆游、阿倍仲麻吕等也都曾在北固山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一眼看千年

历史上这里千帆入津,商贾云集,寺观林立,民居错落,层峦耸翠,飞阁流丹……城因港兴,街由渡名。如果说城市山林是镇江的面容,那么西津渡就是镇江城市之根,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西津渡位于镇江市区西部的云台山(古称“蒜山”)北麓。早在六朝时期这里就建有“蒜山渡”,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至唐代,北固山下建起了“甘露渡”。因蒜山渡在城西,改称为“西津渡”。

唐代的西津渡开始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成为古代南北交通的要冲,是军旅、商贾、漕运的必经之路,也是历代江防要地。长期以来西津渡呈现出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人久诵不衰的诗篇。

由于长江河床改道北移,现在西津渡已离长江江岸有三百余米之远。在渡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津渡古街就成为人口稠密、商贾云集、酒肆林立、商业发达的历史街区,成为镇江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

昭关石塔

古街虽不很长,但步步有景,景景生奇。沿着古街一路往里走,千年的风烟在这里飘然而过:唐宋风韵的青石板、元明年代的过街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此情此景,唯“一眼看千年”方可道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