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海卫”是明代胶东海防要塞之一,明实录中多次提及

 胶东故事会 2020-10-12
从地图上看,胶东半岛的海岸线自西向东,在荣成境内形成两个拐角。一个拐角在北,海岸线自此转向南;一个拐角在南,海岸线自此转向西。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两个拐角处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明代时,为了加强海防,两个拐角处附近都设置卫所进行备御,北面为成山卫,南面就是靖海卫。
靖海卫,虽然如今只是普通村落(原来有靖海卫镇,现已合并到了人和镇),但在明代的史料中,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在官方修撰的《明实录》当中,也多次提到了靖海卫这个地方。本文就将之进行简要的整理介绍,以飨对胶东卫所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靖海卫的位置示意)
就笔者个人整理的情况来看,靖海卫在《明实录》中相对重要的出场有五次(可能不全),主要集中在明英宗(中间包括明代宗)时期,《英宗实录》共提到四次,其中正统年间三次,景泰年间一次。另外还有一次,是在明成祖永乐年间。

这些记载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
1、永乐十六年六月甲申,敕捕倭总兵官都督同知蔡福等曰:“近登州卫奏,有贼舡三十三艘泊靖海卫杨村岛,已敕山东都指挥卫青等帅军往捕,尔即合兵殄灭,勿误事机。”
2、正统五年,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徐璟奏:“会同山东都司勘得靖海卫系备倭处所,其屯田皆在莱阳等县,离卫二百余里。先因倭寇登岸,取回屯军守城,田地至今空闲,乞令屯军移去耕种,子粒于本卫仓上纳,则屯守两无相妨,允为便益。”从之。
3、正统六年十一月,实录载:先是山东靖海卫指挥谷昹奏卫城数为海潮所败欲徙之。事下巡按御史及三司,俱言不可徙,惟城南一面,可退筑五十丈以远海。工部请罪昹之妄,上命徙城宥昹勿罪。
4、正统九年,山东布政司奏:“本处存留粮少,各军卫有司俱缺粮用,而靖海卫尤甚。宜将登州府官库所贮布折与本卫官军,易米食用为便。”从之。
5、景泰四年,辛未,光禄寺少卿陈诚奏:“臣本山东靖海卫军籍,见今缺役,止臣一身,无人可代,乞恩开豁。”从之。
以上记载的内容比较杂,有的是备倭,有的是屯田,有的是筑城,有的是军粮开支,还有的是军籍管理。虽然这些史料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关联,但它们综合在一起,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当时卫所的主要职能和制度。
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记载,反映出了靖海卫备倭的职能。而从第二条记载中,也能看出当时卫所“战时守城,闲时屯田”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史料中提到靖海卫的屯田,主要是在两百多里外的莱阳等县。这一点,与莱阳杜家泊张氏族谱的记载也可以互相印证。新修撰的《张氏族谱》在序言中说:“始祖仲卿、仲义自明初由济南府武定州军籍戍边靖海卫居莱阳,嫡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而第三条记载中提到的靖海卫城距海太近,南面曾向后退了一段距离。这一点,到靖海卫村实地探访,也有直观的感受。只不过在没有读史料之前,并不知道上奏迁徙城池这段事情。根据《靖海卫志》的记载,靖海卫城周长为九百七十一丈,高二丈四尺。原貌早已不存,现在只能看到部分石头的遗址。

第四条记载说的是靖海卫缺粮的情况。这其实也好理解,靖海卫地处海角,周边耕地不多,加上屯田的场所距离又远,卫城的物资供应自然比较费劲一些。

第五条记载,则显示出明代军户和民户的严格籍贯管理。与靖海卫性质相似的威海卫,在志书中就说:“诸军本身为军,长子为军牙,顶替祖军,庶子为军余。”也就说卫所的军户有严格的名额管理,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军户家庭,必须一名男丁从军,其他的人作为替补,一旦空缺,就要补上。
而实际情况是,军户家庭中没有从军的子孙,可以通过卫学校考试等其他方式踏入仕途。但如果家族无人承袭军职,即便当上了官,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到军中服役,否则就要定为“逃军”。在第五条记载当中,景泰四年担任光禄寺少卿的陈诚,就隶属靖海卫军籍。当时他的家族没有其他男丁可以服役,虽然他贵为少卿,但也只能通过上奏皇帝请求恩准的方式免去服役。明代中前期卫所管理之严格,可见一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