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夺冠》之路

 螺蛳王老师 2020-10-12

八天“加长版”黄金周除了旅游,逛逛街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个国庆档大片纷呈,备受期待的影片《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终于在全国公映。头日票房即破亿。

《夺冠》将中国女排40多年的风雨征程浓缩于影片的三场比赛中。

“一种精神,两次传承,三代传奇。”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国人。这种震撼与感动是否也让你有所共鸣?今天,螺蛳君为大家回顾中国女排的发展历程,还有一个个超燃瞬间……

萌芽:艰难起步

中国女排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当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篮、排球比赛中正式采用了6人排球比赛,并正式组建国家男、女排球队,即当时的“中央体训班男、女排球队”

大松博文对我国女排训练进行现场指导▼

1964 年,周总理邀请日本教练大松博文率领当时世界冠军日本女排访华并对我国女排训练进行现场指导。大松博文教练的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的训练方针在我国排球界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通过交流学习,我国排球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1972年国家体委贯彻中央指示,提出了三大球要在三至五年间达到一般国际水平的要求。这是中国排球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在此指导下,1976年,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腾飞:五冠辉煌

70年代末我国竞技体育逐渐走上正轨。在此期间,女排充分利用与友好国家队伍之间的体育交流,学习借鉴他国较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比赛经验。此举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女排的训练水平,为中国女排创造辉煌奠定了基础。

进入80 年代,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开始腾飞。

1981年日本世界杯,袁伟民带领郎平、孙晋芳、陈招娣等队员获得中国女排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三大球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82 年,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1984年,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首次获得奥运金牌。随后两年,中国女排又加冕198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198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新老交替的阵痛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老一代女排成员相继退役,女排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全运会项目设置接轨奥运,不少省市直接“扼杀”三大球项目,转投至回报率高的项目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排后备力量的发展造成二次冲击。

这一时期中国女排由于在世界女排大变革浪潮中战术因循守旧,球队定位不明确,技战术打法特点缺失,导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女排竞技成绩开始下滑。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女排痛失冠军,1989年世界杯、199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

1995年,“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前女排名将郎平接管教鞭,重新调整思路。她率领中国女排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成绩一度有所回升。遗憾的是郎平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1998年郎平辞职。

点燃雅典——重振雄风

90年代后期,中国女排坚持实事求是、严抓技术、刻苦训练的指导思想,认真总结失败教训,并在不断总结中改进,不断改进中提高,中国女排开启艰难的崛起之路。

进入新世纪,新任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大胆启用新人,重组后的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在2001年世界大冠军杯、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3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女排锦标赛、世界杯等几个国际赛事接连折桂。

时间来到2004年,雅典——一座充满了传奇与神话的城市。8月9日凌晨,随着彩色的排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等候多时的老将张越红高高跃起,将球狠狠地砸在俄罗斯队的界内。绝地反击!强势逆转!这一球,圆了中国排球20年的奥运冠军梦。“黄金一代”用奥运冠军的荣耀昭示中国女排再次崛起。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3:2俄罗斯队▼

实力回归:重铸辉煌

中国女排在雅典创造神话之后,随着黄金一代主力队员的伤病增加,整体竞技实力已失去绝对优势。随后七年间,频繁换帅、阵容青黄不接导致竞技水平稳定性不足,成绩波动较大。

进入新时代,中国女排重新定位,注重管理,以加速竞技成绩提升、重铸辉煌作为新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女排发展进入最艰难时刻,郎平再度出山,成为中国女排新生代的缔造者。在经过了新老交替的阵痛之后,郎平大胆启用新人,发掘了朱婷、袁心玥等一批水平一流的年轻球员。在郎平带领下,中国女排迈向新的征程,走向下一个巅峰。.2015年中国女排时隔11年再夺世界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更是从小组赛的涉险出线并在淘汰赛中越战越勇,依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积蓄已久的实力逆风翻盘,力挫各路强敌,时隔12年重回世界之巅……

与此同时,女排继续推行一系列较为深入又具有创新性的改革,竞技成绩开始了飞跃性的提升,这是新时代中国女排抒写的奋进之笔,更是新时代中国女排重铸的辉煌之路。

后  记

从艰难爬坡到辉煌的五连冠,到中间的青黄不接和黯淡,再到最后的王者归来……现实中中国女排面临的复杂情况,比电影中所展示出来的更难以想象。

抛开技战术方面的因素,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女排魅力三十多年经久不衰,可谓粉丝遍中华,纵跨几代人,是因为总赢球吗?恐怕未必。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女排输过比赛,丢过冠军,很少轻松取胜,还经历过漫长低谷。但是女排有韧性。上述磨难的背后,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和拼搏,是永远在逆境中不言放弃的女排精神。

去年完成十一连冠的赛后采访时郎平指导这样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我们看似习以为常的胜利,正是她们日复一日的训练、忍着伤病、咬着牙坚持下来的结果,每得一分都实属不易。正因此如此,我们才会更加理解女排精神的深刻内涵。

中国女排已不仅仅是一支缔造辉煌的王者之师,也是一种传承几代人的精神,历久而弥新……


文案:李佳滨 | 编辑:廖  璐

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

螺老师 18969909657(同微信)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感谢耐心阅读,喜欢一定要“在看”

每天5分钟,成为朋友圈的历史百科小达人

“星标”置顶不仅准时还不迷路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