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刑场真实旧照:浸猪笼的女子充满绝望,犯人锁笼子里供人参观

 大俗人精舍 2020-10-12

清朝刑场真实旧照:浸猪笼的少女充满绝望,犯人锁笼子里供人观赏 参观

对于很多人来说,清朝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一个朝代,荧屏上经常见到的清宫剧,更能加深人们对于清代的印象,而照片的发明,也为人们了解过去的这个封建朝代,提供了进一步的资料,早在1846年,在中国海关供职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成为了第一个将照相机带进中国的人,此时距离照相机发明只有7年时间。在此之后,随着传教士和革新派的大力推广,清廷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记录方式。

至于不少相机的镜头,也对准了一个神秘让人感到害怕的地方,那就是清朝刑场。

上面的这幅图片,来自于一个即将被浸猪笼的女子,而她的脸上,也是布满着绝望,在千年以来,浸猪笼通常用来被处罚偷情的人,在封建的思想下,女子如果死掉丈夫,就必须从一而终,不得改嫁,浸猪笼的惩罚措施也就大量发生。虽然有着朝廷律令,但是地方的乡长和村长同样有着很大的生杀自主权,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衙门来裁定罪名。

清代杀头,似乎比别的时期更为方便,刽子手只要揪住嫌犯的辫子,向后拉扯,就能起到了固定的作用。

这是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刽子手,名字叫做邓海山,于1925年去世,而他也见证了清廷刑罚的变迁,早在1905年,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修订法律的大臣沈家本奏请删除凌迟等重刑,得到了清廷的允许,最终凌迟和枭首、戮尸等刑罚都被取消,“永远删除,俱改斩决”。”

但是最基本的杀头,却保留了下来,虽然陆陆续续改为枪刑,但是一直到北洋期间都还有行刑的刽子手存在,到了1914年,斩首也正式被废除,而邓海山因为刽子手这个职业,没有讨到老婆,又失去了工作,最终孤独寂寞的去世。在此前他对于自己的人生遭遇,始终愤愤不平,并说道:“所杀之人,系犯国法,与我何罪?”

这张图所展现的,是一种叫做墪锁的刑罚,这种刑罚十分稀少,一般是皇宫来惩罚犯错的宫女,将女子锁在木头制作的笼子里面供人参观作为惩戒,,而全身上下都被严格固定,只露出头和手,每天会给她饭和水续命,犯人的自由和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而照片是1908年由法国人所拍摄,这也就足以说明,1905年的改革其实并不彻底,有着很多让人望而生畏的刑罚被继承了下来。

相信大家对于古代的枷锁并不陌生,这种枷锁一来是防止犯人逃跑,二来也相当于一种体罚措施,有个词语叫做“戴枷示众”,而根据清朝的律令,戴枷示众的嫌犯包括犯下了子孙不孝、忤逆等罪名,在审判完罪名后,要到衙门前或者是集市上示众,为此至少数个礼拜的时间,而枷的重量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大清律例》:“寻常枷号,重二十五斤,重枷则为三十五斤。”这一张张照片,也记载了过去沉重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