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高楼林立的金融街旁,隐藏着一座元代城隍庙 | 都城隍庙拍照记

 心尧九十八谈 2020-10-12

今日签到:序号123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北京

雾霾指数:46,绿色


【心尧爱北京】

这个城市散落着许多古老的建筑。

有些历经磨难,

浴火重生;

还有一些矗立在那里,

却已经死了。

以上是今天外拍回来后的心情。

下面进入正文。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有一篇

《城隍庙市》。

里面记录着明代时,

各类集市的开市时间。

其中城隍庙市的营业时间为

“月朔、望、念五日。”

念,即「廿」。

(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各有一次)

在当时是热闹非凡、

售卖各种珍奇物件的集市。

这里所说的城隍庙,

就是都城隍庙

(照片拍摄:心尧)

都城隍庙坐落在

如今北京西城区金融街的位置,

明时属于宛平金城坊。

现在仅存后殿(寝祠)一间。

整修一新也不过2005年前后的事儿,

以前上学的时候,

我们每天都看着学校墙外破败不堪、

长满杂草的屋顶,

编出各种各样的鬼故事,

还约着要一起进去探险……

当然也一直没这胆儿。

翻出几张上学时候的照片,

带着当时城隍庙一起照的少之又少。

还好有两张不怎么清楚的,

左上角就是没有修缮前的城隍庙。

原来曾经被我们嫌弃的“破庙”,

是如此重要的都城隍庙。

看它屋顶琉璃瓦的颜色,

以及彩绘的龙纹图案便能知其等级。

屋顶为黄琉璃瓦黑色剪边,

单檐歇山顶。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彩绘上施以金龙图案:

(照片拍摄:心尧)

该庙始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

名佑圣王灵应庙。

明永乐年间重修,

改名大威灵祠。

清同治十年(1871年)庙毁,

后修复后殿及仪门。

庙坐北朝南,

原建筑群共三进院落,规模宏大。

主要建筑全部建于中轴线上,

并建有牺牲所、井亭等附属建筑。

现仅存后殿。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都城隍庙是研究元代大都城

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

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还保留有三通石碑,

分别在后殿的西侧(两通)、

东侧(一通)。

《中棚圣会碑记》(东侧)

看不清碑上刻的年代,

查到的一些资料说是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

(石碑正面 / 照片拍摄:心尧)

(石碑背面 / 照片拍摄:心尧)

《圣谕挂灯老会重修京都城隍庙挂灯会碑记》(西侧)

这座认清了年代,

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

(石碑正面 / 照片拍摄:心尧)

(石碑正面 / 照片拍摄:心尧)

(石碑背面 / 照片拍摄:心尧)

还有一小段留存下来的老庙墙,

一方龟趺石碑的基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你在守望什么?

你在保护什么?

你所惦念的,

如今都还完好吗?

(照片拍摄:心尧)

你的眼前是沧海桑田,

若你能开口说话,

会给我们讲述些什么?

你认识这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吗?

你知道这条街现在叫金融街吗?

你还找到得到家吗?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比较喜欢都城隍庙这种保护修缮的方法,

并不是一味地修葺一新,

弄得面目全非。

一些散落的、破碎的、老旧的,

就那么放在那里。

时光留下的痕迹,

不动。

就像有时候,

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都城隍庙迎来了它的秋天,

希望它能一直好好地、

继续守护着北京的四季。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照片拍摄:心尧)

本来还计划去拍恩济庄关帝庙定慧寺

结果两个都没拍成。

不是拆了,也不是废墟。

两个被列为文物的地方都还在,

而且保存状况都还挺完好。

问了关帝庙门口儿值班的保安小哥,

他表示绝对不能进,也不让拍照。

他说这里是部队的地方,

住着老干部。

我问他那能帮我把关帝庙上

那块 “海淀区文保” 的牌子照一下吗?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座前殿,

“不就是一个破庙么,

有什么好拍的?”

……

是啊,不就是一座破庙么。

我何必这么执着。

在大多数人眼里,

这里就是一座破庙。

住着一些跟日常生活没有交集的人。

至于定慧寺,

也只是在墙外大概照了几张屋顶和房檐儿。

这里也是被横杆拦住,

牌楼的柱子上写着:

“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

旁边挂着一块北京市文物保护的牌子:

·· 恩 济 庄 关 帝 庙 ··

据清代《日下旧闻考》记载,

“清雍正十二年,

世宗胤禛赐内监茔地一区,

名恩济庄。

并于其地敕建关帝庙。

于清乾隆三年一月落成。”

关帝庙坐北朝南,

钟楼和鼓楼仍在,

依稀还能望见中部的大殿。

·· 定 慧 寺 ··

明清两代京西名刹,

始建于明宣德年间。

寺初名善法寺,后改称云惠寺。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赐名定慧寺。

寺坐北朝南,

现存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及东西配殿。

大殿保留了明代建筑形式,

寺内保存有明正德、万历,

清康熙、乾隆敕谕碑记等五块。

1990年2月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这些资料都还能查得到,

只可惜不能亲眼得见。

连镜头都无法记录下的东西,

只能在心里默默期待某一天,

这样的文物也能被腾退。


- FI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