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贴11年耗资数千亿,新能源车虽不是真环保,为何还要力挺?

 车经社 2020-10-12



补贴11年耗资数千亿,为何要大力推广电动车?答案值得国人深思……



北京车展是今年硕果仅存的全球A级车展,不知道屏幕前的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或许,有人看到了国际车展应有的繁荣和喧嚣,有人看到了合资与自主的贴身肉搏,还有人看到了部分品牌的无奈缺席,但我看到的却是:不管你接受与否,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车)的时代即将来临。

纵观此次北京车展,从自主到合资、从造车新势力到豪华品牌,无论是大众、福特、本田,还是宝马、沃尔沃、保时捷,都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约160台新能源汽车完成首发亮相或正式上市。

毫无疑问,以“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0北京车展,俨然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盛会”,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下一阶段。

200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补贴已耗资数千亿,很多人觉得其中大都被“骗补”,因此一度对政策本身持有怀疑,但如今情况却大不一样。因此,我们是否应该静下来仔细想想:为何要大力发展电动车?

谈及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能源战略。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虽然电力不完全是绿色能源,仍有很大比例依靠火力发电,但2019年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8%。

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加上大部分要通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进行水运,好比“生命线”被别人掐住了脖子。所以,如果换一种我们有比较优势的能源,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相对于石油来说,我国是发电大国,煤炭、天然气、核能、风能等优势资源均可转为电能。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先是能源战略的需要。

现在很多人埋怨电动车充电慢、有里程焦虑,远不如燃油车,其实没考虑到油荒。油荒时,有里程焦虑的应该是燃油车主了。

至于环保问题,只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分散的移动污染源治理难度远比集中的固定污染源治理难度高。所以,治理排放超标发电厂的难度远比治理上亿辆尾气超标汽车的难度小,这就是环保领域的降维打击。

也有人说,发展电动车是为了弯道超车。简单来说,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制定的汽车工业游戏规则里,我们没有好机会了。

很多人总觉得没什么是不可能的,但大多数说everything is possible的人,其实是因为不懂,甚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传统汽车行业发展了100多年,很多规则不是那么容易颠覆的。

汽车行业由于其重资产投入的属性,让其任何一个有核心价值的技术产出,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个单位都是百亿。在过去100多年里,德国、美国、日本的汽车厂商,已经在发动机、变速箱、悬架、电控系统等核心领域投入了不知道多少个百亿。

这就是传统汽车行业护城河的制高点。即便我们豪掷千亿、苦干十年,在燃油车领域也最多能与国际厂商“齐头并进”。

错过就是错过了,不需要纠结于过去,我们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别在传统燃油车赛道里硬扛。

电动车脱离传统燃油车赛道,带来汽车行业游戏规则的改变及竞争格局的重构。比如,全新品牌、全新供应链的崛起,宁德时代就是很好的佐证。

回想10年前,宁德时代还鲜有人知,而现在的宁德时代,已经是汽车行业世界级的供应商,奔驰、宝马等电动车用的也是宁德时代的电池。试想一下,在燃油车领域,我们的发动机、变速箱能走到这一步吗?

道理简单的很,别用胳膊拧大腿,好比人家练武术几十年了,你要挑战他的话,需要做的是去造一把枪,把枪法练好,而不是现在去学武术。

把游戏带到我们自己的规则里,让过去100年的积累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这才是大战略。这和中国芯片产业或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但芯片产业面临困局。

众所周知,现在的芯片以硅为载体,是硅基芯片。为了让中国芯换道超车,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彭练矛和张志勇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了20年碳基芯片,解决了长期困扰碳基半导体材料制备的瓶颈,使其制备出的器件和电路在真实电子学表现上首次超过了硅基产品。

碳基芯片不用硅了,相当于一种颠覆。因为技术路线不一样,这可以让原本制约中国芯发展的光刻机、专利、技术等问题,再也不是难题。

当然,目前关于碳基芯片,更多的还是理论环节,但从目前已掌握的技术来看,一旦成熟,碳基芯片将有望把集成电路技术推进到3纳米节点以下,性能将超越硅基芯片10倍以上。

可见,硅基芯片短时间内追上是不可能的了,但碳基芯片完全有可能让中国芯达到真正的世界领先水平。如果把握好、发展好,中国芯将依托碳基芯片,实现“换道超车”。

人们常说燃油车在100年以前打败了电动车,其实只是燃油打败了电池,并不是内燃机打败了电机。随着技术的发展,内燃机车早已被淘汰,电力机车进化为高铁,电机、电池也开始向汽车内燃机、燃油发起反攻。

当然,电动车的发展道路还很长,要对汽车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还需要迈过电池技术、电池成本、电池安全、充电效率等多个门槛。但我能清楚的感觉到,新能源汽车补贴近11年,虽然耗资数千亿,但实际价值远不止于此。

最后一句话,送给那些还在“质疑”电动车的人:

真正的大智慧,在很多人眼中,经常是愚蠢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