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压迫自己的孩子,却一直以为是为了孩子好

 peng8jian 2020-10-13
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压迫自己的孩子,却一直以为是为了孩子好

无奈的孩子们

只能为大人们委曲求全,

大人们还在一味地要求孩子

活成他们期望的样子,

……。

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压迫自己的孩子,却一直以为是为了孩子好

你觉得在孩子心中,父母最常对孩子说的话是什么吗?

想要找到最权威的答案,你得问孩子,而不是父母。

为此,我曾特意问过一些小朋友,得到的答案竟然出奇的一致,就像是他们商量好的一样——

“快点!快点!!快点!!!”

在聊到这些问题时,其中一位六岁的小男孩的回答颇具代表性,让人印象深刻——

问:平时爸爸妈妈经常对你说的话是什么?
答:催我。快点,快点。快起床了,快点换衣服,快去写作业,……,想出去玩就快点。
问:你喜欢爸爸妈妈这样“提醒”你吗?
答:不喜欢。
问:为什么不喜欢呢?
答:因为太催了,我不喜欢别人催我干一件事,每件事我都想自己干(做决定)。
问:爸妈催你时,你有什么感受?
答:蒙蒙的,一种灰蒙蒙的感受。
问:那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喜欢爸妈怎样对你呢?
答:平和的方式。
问:这样催你,提醒你不也挺好吗?
答:但我不喜欢这种方式。
问:如果再遇到爸妈这样催你,你会怎么办?
答:可以假装听不见。
……。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还会发现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

不要看电视了、不要打游戏了、不要玩了、……; 再这样爸爸妈妈就生气了给你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听; 不停地讲道理; ……。
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压迫自己的孩子,却一直以为是为了孩子好

事实上,暂且抛开孩子当时的具体行为不说,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很多父母并未意识到这些“夺命催”、“口头禅”对一个孩子的杀伤力。

举个例子,假设你单位有一位“夺命催”的领导,动不动就让你这也快、那也快,甚至要求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还会跟你说一大堆道理,你会怎样?

换做是我,要么有选择地听,要么辞职一走了之。

但是,孩子那时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前者。

你可能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呀!

但你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好心不见得办的都是好事。

因为我们在语言和行动中夹杂了太多的命令、不满、指责、大道理以及其它负面的情绪时,遮蔽了好心。

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压迫自己的孩子,却一直以为是为了孩子好

还有一次,我在医院见到一位父亲领着自己的孩子来打针。

临打针前,孩子的小嘴终于抿不住了,泪花瞬间涌了出来,对爸爸说:“爸爸,我害怕。”

爸爸边拉他到身边,边“安慰”已经开始抽泣的孩子:“你不要害怕,这有什么可害怕的。”

……。

这就好比你正伤心难过时,旁边的人安慰你说:你不要伤心,这有什么可难过的。

这种缺乏情感共鸣、敷衍式的安慰,恐怕只会彻底打消孩子与你交流的欲望

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压迫自己的孩子,却一直以为是为了孩子好

类似这样的故事罄竹难书,长此以往,它们只会导致一个结果——

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因为孩子的情感被压抑而无法表达;孩子的节奏必须符合大人的脚步;孩子的内心必须迎合大人的想法

无奈的孩子只能为大人们委曲求全,大人还在一味地要求孩子活成他们期望的样子。

在孩子面前,成年人因为做什么都比孩子做得好,往往会有一种先天的心理优势,再加上成年人是孩子天然的监护人,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必须接受我提出的一切。

但是,倘若你跟着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在一起,这个人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会更无法忍受。

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由此造成的冲突,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家庭与社会问题的根源也正源自这里

似乎成年之后的人,除了只会用“说教、讲道理和命令”等方式与孩子沟通之外,就别无他法了。

这完全在于我们并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认为这就算是已经尽了教育孩子的义务。

其实, “霸权教育”所导致的结果,必然会促使孩子在你面前封闭自己,与你明争暗斗。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会有反抗,人性使然。

大多数成年人都在压迫自己的孩子,却一直以为是为了孩子好

啰嗦了这么多,你一定会问,那到底该怎做呢?

事实上,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有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意愿和动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遵循以下“二十四字黄金法则”,用合适的方式正确的引导和激发孩子——

遇事之前,对方式方法要先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标准度量一下。

比如准备开饭了,孩子还在那里专心的玩,你直接去催,而且一道紧似一道,甚至强令孩子停止游戏上桌吃饭,显然操之过急,火候不够。

遇事之中,“先行商定,言行必果”

这时,你可以对孩子说:饭马上就好了,看你玩的这么认真,咱们再玩三分钟,时间到了妈妈叫你,要不饭菜凉了,吃了就生病了。
有的孩子可能会找出一堆理由讨价还价,你可以坚持,也可以找个理由将时间延长至五分钟,但明确告诉孩子时间一到妈妈只叫你一遍,错过了饭点儿就没有饭吃了。

事出之后,“冷静应对,说明原委”

假设孩子因为玩,耽误了吃饭时间或是完全错过了用餐而哭闹,你只需告诉孩子:你现在在哭,情绪不稳定,等你哭够了,再来找妈妈,妈妈会跟你谈谈。
当孩子冷静之后,你就可以心平气和但言语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你也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孩子,相信以后你会做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