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走三步棋,化解类风湿,扭转“外寒里热”!这方子不能忽视

 人老颠东 2020-10-13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实用中医外科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啊,我给你聊聊类风湿关节炎。

       说起这个病,我除了之前介绍的一些东西外,还有一张方子,珍藏至今。

       通过这张方子,我真的是学到了很多,至今还在受益。

       我给你从头到尾讲一讲。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上海杏林名宿,在全国中医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董建华老先生。老先生生前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

        一次,董师接待一个患者,年纪不大,才44岁,但是类风湿关节炎很严重。两侧手指都变形了,呈梭型肿大。而且,她的肩关节受累,无法向上抬举,特别怕冷,感觉到自己体寒。脉象,也是沉细的。

         所有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患者体寒,当散寒通阳。她之前看过中医,喝过汤药,也的确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但是,结果却是,用了药之后不但没好,反而疼痛加剧。

         董师认为,问题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于是,他仔细查看患者舌象,发现此人舌红苔黄,平时口苦,而且小便短黄。

         看见没,这是活脱脱一副热象啊!

         这个患者,外表看,畏寒怕冷,而身体里头却有热。这显然是外寒里热、寒热错杂之体啊。从前的中医,只是用温阳散寒之品,无形中加剧体内热势,难怪病情反增呢!

         想到这里,董师仔细揣度,思路跃然于脑海。随后,他提笔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制川乌15克,石膏15克,桂枝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苍术10克,秦艽10克,威灵仙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制乳没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结果,6剂之后,患者诸证悉平。尿黄,口苦等现象也都缓解。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给你简单解析一下。

          其实啊,董师在治疗这个患者的时候,下了三步棋。

          第一步棋,散寒。这个人,形寒肢冷,畏寒,而且关节触碰上去不红不热也不肿。这的确是有寒。是寒邪郁滞经脉啊。怎么办?散寒呗!这配伍里头,制川乌、桂枝、苍术、秦艽、威灵仙,都是散寒祛风湿的。这是第一步棋。

           第二步棋,清热。此人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这就说明寒邪郁滞日久,生了内热啊。怎么办?清内热。前文配伍里头,石膏、知母、黄柏、生地,都是用来清里热的。 

           第三步棋。既然是疼痛,必然有瘀滞。治疗痹症,离不开活血化瘀。所以,配伍里头有赤芍、川芎、乳香、没药来活血化瘀。

            你看看,这不就是三步棋吗?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把外寒里热的问题化解掉,把郁滞的血脉打通,病就好了。

          我把这个写出来啊,供读者朋友们参考吧。其实,这个类风湿,病因和证型都是挺复杂的。像这种寒热错杂的案例,不少见。我把老一辈中医人调治此类疾病的验方解读出来,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启迪。如果能对您改善病情起到一点帮助作用,那就太好了。

         当然了,您接收到我的信息之后,不要谢我。我也不想接受你的感谢。要谢,就去谢谢那些中医的老前辈。是他们用毕生的经验,留下这么多宝贵的医学遗产。你、我都一样,都是学习者、模仿者、追随者。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