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岁逆袭成功,姜子牙靠的是什么?

 昵称535749 2020-10-13

全历史

一个让你多个角度解读世界的APP10-09 15:48

近来,最期待的一部电影就是国庆节将要上映的《姜子牙》了。

一来是出于其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后续作品,从预告片出来便备受关注;二来是新近没有什么好电影,原本以为《花木兰》会成为爆款,没想到折戟沉沙,在剧情设计上漏洞太多,且导演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东拼西凑,惹了众怒。

故此,对《姜子牙》的期待便更水涨船高。

500

随着时代变化,迪士尼或者好莱坞这样的电影大佬也不能随便忽悠中国市场和观众了,我们不再因为名气去热捧一部影片,纵然电影大部分由中国演员出演。

在市场化阶段,一切都要以实力和质量为基础,没有十足的诚意,失败便是必然。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导演的功力,因为一部成功的商业化作品,做重要的是尊重市场以及观众;其本质便是尊重特定市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集合体,文化认同在作品成功的道路上可以起到关键作用,《花木兰》便是在这一方面不足,才注定了失败。

500

关于1999年动画版《花木兰》的中国风设计,思考了外国人对中国风的理解,并对比了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符号特点。

基于这样的区别,很多外国人制作的中国文化作品大多不伦不类,概因特定文化水土养育的文化群体,特定文化本能地会在作品中寻求文化认同和文化源头,以期获得归属感。

寻不到或者只找到错误的,便会失望。毕竟南北朝的人住在福建土楼里,就像南北战争的联邦军队跨过金门大桥,进攻五角大楼一样违和。

500

而《姜子牙》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古代人物之一,姜太公的故事太过深入人心,我们希望这部作品可以继承《哪吒》的成功经验,要知道观众不是不喜欢改变,而是讨厌胡编乱造。

据史书记载,姜子牙生卒年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500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这里说的“非虎非罴”,因字音问题,后世讹传为飞熊,故此说“飞熊入梦”为得遇贤臣。后来西伯侯姬昌在渭水边遇到了“愿者上钩”作行为艺术的姜太公。

姜子牙大半辈子怀才不遇,杀过牛羊买过肉,开过饭店卖过酒,据说到了七十岁还一事无成。

500

《战国策·秦五》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尉缭子》说:“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

《韩诗外传》说:“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居于朝歌。”

汉代刘向的《说苑·尊贤》也说:“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

说法不一而足,但可看出他确实在前大半辈子里都很失败。

看到这里,有多少人心里长出一口气。我们这些被社会家庭催着三十而立的人,终于可以大声说一句“姜子牙七十岁还在河边钓鱼呢!我着什么急!”

500

他还有个老婆马氏,据说十分泼辣,嫌贫爱富,经常嫌弃姜尚,最后离他而去。

后来听说她前夫做了周朝的丞相,封侯拜将,于是又想回来,姜尚将一盆水泼在地上,道:覆水难收。这可能是传闻,不过确实有一种说法是姜子牙比较怕老婆的,受了马氏不少的苦。

《战国策·秦五》记载:姜子牙是“齐之逐夫”,高诱注解说是“为老妇之逐”,即姜子牙是作为赘婿(上门女婿)被老妇逐出的。刘向也说“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说苑·杂言》),最后被老妇逐出家门,所以说“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说苑·尊贤》)。

500

作为历史人物,这些传闻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来源,增添角色塑造的丰满程度,若发挥的好,可以成为一个热梗。

不过虽然姜子牙七十岁了还一事无成,但人家确实有真才实学

众所周知,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鲜有人知的是,七书中的《六韬》被证实为姜子牙所作

500

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了《六韬》一书,在汉武帝以前就流行开了,否定了《六韬》是古人伪托姜尚所著的怀疑,进一步证实了姜子牙在军事理论上的著述是真实的。

这样一来,《封神榜》中,姜子牙作为军师算无遗策的形象,就得到了充分的历史证明。

故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姬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可见,男人不怕傲,就怕傲气十足还腹中空空,那可就是真的要做好一事无成的准备了。

500

《姜子牙》作为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我们很快就将知道值不值得这许多的期待;不过姜子牙作为历史人物,却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永远值得努力和等待。

当前我们有太多的压力而心浮气躁,这个时候更要明白焦虑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沉心静气,才能有机会一飞冲天。姜太公七十岁都没有放弃自己,我们还年轻,更无需唉声叹气叫喊壮志难酬了。

5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