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军 | 家,不是情绪的垃圾场,而是爱的疗愈场

 华雅智航 2020-10-13

李军老师你好:

我一不顺心,回到家就会没事找事,对家人挑剔,一定要发泄出来才会觉得心理舒坦,但之后心情都很差,家里被我折腾的乌烟瘴气。

有时情绪失控,还会歇斯底里冲着家人喊叫、摔东西、骂人,我觉得自己跟神经病一样,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很担心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糟糕,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咨询者在华雅智航公众号上的留言,这个问题虽然不能用三言两语或者是简单的大道理就能解决,我也给了一些可行的调整方向和建议。

有《情绪管理·有效沟通》知识学习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华雅智航公众号李军课堂,搜索情绪管理有关的音频课程,在线学习。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对外人耐心和宽容对他人给予的一点点小恩惠,就会铭记感激对家人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把所有的坏情绪都留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忍受。

这样的,你熟悉

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可能是我们的另一半,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在对外人和家人的态度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他们大脑里有这样的逻辑外人不熟,会记仇也得照顾自己的形象和面子,家人则关系亲近,不会挑剔

殊不知,与家人关系亲近,不代表家人对坏情绪可以免疫家人不会挑剔,也不代表家人的心不会在一次次的坏情绪中受伤。

很多人在外边,对所有人都能客客气气,遭到挫败或不顺也都可以压制情绪,强装无所谓。回到家里却瘫在沙发上,唉声叹气。沉着脸,对家人指手画脚,言不择词,稍有不顺心,便大喊大叫,更有甚者,还会动手摔东西、打人,肆意宣泄

结果,伤害了最亲近的人,却不自知,还心安理得地认为,家本来就是卸下伪装的地方,殊不知,家人也会被他一个人的坏情绪影响,自然而然地接收了他的情绪垃圾。

而情绪是有能量的,遭受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失落烦躁、焦虑、压抑、恐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和有效释放,会滞留在身体里,吸收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形成一个个消极的能量场,不断地吸引负面的事物来到我们的生活中。

久而久之,家人之间的各种矛盾、争吵开始频繁出现,内心的不满和委屈也堆积的越来越多和家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最终影响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

著名领导力大师史蒂芬·柯维一本书中写道:“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沟通,30%是内容,70%是情绪,所以即使学习再多的沟通技巧,如果不能管理好情绪,沟通效果就会受阻,很难取得想要的结果!

因为本该理智的思维,可能会被那些不好的情绪左右,还可能以否定和抗拒的心态接受信息。

情绪是一种奇特的传染病一个人有情绪了,其他人也会无一幸免地受到感染被坏情绪感染的一家人,在一起碰撞,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以最好的情绪状态带着爱回家,与家人分享,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里边有一段故事,很感人:

一位智慧的女人,她的家中,丈夫温和体贴,孩子活泼可爱幸福和谐的气氛充盈整个家庭

她的家除了房门上挂着的一木牌,上面写着“进门前,请抛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此外,跟普通的人家没什么区别

邻居和朋友都不解地问“你用这块木牌提醒你的家人,真的有用吗?

解释说:“我并不是提醒他们。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我原来认为都是他们不对,其实,我自己也有原因!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收到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看起来,好像是一块小小的木牌起到了效果,背后的逻辑却是“镜像”的原理。每个人都是其他家人的一面镜子,想要家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我们,我们先要对家人呈现出什么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以行行色色的角色,在生活和工作中穿梭,被各种身份定义着,如老师、学生、老板、领导、员工等,而家庭里的角色,如父亲、母亲、子女、丈夫、妻子等,常常因受到工作的冲击被忽视。家,则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工作的延伸空间。

不是回收负面情绪的垃圾场是最该珍惜的地方。

家里,生养我们的父母,有陪伴我们终老的爱人,还有我们疼爱的孩子,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该成为收纳我们情绪垃圾的垃圾桶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努力做到像故事中那个木牌上所写:进门前,请抛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让爱的能力在家中疗愈,用爱去温暖家人,你可以做到吗?

关注华雅智航公众号在线课堂,搜索情绪管理有关的音频内容,在线学习《情绪管理·有效沟通》课程。

通过学习,把最好的情绪给最重要的人,不要等到满目疮痍后空留遗憾,这是对生命中美好真正珍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