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亥篡位?一切都是始皇安排,李斯赵高只是奉命行事

 昵称30176927 2020-10-13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也是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给后世的王朝立了一个典范,从而开始了二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不过秦朝的统治时间非常短,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被汉朝取代,只存在了14年,这样的结局也是让无数历史爱好者感觉惋惜,而后世的人都将秦朝的灭亡怪罪于胡亥,认为是他篡夺了本该属于扶苏的皇位,让秦朝失去了一位仁和的君主,才逼得农民造反,抛开造反的问题不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胡亥真的是篡位吗?

在这里,我们就要提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扶苏的身份。

扶苏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却并不是太子,而是长公子,而在战国时期,只有被立为太子的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秦始皇从未有过皇位一定是由扶苏来继位的想法,既然不是太子,那么无论是胡亥,还是秦始皇其他的儿子,他们都有争夺皇位的资格,而秦始皇既然不选择立扶苏为太子,那么就说明他也在考虑,皇位不是扶苏的,那么又凭什么说是胡亥抢夺了扶苏的皇位呢?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胡亥就是秦始皇死前选择的继承人,而在这中间牵扯到法家与儒家之间的争斗,在历史记载中,总是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并未得到六国民众的效忠,实际上并非是所有人都反对秦朝的统治,至少当时的读书人就有很多拥护,其中就包括了儒家,术士,在秦朝建立后的几年,秦朝的朝堂上出现了很多儒家的人,而且还身居高位,但只要是了解战国格局的历史爱好者都知道一件事,秦国是以法家为主,而儒家,术士主要集中在燕,齐,鲁三国,而在战国时期,这些人还有另一层身份,都是读书人,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反对秦朝的统治,不然怎么会出现在朝堂。

既然儒家是支持秦始皇的话,为何会出现焚书坑儒的事件呢?主要还是儒家想要通过逼秦始皇立扶苏为太子来确立儒家的地位,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信奉周礼,而在周礼中,立嫡长子为太子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受看中,而信奉儒家的诸侯国,不是被亡国,就是整天被其他国家欺负,试问这样的理念怎么会被秦始皇接受,于是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儒家建议秦始皇学周朝一样分封天下。

儒家做出这样的决定,暗中还有一个阴谋,那就是保护扶苏,因为从秦始皇大力推举法家的行为中,儒家已经看出秦始皇是不会认同自己,于是他们就聚集在扶苏身边,在儒家的教育下,扶苏成为了谦谦君子,但当秦始皇不喜欢扶苏的时候,儒家的人就想要通过怂恿秦始皇分封天下来让扶苏去外地当诸侯王,而一旦秦始皇真的那么做了,那么秦始皇其他的儿子肯定也会被封为诸侯王,即便以后胡亥继位,也绝对不敢杀扶苏,不然就会遭到其他诸侯的反对,但这样的做法就会让秦朝再次变成周朝,秦始皇好不容易才一统天下,怎么可能会让春秋战国这样持续数百年的乱世再现!

实际上扶苏也的确不是一个好的继承人,如果是在太平时期,扶持可能是一位堪比宋仁宗的好皇帝,但当时秦朝刚建立,六国旧地还藏着无数准备叛乱的人,如果让扶苏继位,靠那帮只会动嘴的儒家子弟是绝对不可能稳固政权,甚至可能会出现用招安的办法来安抚那些叛乱,别认为不可能,在后世二千多年的历史上,儒家最喜欢玩的一套就是招安或者妥协,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国家资源来换取所谓的“和平”,而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早就在和儒家的接触中发现了这一点。

扶苏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被赶出咸阳,这实际上也是秦始皇的一种态度,告诉所有人扶苏已经失去了作为继承人的资格,如果扶苏继位,肯定会在儒家的忽悠下推翻秦始皇所制定的很多东西,甚至还真的会再次分封天下,那岂不是相当于打秦始皇的脸,告诉天下人,作为父亲的秦始皇做错了,现在就由作为儿子的扶苏来改正,至于为何选择胡亥,很有可能是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一直伴随在身边,再加上在秦始皇的熏陶下,胡亥的观念与秦始皇一样,让胡亥继位不用担心自己的政策会被推翻。

至于赵高与李斯密谋改遗诏的可能性就更没有了,秦朝王室能延续几百年,怎么可能没有手段防范这些,而且李斯可是扶持的老丈人,如果不是秦始皇的命令,李斯再傻也不会阻止自己的女婿登基吧!只不过秦始皇没想到自己的小孩子是狠角色,居然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