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第三期 0-3岁低龄宝宝玩什么?五感中的听觉训练你忽视了吗?

 肉乎家 2020-10-13


    公众号原创文章都是肉乎爸妈自己业余时间总结整理的,请大家摘抄时注明出处。虽然没有多么专业的知识,但在写每篇文章之前,心里都会默念肉乎的名字,想着这篇文章会给肉乎小朋友带来哪些积极正面的改变,所以原创文章可以说是肉乎爹妈用心给肉乎做的一次次功课。当然也欢迎大家转发,其他小朋友们能从中受益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了~

        肉乎家的老朋友一定发现了,肉乎家6群(育儿交流专用)开始了“打卡”功能。公众号回复“打卡”参与进来~

        相比于之前的大量分享早教学习素材,大家围观、点赞、收藏、继而压箱底这种模式,我们更希望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让每次的分享不论从时间上、还是心理上,都更容易付诸实践。毕竟知识再好终归是别人的,收藏夹、网盘里堆满了也不如自己实践一次不是吗?

        事实上这个形式异常受欢迎,算是远超出我们预期了。“打卡”陪娃不过才试运行了几天,就已经有很多宝妈分享了自己的陪娃经历,有创意的点子、有价值的心得,小朋友或温暖或搞笑的成长瞬间,统统在每天完成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被分享出来。

        这样一来敦促自己,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二来就像刷朋友圈一样简单,翻翻别人打卡的内容,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我们之前说的“组团打怪”,经验翻倍;最后娃的成长点滴也被很好的记录了下来~

        也就是说从这一系列文章开始,我们会逐渐缩小每篇分享的篇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通过简化分享的内容、让更多家庭“真正”参与进来,拒绝眼高手低,摆脱那种没有行动却时常自责愧疚的恶性循环!


      进入今天的正题~!

      我们常说的五种感官包括: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家长有意识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刺激孩子相关的感官功能的发展,在最合适的时机(敏感期)进行最合适的引导,通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蒙台梭利早教手册中提到过,听觉往往是最不为家长所重视的一个感官能力。

        其实,与成人的听觉能力相比,孩子的听觉敏锐程度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如果能及时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种敏锐的听力就会一直伴随到长大成人。今天的文章,我们就针对婴幼儿的听力训练,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肉乎家育儿群前几天正好有位YOYO妈妈分享了自己准备陪娃玩的各种游戏笔记,其中听觉方面的游戏还蛮多的。贴几张,大家参考一下哈~

根据宝宝听觉发育的进程,我们可以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刺激——

0-6个月: 锻炼孩子追踪声音的能力,促进听力发育

听声辨位,用小铃铛,沙锤等等在不同位置发声,引导孩子寻找。或者爸爸妈妈轻声呼唤孩子的名字。

1-2岁:追踪声音,辨别声音的远近

闭上眼睛,仔细听。爸爸妈妈拿着发声玩具慢慢靠近~

1-2岁:分辨不同声音的能力,增加对事物的认知

不同材质不同物品用小筷子之类的敲击发声。

除了上面这些,再分享大家3个听力小游戏~

 听力感官瓶

最简单的制作方法就是,拿个空瓶子,选择各种不同的东西装进去!

关于感官瓶强烈建议大家参考之前的文章,给小小娃多制作一些~

“破瓶破罐”在娃眼里可能比那上百上千的玩具更顺眼,何不花点心思做成美腻的Sensory Bottle感官瓶呢?

 彩蛋- 辨声

把彩蛋里装不同的东西,晃晃听听到底是啥?

(这个蛋🥚可以在某宝搜 复活节彩蛋购买)


 自制打击乐器

最简单的把家里的锅碗瓢盆能敲打的都拿出来尽情的敲吧

当然还有高级的,比如自制拨浪鼓,自制快板等等,具体操作请看下面的视频哦~


或者制作一个炫酷玻璃瓶七彩琴~


噢啦,就这些,陪娃玩起来吧~

        这个公众号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家肉乎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

        肉乎爸妈利用业余时间经营这个公众号,时常为了一篇文章内容能够更加丰富、父母读起来有更多收获、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多欢乐,连续几天熬到半夜整理资料、修改文章;就像文章开头说的,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用心为小肉乎的成长做的一次次功课。

        哪怕出于私心,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认可,当然能够让更多的宝爸宝妈参与进来一起学习进步,一起快乐育儿,本身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