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员感受:扬起教育事业的“抛物线”

 阳光之波 2020-10-13

作者:赵德彪,衡阳市第六中学教师,C409项目参训学员,目前隶属于第二组。

        如果说第一次线下集中研修是“清爽可口的早茶”,那么第二次线下集中研修可谓是“营养丰盛的大餐”。王子权、邓水平、黄佑生、廖湘楚、梁陆元、邓光早、欧阳翔云、张思明、李科敏、刘宇明这十大专家教授轮番刺激了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我的心灵在颤抖,我的理念在蜕变,特别是张思明教授讲的教育事业“抛物线”,刺得我茶饭不香,夜不能寐。

         张思明教授指出,一般的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变化呈一条抛物线,年轻时呈上升趋势,30岁至40岁左右时到达抛物线的顶点,过后就开始回落。而那些倔骨头教师在到达抛物线的顶点后还会再抖几下,上扬几次,画出人生最美的曲线。回眸自己人生路,感慨万千。1983年从零陵师专毕业的我,开始在一所初级中学传道、授业、解惑了。10年后又进身一所高级中学。年轻时的我,还有点雄心壮志。嫌专科学历太低,1988年拿到了湖南教育学院本科函授文凭。在教学上,成绩名列衡阳市中上了还不知足,还总想搞个什么金、银、铜。还经常参加市里的教学比赛,搞个什么奖状。觉得单纯教学不够味,又搞起了教研教改,写起了论文。1990年至2003年期间在国家级物理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在省级物理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还参与过学校申报的市级课题研究。教育局肯定了我的业绩,1997年破格把我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当时真有点飘飘然。我是一个凡人,自然是“辉煌过后是暗淡”。在2003年跨入“不惑”之后,我每天是“写写教案上上课,改改作业悠闲过,心安理得等下课”,我迷茫了。是“国培”敲醒了我的黄粱梦。余下来还有6年时间,我还能不能把教育事业“抛物线”的尾端再往上扬起一次呢?

        我想我能的。第一,有天时。现在网络很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培训工作,网络研修的机会年年都有,可以不断地充电学习,与时俱进;第二,有地利。我们学校地处衡阳市中心,到市教育局和市内各兄弟学校都很方便,可以及时寻求指导和帮助;第三,有人和。我校属衡阳市一中教育集团分校,教研教改归周慧颖主任和蒋阳波老师统一领导,再加上在国培中又认识了那么多专家教授和有志同仁,人力资源丰富。有了这天时、地利、人和,何愁教育事业的曲线不上扬。

        国培,你让我醒悟。国培,你让我重生。国培,你给了我信心。国培,你给了我能量。我一定要将教育事业的“抛物线”再次高高扬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