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诗风骨】毕福堂 诗五首

 诗生活 2020-10-13

诗人简介:毕福堂,男,曾在天安门国旗班站岗,后转业回地方,曾在山西电视台、山西省文联《火花》编辑部工作。做过杂志社诗歌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等职务。其间到基层挂职过县委副书记。现任山西省文联《九州诗文》杂志社社长、主编。先后在《诗刊》、《星星》、《绿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选刊》、《萌芽》及香港、台湾等报刊发表作品五百余首(篇)。部分作品被全国十余家出版社选编、刊登。出版过个人专著《摇篮梦》等三部。《世界名人录》、《中国新诗大辞典》、《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等先后载文对其创作业绩进行了介绍。曾四次参加世界华人诗歌研讨会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研讨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

毕福堂诗歌欣赏

哪里有这样一朵玉兰花

哪里有这样一朵玉兰花

乳白     细嫩    凝脂般滑爽

身在红尘    却一袭素披

纤尘不染    是冰清玉洁的魂

这旷世奇葩    风韵独有

冰川    雪原    皆虚设的布景

白莲花般的泉眼   依然不是

清凉沁脾的皓齿般的笑靥

铁鞋踏破    无有

众里寻她千百度   哪觅

难道只有天庭    才有惊鸿一瞥

像玉兔般的温顺

又似嫦娥样的婀娜

而这一切    或许只有梦乡才能绽放

或者   天地之交的峰巅上      

晶莹的叶露    闪着似曾相识的秋波

杜甫草堂

穷困潦倒的时候

秋风也欺人

瘦骨嶙峋的茅草

本就战战兢兢

却又被掀了又掀

像揭着一层一层的老皮

直至透风漏雨

糟糕的心绪屡被打湿

阳光仿佛总也不暖

执笔的手不暖 吟哦的胡子不暖

而酒杯里从未凉透的

四野此起彼伏的 风声雨声

照样穿肠而过

五脏六腑翻江倒海

簇拥着浣花溪起起伏伏

汇入远方的长江

太湖一瞥

在湖心岛

漂亮的邮轮不动的时候

红嘴鸟们似乎也很安静

仿佛对眼前这个近邻视而不见

甚或厌倦了对方的存在

不闻 不看 形同陌路

而一声汽笛过后 船启航了

鸟们开始骚动起来

船体犁开涛浪 就要驶向远方

大梦初醒似得 这些家伙

成群结队慌作一团

煽动着翅膀紧跟不舍 呱呱乱叫

十米 百米 千米 距离越来越远

天地间留下悲戚的哀鸣

它们的叫声无人知晓

或许只有浪花能够听懂

只有它们知道

哪里的码头才是停靠的港湾

遗传的基因 还在警觉

几十年了    在这鸽笼般的衰败陋室

尽管连自己都养的有些寒碜

但我还是养了两只乌龟

按说    我对两个小家伙够宠爱了

生肉   剁的很碎

净水   换的很勤

可它们仿佛总喂不熟

见到我   老是把头缩回去

空留给我一个盾牌似的盖子

像提防着什么

有好几次   我把美食投了进去

一对冤家并不摇头摆尾

依然撅着不友好的冷屁股

我纳闷了

难道它们体内真遗传着

刀起头落的警觉基因

二月二 龙抬头

黎明是太阳升起的前奏

在故乡    噼里啪啦的爆竹 

争先恐后在小村炸响

有钱无钱

都要出来放一挂鞭

点燃药捻

一年的期冀就坐胎了

那个颤颤巍巍的孤寡老人   站在门口

恨不能将拐杖当信子点了

花白的须发风中撩起

像炮竹的碎屑飘散在空中

一根引信    从古燃到今

燃着岁月的命脉日行夜进

抬头    抬头    抬头     

一个古老而执着的姿势

就把炊烟鸡啼仰首引颈成 了

朝朝代代繁衍的日月星辰

【名家诗风骨】主编团队

徐正华  李不嫁  马启代

牧野  金笛  盈子

中华超现实主义诗刊团队

总顾问:云子

总监制:梅山子

微平台执行主编:盈子

主编:徐正华   副主编:余晓飞

顾问:陈永昌、王佐良、沙里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