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这本书,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

 低頭淺傷2011 2020-10-13

有这样一部典籍,南怀瑾评价其“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它就是《纲鉴易知录》。

不仅南怀瑾,梁启超曾在《三十自述》中这样记述自己成长史,其中就提到他的祖父让他读《史记》和《纲鉴易知录》。后来他很年轻就考取了秀才、举人。这和他从小就有很好的读书训练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胡适先生也提到自己小时候在禹臣先生的教诲与指导下,学看《纲鉴易知录》,这对后来阅读其他书籍奠定了优秀的基础。“《易知录》有句读,故我不觉吃力。

南怀瑾:这本书,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

若说为“中国文化”作推荐书目,其中必定要有这套《纲鉴易知录》,它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通史著作,作者吴楚才,此前曾编选有广为人知的《古文观止》风靡海内,至今不衰。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吴楚才受到“弱冠工举子业,而尤邃史学”的忘年挚友周之炯(静专)、周之灿(星若)辑录的《纲目全编》的启迪,便相约这两人共同编辑一部自古迄今的简明编年体史籍。

他们相互砥砺,爬梳剔抉,不间祁寒暑雨,最终花了了6年的心血,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完成了凡这本107卷180万言的《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问世后好评如云,成为清朝几乎所有书生读过的历史书。也成为了当时最为通行的历史教材。作者将几千年复杂的历史理清头绪,简化叙说,让人一目了然,尤其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因此得以广为传诵,至今依然被捧为史学经典。

《纲鉴易知录》能够经久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主要因其有三大优点:

南怀瑾:这本书,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

第一,繁举要,简明易知。第二,提纲挈领,创立“纪”“编”。第三,年经事纬,雅俗咸宜。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即便对历史颇感兴趣,可是依然难以持之以恒地读完近数百万字的文言文,但这本书用极其简要的语言,通常也就是一句话,便能记录一件大事。

南怀瑾:这本书,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

整部《纲鉴易知录》记录了上古时期到明朝的历史,有详细记录的年份有2500多年。平均一年不到八百字,实在可谓“简而易知”了。也因为这个原因,这部书还被译成外文,传播海外。法国人冯秉正因(J.de Moyriac de Mailla,1669-1748)编译《中国通史》而名垂青史。黑格尔(1770-1831)、马克思(1818-1883)那个时代,关于中国历史的最系统的知识,都来自他的这部书。而这部书实际取材主要就是来源于《纲鉴易知录》。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纲鉴易知录》(全8册)为文白对照版。由《文白对照资治通鉴》主编张宏儒主持注译,社科院、中华书局多位专家学者合力完成。因此在文白释义上相当权威。

南怀瑾:这本书,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

书中的一些段落,还曾经多次被选为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阅读材料。因此,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经典读本。不仅是国人读史的入门级读物,也适合青少年阅读,尤其有益于语文和历史的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