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菁原创丨寿怡红宴请了哪些贵宾

 真言贞语 2020-10-13

寿怡红宴请了哪些贵宾

文/李菁

《红楼梦》写了两次宝玉的生日。第一次在二十六、二十七回,暗写四月二十六是宝玉十三岁的生日。第六十二回明写,宝玉、平儿、邢岫烟、宝琴四人共同庆生,大观园里诸人热闹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就有了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的文字。当初高中数理化学习成绩很好的我,看到这一回,就像看到了一道趣味数学题,想把夜宴座次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赴宴人员名单。夜宴缘起是袭人“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有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买了四十碟果子,预备了一坛绍兴好酒,要单独给宝玉过个生日。

八个丫环加上宝玉九个人,这是初始规模。后来想行“占花名”的酒令,发现人太少,不好玩,就临时动议去请宝钗、黛玉二人,宝玉又要叫上宝琴、探春。因为宝琴住在李纨处,因此,也请上了李纨。“袭人又死活拉了香菱来。”

此处没有明写邀请湘云,但是在五十九回,宝钗春困初醒,“唤起湘云等人来”。说明这次湘云来大观园,依然住在了蘅芜苑,请了宝钗,湘云自然必到,这是不写之写。宝琴没有跟着宝钗住,注意“湘云等人”的描述,必定是香菱也住在了蘅芜苑。

追请了李纨、香菱和五个小姐,加上发起人,一共有了十六人。在邀请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丫环翠墨的名字,但是没有提及其余小姐的丫环,丫环们有没有赴宴,只能根据后文来看了。

接下来,推测夜宴座次,这个过程最为有趣。第一步,我们先根据文本,梳理出“题目”给出的条件:

条件1、晴雯掷出5,数到宝钗。

条件2、宝钗掷了16,数到探春。

条件3、探春掷了19,数到李纨。

条件4、李纨的下家是黛玉。

条件5、黛玉掷了18点,数到湘云。

条件6、黛玉是湘云上家,宝玉是湘云下家。

条件7、湘云掷了9点,数到麝月。

条件8、麝月掷了19点,数到香菱。

条件9、香菱掷了6点,数到黛玉。

条件10、黛玉掷了20点,数到袭人。

从条件5、6,推断出,如果从投掷者本人开始数起,假如数了一圈,共有16人;假如数了两圈,共有8人(显然不可能)。如果从投掷者下家开始计数,那么,共有17人。前面提到的16人,如果加上探春的丫环翠墨,其余小姐的丫环就没有道理不参加。所以,后来到场的人都没有带丫环。

这样就推断出,依北方习俗,按照顺时针方向计数,从投掷者本人开始数起,16人围坐在一起。也就和文中所写:“炕上又并了一张桌子,方坐开了”相符。

条件4已知:黛玉是李纨的下家;由条件10推出:宝玉的下家是袭人;由条件9推出:香菱在黛玉的上首,间隔4人,其中1人是李纨;由条件7推出:麝月在湘云下首,间隔7人,其中有宝玉、袭人;由条件8推出:香菱在麝月下首,间隔1人;由条件3推出:探春在李纨上首,间隔1人;由条件2推出:探春与李纨之间的人是宝钗;由条件1推出:香菱与麝月之间的人是晴雯。

已知条件全部用完,得知排列顺序为麝月、晴雯、香菱、X、探春、宝钗、李纨、黛玉、湘云、宝玉、袭人,袭人与麝月之间有五人。按照主仆规矩和原文“袭人等都端了椅子在炕沿下一陪”,可知香菱与探春之间的X应该是宝琴。湘云的酒,宝玉只喝半杯,那半杯悄悄让芳官代喝,他俩距离不远,芳官应该挨着袭人。另外四个座位就是碧痕、小燕、四儿和秋纹了,至于这四个丫环的位置没有任何线索暗示,就按照文中提及的顺序排列吧。

综上所述,宝玉生日当晚,邀请了七位贵宾。探春、宝钗、李纨、黛玉,按照顺时针方向从左至右,在炕的里面上坐。因为摆放的是“花梨圆炕桌子”,黛玉坐在四人的最右侧,靠着墙与桌子距离较远,才与原文描述“离桌远远的靠着靠背”相一致。湘云和宝玉在炕的右侧,挨着黛玉打横。宝琴和香菱在炕的左侧,挨着探春就座。炕下的椅子上,从左至右,分别为晴雯、麝月、碧痕、小燕、四儿、秋纹、芳官、袭人。

解题完毕的喜悦还未消退,突然发现夜宴座次表居然暗示着赴宴人的命运:居中的宝钗、李纨是贾家的儿媳妇;探春、黛玉共同远嫁(详见拙作《冷月如何葬花魂》);宝琴、湘云最终远离贾府;香菱与袭人对应,都做了或明或暗的姨娘却不长久;芳官、晴雯、四儿枉担了勾引宝玉的恶名。也许,小燕和四儿的座次,应该调换一下,丫环们的座次也就对称了。

曹公对细节设计之用心,没有一笔闲文,令人敬佩。

【作者简介】李菁(女),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济南市历下区作协副会长。作品散见于《诗选刊》《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出版诗集《我把每个喜欢的人都当做失散多年的亲人》,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