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见过十二岁的大厨吗?---让孩子爱上劳动以后

 新用户6196QAzk 2020-10-13

你见过十二岁的大厨吗?

        有一次我的好友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令我惊奇的是午饭的主厨竟然是她十二岁的女儿小青,她扎着小围裙,洗碗、摘菜、切菜、炒菜.......不一会几个菜端了上来,动作之麻利、老练,俨然是大饭店的高级厨师,爸爸妈妈反而成了她的下手。我问好友,什么方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女儿?朋友笑了笑说:“什么优秀?就是爱劳动。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两岁起开始做家务,比如搬一次凳子一角,擦一次桌子两角,洗菜一次一角,洗一次碗两角,煮饭三角,炒菜五角.........每月能挣十几元零花钱。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也慢慢培养起来了。”听了朋友的话,感触颇多。

        面对十二岁的孩子如此干家务,联想到现在许多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参加劳动,甚至厌恶劳动,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再看看美国的孩子们,在各个年龄阶段,都要做家事:

    摆饭桌(5岁);

    给植物浇水(8岁--10岁);

    擦拭家具(8岁---10岁);

    洗净及烘干衣服(11岁---13岁);

    用吸尘器吸地(8岁---12岁);

    整理冰箱里的食物(11---13岁);

    洗汽车(12岁---14岁)

    用割草机割草(12---14岁)

        美国的家庭教育强调“要花钱,自己挣!”用以培养孩子们富有开创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日本以“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为理念,它成为教育孩子的名言。在孩子做好功课的同时,必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外面打工挣钱。在日本大学生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外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挣自己的学费。

        在瑞士,十五六岁的姑娘,初中毕业就到别人家去当一年佣人。这是瑞士普通人家的做法,目的是不让孩子们成为无能之辈,另外让小孩学多种语言,为将来谋生打基础。因为瑞士是个多语种的国家,除了本地土语,还有德语和法语。所以一个语区的姑娘,通常送到另一个语区去当佣人,甚至送到英国去当佣人,当他们掌握三门语言后,就可以到银行等部门就职或入学读书。在瑞士,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和可耻的。

        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不仅锻炼了身体,懂得了付出,历练了性格,而且促进了自己健康的成长。

        劳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历练。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吃苦锻炼,尽管那种日子是艰难的、不可回首的。但劳动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劳动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劳动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劳动让他们懂得了农民朋友的艰辛和贫穷,劳动让他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多年以后,当这些回城的知青聚在一起,重忆知青的岁月时,他们又是多么的感激!因为,凡经历了那段艰苦岁月的人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坎坷和困难,都学会了坦然面对,学会了直面挑战。

        劳动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啊!劳动虽然辛苦,却也使人快乐,使人敬佩,给人享受;劳动使你的精神和物质上都硕果累累。 当你经历了一番寒彻骨,换得梅花扑鼻香时;当你通过艰苦的劳动,换来丰硕成果时,那不也是人生一种莫大的享受吗?

        亲爱的家长们,您的宝宝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吗?他帮助你们干过家务活吗?在学校,当他是值日生,擦黑板、扫地、拖地、擦窗户、倒垃圾........他乐意干吗?

(我是海伦堡的张自力,觉得写得还不错的亲们请点个赞吧!)

        记住张老师的忠告:除了空气和阳光是上帝赐予你以外,其他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As a well-spent day brings happy sleep, so life brings happy death.

      勤奋一日,安睡一夜;勤奋一生,死于安乐。

                                    ------ L. 达芬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