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自卑,往往源于你的这几个举动

 文摘d2ezza9y8a 2020-10-13

来源:升学e网通家长学堂 

你是否在前几天看到这样让人心痛的新闻。

9月17日,一名中学生被家长扇耳光之后,转身跳楼身亡。

事件起因是,九年级学生Z同学在教室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班主任请学生家长到学校配合管教。

Z同学在走廊上罚站的时候,他的母亲气急败坏地走过去,然后给了他两巴掌。

             

Z同学全程低头一言不发,忍受着母亲的呵斥,一边默默地抹泪。

             

等母亲远走,Z同学思虑了一会,最后转身决然地跳了下去。

作为学生,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陨灭。

作为孩子,一个家庭的寄托就这样消散。

我们反思,这是打压式教育种下的恶果,还是家庭暴力埋下的不定时炸弹?

除此事件以外,在去年4月17日晚,在上海市卢浦大桥,也发生了同样的悲剧。

             

一17岁男孩因为和母亲吵架,一气之下,跑下车,跳进了黄浦江内。

这一次次的事件,是在提醒家庭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成年人活的久了,活的圆润了,知道忍一时,得过且过,小孩不是的,小孩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这口气,你给我的,我还给你。”

——B站

小孩的世界非黑即白,处在叛逆期的小孩,更是难以引导。

当孩子做错事,父母总是以打击压迫,责骂,拳打脚踢,在公共场合伤及自尊心等负面态度对待。


这样的做法,只会给他内心带来无限的羞辱感和伤害

这也是促使他们走向绝望边缘的导火索。

面对孩子,父母究竟该怎么做?

如果你的孩子做错了事。


首先,请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站在孩子角度上思考,了解孩子做错事的前因后果。

其次,我们和孩子进行双向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再者,我们用正确、客观的语言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可以利用讲述自己的经历,拉近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慢慢纠正他们错误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最后,我们和孩子约定,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认可

批评,对一个成年人都是一件难以消化的事。

更何况,是思维正在飞速成长的孩子,他们需要建立自信和更多正确的引导。

长期得不到认可的孩子,他们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对父母的爱产生质疑。

这种心理引起的连锁反应,他们会对任何事物没有热情,丧失信心,包括学习。


解决方法:

父母应该学会找到孩子身上的发光点,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也要适时地夸赞和表扬他。

特别是在学习上,充分给予孩子付出的肯定


不但能增加孩子学习的热情,而且会帮助父母挖掘孩子身上更多的优点。

比如,在孩子考试失利了,鼓励孩子:

“没关系,这次没考好,我们一起找找原因,我孩子这么聪明,相信这些题目之后完全可以拿下。”

适当的夸赞会让孩子自觉地往好的方向发展,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无限潜力,自己足够优秀。

少一些否定,多一些支持

家庭情景喜剧《以家人之名》里展现出在打压式教育中成长的孩子——齐明月。

长大后无法自己做主,想方设法逃避家人约束。

一次,齐明月和妈妈在商场挑选衣服。


齐明月选择了一件白色卫衣,被妈妈埋怨:“不爱干净还爱穿白色,之后衣服你自己洗。”

齐明月讪讪地把手缩回,转身拿了一件黑色的,被妈妈嫌弃颜色太重不适合学生。


最后,妈妈给齐明月选择了粉色,齐明月无奈同意,又被妈妈骂道:“你怎么一点主见也没有!”

经常被妈妈打击的她,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事,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面对男孩的喜欢,也觉得害怕和无法承受,认为自己不配。

一次次的否定,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善待。

这样带给孩子的不是成长,而是伤害。

解决方法

父母在孩子有独立意识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在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不要约束,学会放手

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和期待

如果父母随意指责孩子,一般会造成几个结果:

1、误解孩子

2、伤害孩子自尊心

3、影响家人关系

可能原本是一件很小的事,因为指责,家庭关系变得严峻起来。

指责只会让孩子受伤,变得越来越自卑,面对挫折只会逃避。

解决方法:

站在孩子的角度着想,理解他,并且对他抱有改变后期待。

在生活中,我们学会把

“你怎么什么都不会?”

“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办不好,你有没有脑子?”

这些话语变成:

“没关系,这次没做好,下次我们做好。”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再坚持一下。”


给予孩子期待,会让他们有一种坚持、努力向上的力量,面对困难也会有勇气克服。

他们在走人生之路的时候,会变得更加乐观和勤奋

亲爱的父母们,孩子不是工具人,他们有各自的思想,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们

在他们犯错时,不要打击,不要责骂,而是轻声细语的告诉他:

“你是第一次做妈妈的孩子,我是第一次做你的妈妈,在这条路上,我们都一样,我们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