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红企业家做自媒体,靠谱吗? | 自媒体100+

 昵称71785450 2020-10-13


网红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粉丝成百上千万的PAPI酱、艾克里里,动辄卖出数十万书籍的咪蒙、罗振宇,都可谓之达到最高境界。但还有一类网红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就是企业家。

现在,网红企业家们也开起公众号做起自媒体了,商业成功能代表自媒体运营风生水起吗?他们真的是在做自媒体?靠谱吗?

2016年5月26日,京东创始人、CEO刘强东开通个人公众号,成为董明珠后今年又一开通自媒体的知名企业家。而后者,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早在今年3月8日,就已高调宣布开通“董明珠自媒体”,5月15日更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场公开课。

正当我们普遍认为自媒体红利期已逝之时,知名企业家却带着光环效应频频杀入自媒体领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
盘点:
企业家如何成网红

网红是伴随互联网而生的一种网络现象,故而,企业家成为网红这个命题只宜就互联网时代来讨论,此前爆红者姑且不论。

早在1994年4月,中国就全功能接入了互联网,但直到10余年后,互联网才真正普及开来。企业家能够成为网红,与国内网民数量的暴涨及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到了移动互联网与自媒体崛起的时代。

视频平台、微博可谓是企业家成为网红的发端。


▲ 聚美优品一共推出4条“为自己代言”的广告,此为其二。

2011年,聚美优品推出陈欧体广告词“为自己代言”,其励志词锋引发了网民极大的反响,创始人陈欧的新浪微博粉丝暴涨至154万,俨然当时一大网红;此后,聚美优品又连续3次推出陈欧体广告词,皆引起网民较大反响。

而另一位知名企业家,拥有1100多万新浪微博粉丝的小米科技创始人、CEO雷军,他的网红历程更长。

雷军爆红还与其“10亿对赌董明珠”一事相关。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现场,雷军以“小米5年内营业额超格力”为条件对赌董明珠,赌资高达10亿。


▲ 雷军的网红之路。

同样,接受赌局的董明珠也因此爆红。

此前,由于多次发表激烈言辞引发争议,“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媒体报道早已塑造了董明珠一向高调,甚至是傲慢的形象。在2015年3月开通微信公众号“董明珠自媒体”后,5月董明珠甚至宣称“网红就网红,我要讲真话”,摆出一副不惜牺牲自我形象的姿态。

因为高调而爆红的企业家不只董明珠一人,陈光标、刘强东也在此类。

与董明珠“对撕雷军”类似,刘强东一开始的爆红源于其与马云颇具争议的对战;其后,刘强东因京东式的“奶茶营销”持续爆红;直至5月26日开通公众号,刘强东的网红之路也接上了公众号这一渠道。

此外,知名企业家如马云、王健林等人早已成为拥粉千万的网红。然而,进入自媒体属性更强的微信公众号领域者,不过雷军、董明珠及刘强东等。

网红企业家做自媒体,即使高举着情怀旗帜,我们还是不禁疑惑:他们是真的要做自媒体,还是又做了另一个高端的营销局?

2
真相:
高端营销?收割者?

不可否认,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

然而,这并不能代表该领域的营销价值不再,恰恰相反,这一市场趋向成熟化。

一方面,用户对微信营销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对这一信源形成了稳定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微信也成为了企业品牌推广、营销、广告的主战场之一,新榜、新媒矿、微播易等对接公众号广告投放的平台层出不穷,众多公众号曝出单条数千至数十万不等的刊例价。


▲ “董明珠自媒体”公开课收费不菲。

自媒体,或者说微信公众号不仅能为企业省下大量巨额营销费用,而且已经成为时下营销活动的主会场。

对于这一点,众多企业早已看清。

据统计,早在2014年,信息产业、餐饮行业和传媒文化开通公众号的比例分别为16%、10.8%以及8.2%,在各行业中排行前三;但到2016年,绝大多数微信公众号阅读率下跌至10%以下,广告、软文这类低端营销方式更成为用户取消关注的首要因素,占比高达68.2%。

当然,人格化运营的公众号,如咪蒙、差评、PAPI酱等,依然一枝独秀。

而董明珠们正是靠着人格、个性成为网红,对此再熟悉不过。更高端的营销——人格化企业营销进入微信领域,企业家开通公众号,打着力挺中国制造或分享创业经验的旗号,配合企业推出电饭煲、手机等产品。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如日月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名人效应即属于光环效应,是名人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果,或人们模仿名人等心理、社会现象的统称。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与阿希等人在印象形成实验中证实了光环效应的存在。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网红企业家自身的光环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其收割能力。在微信营销成熟化后,网红企业家“攫取果实”也并非不可能。

也许这样的说法多少带有“狼来了”的意味,但历史上,培养了用户习惯、最后却“鹿死他手”的商业案例,可谓比比皆是。

笔者认为,找准用户需求、特别是强需求,在需求的基础上将内容、服务差异化,不失为避免被淘汰的好办法。

但是,如何找准需求,又该如何差异化呢?这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更多自媒体案例

| 新媒矿 |

同道大叔 | 差评 | 事儿君 | 琥珀金融帮 |

严肃八卦 | 硅谷密探 | 关八 | Papi酱 |

咪蒙 | 新世相 | 视觉志 | 毒舌电影 | 

读懂新三板 | 娱乐资本论 | 开始吧 | 

爆漫画 | 素食星球 | 友心人 | 艺术维C 

| 懂个球 | 中国三明治 | 不止读书 | 清单 | 

 | 大象音乐空间 | WhatYouNeed | 思享空间 | 

“现象级”的小瓶子 | 边度 | 喵星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