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鱼也能贷到款,阿里生鲜双11新玩法背后的供应链大练兵

 昵称71930026 2020-10-13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从阿里巴巴的角度看,生鲜电商是其在新零售布局上的重要一环,供应链金融在生鲜电商身上的成功经验,也将复制到更多类似的产业链中去。

这世间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挪威三文鱼、文莱蓝虾、阿根廷红虾和澳大利亚牛排、缅甸野生大黄鱼……

从前这些只能在星级酒店吃到的进口生鲜,24小时就可以从仓库到达普通人的餐桌,生鲜电商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近两年来,生鲜线上市场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8年将破千亿元。

这其中,成立两年的天猫生鲜已经占据83%的市场份额,进口生鲜则占到了三分之二的比例。

不可否认,已经达到1.8亿人次的中国新中产用户为进口生鲜市场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在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日渐明显的当下,全世界都在挖掘独具特色的生鲜来满足这群“有钱的吃货”。

这是一块全球一同分享的蛋糕,但这也是一个高壁垒、唯重不破的行业。

由于生鲜行业的特殊产业结构——需要大规模、高配置的仓储和高标准的冷链物流体系、随时都在变化的供应价格、非标准化的产品属性,这些都是对供应链能力的巨大挑战,使得大多数生鲜电商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勉强生存。

对于阿里来说,平台积累的海量供应链数据和对物流的提前布局,以及由此而生的供应链金融,使得阿里生鲜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显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通过天猫双11对供应链服务能力大练兵,用积累的商业、技术、互联网、数据、金融全方面的能力,帮助生鲜行业完成互联网化的升级,是天猫双11的价值,也是千万商家选择阿里的理由。

01 1+1>2生意

成立于2014年的比夫家人是天猫生鲜频道的第一家生鲜商家,曾在2014年的双11活动中,一举拿下了生鲜销售冠军。

作为澳洲进口牛肉的大卖家,比夫家人在澳洲有自己的牧场,如何将澳洲优质的牛肉原汁原味地运到国内得消费者手中,这背后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辛。

与其他产品不同,生鲜产品要求的冷链物流一直是整个行业的痛点,不仅仅是高标准,还在于价格。

起初,比夫家人合作的服务商虽然配送很快,但是仓储、包材、运费的成本高达40元,这让客单价百元左右的比夫家人着实吃不消。

这时,菜鸟推出了生鲜供应链服务,比夫家人选择尝试菜鸟合作伙伴——安鲜达。

安鲜达曾经是中国第一个生鲜电商易果集团的一个部门,随着仓储物流对行业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发展成为独立子公司,积累了十余年的生鲜冷链配送经验。

与安鲜达合作以后,比夫家人的物流费用从四十元左右下降到了十几元。

比夫家人旗舰店总经理马龙如是说——

“目前可以实现3公斤以内的货,从上海仓库发本市或者发江浙沪,包括30天的仓储在内,加上包装、配送,综合成本降低到了十几元。”

生鲜电商行业是巨头玩家之间的游戏,而完善的冷链供应设施,正是每一位玩家手中所掌握的王牌。

2013年,阿里投资易果,资金主要用于打造安鲜达生鲜物流冷链配送服务平台。目前的安鲜达已在中国的15个大城市建有24个冷链物流基地。

预计到今年底,安鲜达能够实现“次日达”的城市数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2-3倍。

从平台到物流再到商家,可以说,天猫生鲜的全球供应链已经能够做到产地直发。

以往,经过包装、物流、冷链、关税等环节,进口生鲜产品在国内价格普遍较高,未来的天猫生鲜利用全球供应链的网络覆盖,这类进口生鲜产品的价格还将进一步降低,普通人都能买到平价的进口美食。

事实上,今年以来,智利车厘子、挪威三文鱼、泰国榴莲、加拿大龙虾、盱眙小龙虾、文莱蓝虾、阿根廷红虾和澳大利亚牛排等,都已成为天猫生鲜上的“爆款”。

02 全球选品的数据密码

天猫生鲜的另一个商家首鲜道以前做的是生鲜产品的线下批发,面对的客户是饭店和酒店。

2015年,首鲜道总经理陈清忠觉察到“生鲜可以线上买”的消费者认知在逐步增强,认准互联网化一定是未来生鲜行业的大趋势,虽然没有直接面对C端客户的经验,但他还是果断决定入住天猫生鲜。

陈清忠感慨:“生鲜电商这一两年发展很快,虽然我没做过其他品类,但是跟同行经常交流,我觉得生鲜这块比任何产品都要难做。”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陈清忠发现阿里平台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那么简单。

在天猫旗舰店,首鲜道卖得最好的就是因为互联网而成为“网红”的阿根廷红虾。

据数据统计,2012年中国进口阿根廷红虾规模约为6000万美元,而到了2016年,进口规模就达到了10亿美元。

阿根廷红虾的走红,不仅仅因为互联网“炒作”,其背后是商家根据天猫数据平台反映出的消费者对“虾”的热爱和可接受价格的数据进行全球选品的结果。

首鲜道的另一个热门产品“印尼野生大黄鱼”,同样是数据化全球选品的产物。

 “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

这是30年前人们对于大黄鱼的记忆,那时的大黄鱼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

随着人们的过度捕捞,大黄鱼几乎灭绝,目前一条2斤左右的野生大黄鱼甚至可以卖到2万元天价。

为什么要做进口黄鱼?

陈清忠解释,原来是他查看天猫数据的时候,发现有许多消费者会搜索“野生大黄鱼”。陈清忠知道市场上养殖的黄鱼并不能满足一些消费者的需求,既然国内没有,那就去海外选品,首鲜道终于找到缅甸野生大黄鱼、印尼野生大黄鱼,这些价廉物美的“老外黄鱼”最终成为天猫生鲜热销产品的一份子。

数据对陈清忠的帮助还远不止此,“根据以往仓库的数据,大概入多少货,入什么货,哪些地区的用户买的多,货放在哪里能最快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些方面的数据就像我们的生意参谋一样,支撑着我们慢慢发展。”陈清忠说。

03 一条鱼如何借到钱

解决了物流仓储,解决了选品,阿里还要攻克生鲜另一个行业痛点,那就是动辄千万的资金需求。

今年双11,菜鸟供应链平台联手网商银行,用数据技术解决金融难题,率先对生鲜商家、快消品商家开放供应链金融服务。

过去的传统金融做法,中小企业是以资产来做抵押贷款,然而,易腐坏、价格经常波动的生鲜品,用传统方法更是没法作为质押资产来贷款。

做供应链金融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运用数据的能力,而传统金融方式缺的就是打通平台数据。

毫无疑问,互联网和大数据给了这条黄鱼借到钱的可能。

如果我们将这条供应链拆解,从供应商到商家、电商平台,再到消费者,涉及到供应链金融的有三类场景,分别是采购、融资和应收账款。

阿里是如何将其菜鸟生鲜物流和网商银行打通运作,在供应链金融中玩出了新花样,让原本只有大宗商品、数码家电等标品才能使用的“高大上”的供应链金融,实现了对快消品、生鲜品品类的全面支持的呢?

比夫家人的总经理马龙细数了一笔帐,看起来只有一天的双11活动,对商家来说,却是一个长达三四个月的漫长战线。

“牛肉从澳洲运回中国,进行分割分仓,等到双11卖到消费者手中,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几千万的资金在里面要转上三四个月,而有了阿里的供应链金融,将贷款时间前置,资金周转时间就能提效至一两个月。”

马龙说:“今年开始和网商银行合作,做双十一或者大促的活动时候,商家对资金的使用量是非常大的。今年网商银行帮我们资金链这块打通了一部分,这样可以增进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提额。”

我们可以从在比夫家人旗舰店这一案例背后看到,有一系列环节需要打通。

如何和网商银行合作?如何打通物流和库存环节?如何授信?如何提高额度?生鲜品类的供应链金融此前并不能实现,是有它的原因的。

网商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部高级专家沈晔介绍,网商银行从去年开始启动供应链金融板块,对于天猫商家端现在有两个核心的产品,分别是存货融资和预付融资。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如何将存货和金融去匹配,并给予授信额度。

在传统的供应链融资中,通常银行是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去打通核心企业的上下游。

而沈晔说:“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做的是去中心化,我们要去掉核心企业这个角色,而真正的把整个的信用链路打到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商家真正的可以免去担保,免去繁琐的手续,拿到融资款。”

而针对马龙的提额需求,则涉及到风控和授信额度。

沈晔透露:“网商银行通过客户经营和存货的大数据进行全数据化的风险评估,额度直接跟商家的经营情况、商品在库动销、以及商品在市场中畅销程度有关。未来随着数据和风控模型更精准,授信额度也会提升。”

04 重构供应链

网商银行无疑是阿里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角色,但另一关键角色则是供应链金融里的供应链,在阿里巴巴的布局中,即菜鸟网络。

新零售正用大数据重构“人、货、场”,同时也赋予了供应链金融不一样的逻辑。

去年9月,菜鸟网络联合网商银行正式上线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在“人、货、场”的大架构下,菜鸟网络是阿里巴巴布局的重要一子。

阿里布局菜鸟网络起于2011年。

2010年,由于天猫双11活动的GMV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直接导致各银行系统和物流系统的瘫痪。于是阿里开始布局物流体系,并于2013年成立菜鸟。

随着新零售的来临,阿里更加坚定了菜鸟网络作为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的定位。

对菜鸟来说,未来打造这样一个基于新零售供应链协同平台,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24小时必达的目的,还要围绕着商家和品牌,打造一个智慧的物流供应链协同平台。

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当日达和次日达,阿里决定做菜鸟联盟和5地分仓,让商家备货到阿里的5地分仓,这样商家的备货压力开始增大,与此同时资金需求也开始发酵。

菜鸟供应链金融总监段清泉想的是:“不能等着商家来找我们,我们要主动去赋能商家。”

供应链金融由此诞生。

这里有个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的金融。

菜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是从生产到消费全链路覆盖,不仅打通了存货与销售的授信,还会从销售端向生产端延伸,真正实现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路覆盖的金融解决方案。

段清泉说:“因为我们本身掌握了这些商家的分仓库存周转数据,上游的采购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和网商银行、金融机构一起来帮助企业给他们提供服务。”

菜鸟的客群有两类——

一类客群是类似安鲜达这样的物流合作伙伴,这部分客群随着菜鸟订单的导入快速增长,会产生大量资金需求;

另外一大类是商家。

段清泉分析:“从菜鸟平台的角度,是要承担风险的,银行敢于放款给这些生鲜商家,背后是看到了我们本身在物流供应链这一块颗粒度精细化的程度。我们除了做存货,不断的把链条往上延伸,延伸到采购,未来希望解决商家在全闭环上的资金压力。”

从菜鸟本身来看,是一个供应链服务平台,它的主要使命是如何让更多金融机构为更多供应链条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比如生鲜产品,很多传统金融机构不敢服务这些类型的中小企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结果无法掌控。

而利用菜鸟这个供应链金融平台,有了清晰的数据之后,更多的金融机构能放心地发放贷款。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商业变革的洪流之中。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说,在走向新零售的过程中,包括阿里在内的所有生态中的所有合作伙伴必须发生新的反应,包括品牌商、零售商、渠道商、物流商之间的相互关系,都需要重构协作,真正带来效率的提升。

阿里生鲜对于整个供应链的重构正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而从阿里巴巴的角度看,生鲜电商是其在新零售布局上的重要一环,供应链金融在生鲜电商身上的成功经验,也将复制到更多类似的产业链中去,对于传统金融企业也好,对于中小企业也好,都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福利。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