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信贷升级,飞贷助力中小银行从“跟跑”到“领跑” | 一点财经

 昵称71930026 2020-10-13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去改变银行。"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融合下,旧的金融格局正在消亡,新的金融形态正在诞生。传统金融机构必须拥抱技术、实现变革,方能淌过这一场新金融革命。

   文 | 秦卓

编辑 | 刘煜

“时代抛弃你,连再见也不会说一声”。

在互联网时代的滚滚车轮下,传统如银行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命运革新。但怎么转?往何处转?没有定论。

“现在全行上下都在推动大零售转型,但这个转型方向是必须的吗?”这是不少银行高管心中曾有过的疑虑。

然而,银行的边界不断被打破,靠政策实现垄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时代浪潮又不断拍打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推动大零售转型,似乎已经成为所有银行都必须走上的道路。

前路已经明晰,但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却开始陷入焦虑:

“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投入了这么多,却好像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效;面对金融科技的浪潮,在C端,银行与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确实存在差距;现在讲大零售转型,主要就是扩网点,结果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谈获客,结果获客的难度越来越大;做交叉销售,结果交叉销售的问题越来越多……”

千军万马推动大零售转型,整个银行业都在火拼大零售,但路却仿佛越走越窄,问题出在哪里?

01 | 中小银行困境

“传统银行如果不改变,就会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比尔·盖茨这番在银行业广为流传的话,乍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却切切实实描绘出了当下传统银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面对互联网新金融席卷而来,传统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正在遭受侵袭和挤压。其中,又以中小银行的处境最为艰难。

自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杠杆”,国家强化监管措施全力防范金融风险,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遭遇了来自强监管的洗礼,生存环境不断迎来更强挑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小银行在品牌、人才、产品、服务和技术等方面,都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存在着难以匹敌的差距。

在经济下行、监管高压下,相较于大型银行,是中小银行首先受到冲击,规模增速开始下降、不良率开始上升。与此同时,互联网新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的冲击,也正在撼动着中小银行的生存根基。

而普遍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在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上升时,银行有在相对安全的零售业务上加码的动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消费需求升级的政策引导,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度。

02 | 转型拦路虎

时代变革浪潮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事实上,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侵袭,传统银行并非无动于衷。早在五六年前,银行便已开始跟进相应的布局。遗憾的是,虽然准备时间很充分,但从结果来看,中小银行在线上布局上,仍然力有不逮。

毕马威中国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转型20大痛点问题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中指出,银行面临着高收益资产获取越来越难、营销成本高、小微客户经营成本高等诸多痛点。

从中小银行自身条件分析,不难看出,中小银行要进行转型,仍然面临重重挑战:

首先是在硬件上,也即技术上的挑战。当前,许多中小银行往往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信贷技术,也即IOE架构、IPC技术、人工审核等,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显然无法适应新零售金融下的发展要求。

其次,在空间和渠道上,传统中小银行仍然倚仗于线下营业网点、客户经理和PC端,但当前新零售金融已经进入移动端APP为主、互联网多渠道入口的线上模式,传统中小银行要想发展零售银行,线上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必由之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互联网思维。传统银行因过往的强势性和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往往以内部产品及相关诉求为中心。但在互联网新金融时代,必须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思维和产品思维为导向的新思维模式。

面对互联网的新时代变革,中小银行在整个适应和转型过程中,都呈现出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焦虑状态。

“现在还有些客户来银行网点,但是年轻人越来越少地跟银行发生联系。如果银行再不改变,会失去整个未来。”

未来已来,危机的解决刻不容缓。

03 | 事的帮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当仅依靠内力无法实现自我突破时,聪明的人,便要懂得借助于外力。

明星企业华为集团的经营哲学倡导,“要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从中小银行多年转型未果的结果上看,金融科技将是未来引领行业突破的核心发力点,但中小银行想单纯依靠自身能力实现快速有效的转型、抢占发展时机,短期之内或难实现。

此时,找一个能让自己事半功倍的帮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善于做“陪练”的飞贷

飞贷金融科技就是这样一家专业致力于服务银行机构实现转型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解决商。

据了解,其核心技术主要涵盖三大平台——神算移动科技平台、天网量化风控平台、慧眼智能大数据平台,并且提供涉及整个移动信贷产业链的六大服务——移动信贷产品服务、品牌与营销服务、核算与清算服务、风控运营服务、智能客户运营服务、经营决策分析服务,这一整套的信贷技术,能够支持合作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试错成本极低的情况下规模化发展移动信贷业务。而这套系统是飞贷经过接近8年时间、数百亿资产规模的实践验证。

在金融机构信贷移动化转型浪潮下,短短三年时间内,飞贷已助力多家合作银行累计实现300亿信贷放款规模,新增用户近千万。

作为业内首家推出覆盖业务全流程、运营全体系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解决商,飞贷又是如何助力金融机构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实现转型和飞速发展的呢?

透过案例来展示或许会更加直观。

(2)营销挖潜

首先是在获客和营销层面。传统银行的营销往往都依赖于网点和客户经理,但一个客户经理一天到底能获得多少客户呢?飞贷做过测试,一个客户经理一天可以打200到300个电话,还不算整理客户信息时间,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做小额信贷,一个月最多能够达到一两百万的水平。

而飞贷基于大数据建模的精准化营销体系则完全不同。飞贷联合创始人卜凡德介绍,飞贷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服务,在营销端就已开始运用大数据。

据介绍,飞贷可以帮助银行实现自有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同时与第三方数据进行匹配,为用户建立360度画像。“以信用卡举例来理解,我们发了这么多张卡,很多卡都是没有用的,但它是有价值的,可以把它激活。”

互联网时代,用户即是一切。而对用户的全面了解,恰恰正是互联网时代下银行克敌制胜的关键。

当前,银行往往通过与各种渠道的合作来引流,而卜凡德指出,对于流量的营销,实际上大有学问。而对于广告的投放,学问就更大了,“在中国,90%的广告是白白浪费的,因为没有精准地触达,包括内容的精准、触达人群的精准。”

举例来说,“我们曾经做过测试,把一个小微产品的框架广告挂到深圳地王大厦,效率非常低。但是如果挂到深圳华强北商圈里,效率非常高,客户的质量都非常棒。“这背后的逻辑都是需要挖掘的。现在有越来越多APP做广告的推送,比如说在今日头条里,推送给谁、如何让他看到,这些都需要通过体系去完成。如果这套东西建立起来,获取客户的效率会很高。”

据了解,飞贷通过这套体系,助力某国有大行单月最高获取新增客户接近10万,新增余额近20亿。

(3)风险防控

其次,对于厌恶风险的银行来说,发力线上大零售,另一个核心关键的问题就是互联网风险的防控。线上毕竟不同于线下,包括身份识别、模型搭建、规则建立、欺诈预防等,线上的风险隐患明显要远高于线下。

在这方面,飞贷结合八年多的经验,通过整合内外部系统和数据资源,自主研发了适用于移动互联网信贷产品的“天网”量化风控体系。通过风控核心决策系统,结合“规则引擎”、“反欺诈和用户评分”和“冠军挑战者策略模拟”等技术,部署和运营独有的“贷款申请”、“额度优选”、“风险定价”、“行为评分模型”等,实现对借款客户的甄别以及动态的定额定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飞贷的用心和专业经历住了市场的考验。在飞贷助力银行实现的300亿放款规模、近千万新增用户当中,没有出现一例身份冒用类欺诈,全部成功实现拦截。公司自去年开始与某城商行合作,上线8个月累计放贷近35亿,截至2018年3月31日,不良率仅为0.44%。

(4)科技护航

最后,当技术、大数据和风控的运用都已对号入座、风生水起,对于曾经冗员沉重的银行来说,提速增效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通过从传统架构到全体系分布式架构的重建,神算科技平台实现了空间与服务的动态水平扩展,4核8G服务器配置可达2000TPS单台,可应对破亿次的日交互量,日数据处理能力可达PB级,当客户在APP发起申请提交资料后,最快可以在3秒内完成定价额度测算并推送给客户。慧眼大数据平台,每日可实现30多亿条的数据实时存储和处理,数据查询效率提升到秒级;在平台支持下,企业内部运营效率提升10倍以上;营销ROI提升4倍以上;单一客户贡献度提升30%,高价值客户占比提升50%。

“在这种状况下,是数据、机器在做事,我们的人做什么?更多的是做体系的建设,做规则的搭建和优化。当体系建立起来后,不仅仅运营人员成本降低,效率也大大提升,业务量会翻很多倍。”卜凡德表示。

(5)未来可期

凭借全球领先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能力,飞贷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优案例”,成为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科技案例,并被美国多所常春藤名校教学使用。美国沃顿商学院Raphael Amit教授这样评价:飞贷的原创证明,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全球领先。

刘墉说,上帝给每个人同样的时间,只有那事半功倍的人才能有过人的成就;也只有知道计划的人,才能事半而功倍。

当前,金融新零售竞争已来,如何更好、更快、更加事半功倍地实现弯道超车,是每一个金融机构都在考虑的事。

在此情况下,有了飞贷这样帮助实现弯道超车的“帮手”,为什么要说不?

04 | 结语

马云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去改变银行。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大环境监管整改和新金融强势冲击下,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正在觉醒,并积极实现自我改变。

而所谓成长发展,就是要有很多东西不断发生,然后变成繁荣的形态,也可用“日日新”这句话来代表。意思是说,旧的东西逐渐灭亡,新的东西不断诞生。

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融合下,旧的金融格局正在消亡,新的金融形态正在诞生。传统金融机构必须拥抱技术、实现变革,方能淌过这一场新金融革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